Category: 学习历程

被讨厌的勇气

心理创伤“不存在” 心理创伤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呢? 按照弗洛伊德原因论的视角,之前发生过的事情是我们心理的成因,我们过去的经历塑造了我们现在的性格。由于我们没有改变过去的能力,那些试图改变,或者夺回人生的控制权的努力便显得前景黯淡。 相反,阿德勒使用了一种目的论的角度来理解性格,即我们之所以保有我们现在的性格特征是因为我们主观上认为这些性格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深层次的目的。 举例来说,一个易怒的人之所以总是大发雷霆,并不是因为ta过去的经历赋予了ta多于常人的攻击性,而是ta把发怒当作一种试图控制他人的手段。 通过发怒,ta往往可以改变他人的意志。 不同的是,一旦ta掌握了良好的沟通技巧并认识到沟通也可以很好的改变他人,发怒作为一种劣等的手段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着重讨论性格的心理学原因而非生理原因。 因此阿德勒对人们改变的前景是乐观的,甚至否定了心理创伤对我们改变的束缚。 例如一个恐惧外出交流的人,并不是因为恐惧而不外出,相反,ta为了达到不外出的目的从而产生了恐惧这种手段,而留在家里这种行为就成功地避免了恐惧感的扩大和蔓延。 这种视角可以成功解释心理学上一些违反直觉的现象:一些极对自己演讲水平不自信的人演讲前甚至会突然失声,一些害怕考试的人甚至会考试前出现各种生理性疼痛。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我们人为了回避一些事情而做出的“努力”。 因此改变的重点就在于重新审视我们藏在脑海中的“目标”,并且掌握和理解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各种手段。 比如对自闭症患者来说,若不是生理因素导致,就要认识到自己的恐惧情绪目的在于回避主观上社交带来的痛苦感。 一方面要认识到回避并不是解决社交中痛苦感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要改变对社交是万恶之源的看法(目的)。 对于极度拖延的人来说,要认识到懒惰的情绪可能源自回避应对挑战的目的。 对于花心大萝卜来说,要认识到多元的择偶选择可能是为了回避被单一伴侣抛弃从而失去爱的恐惧,或者只是为了通过同时约会多人来获得关系中的“主导感”,优越感。 当我们希望改变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其实并不完全喜欢现在的自己,这就成功回击了那些类似“可是我喜欢现在的我”之类的为了回避挑战而编造的说辞。 改变的视角要求我们去关注现在我们有什么,而非没有什么。从有什么资源和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到可以逐渐实现的目标是现实主义的方法,是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做出的合理的规划,而从我们没有什么到我们希望有什么则是把注意力关注在没有的部分,也难以摆脱空想和脱离实际的范畴。 要铭记,我们的性格可能是在我们还没有充分自我觉知的时候无意选择的,而非天生。这种性格也许在当年的环境中可以保证我们少受伤害,却一无法适应对于更好生活的追求,我们需要的只是改变的勇气。 人际关系是烦恼来源 人际关系给我们生活带来诸多苦恼,如果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人,以下情感都不可能出现,下面举例证明: 自卑感: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是人的正常心理,可以推动我们的进步。 同样的比较可以引起A的自卑感,却可能对B无效,这表明是否总是有自卑感取决于我们如何赋予事物意义。 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不同,后者是把自卑当作避免改变的借口。有自卑情结的人通常会创造一种“外部因果律”来解释事物(虚假的因果关系),比如说他们认为自己有自杀倾向是因为父母小时候虐待ta。 自大感:自卑和自大根源一样,都是追求优越感失败的结果。通过制造一种自己很出色的假象来麻痹自己的 孤独:没有他人就没有孤独的概念。 仇恨/愤怒/记恨:为了追求优越感而产生的情绪。这些情绪会促使我们和他人发起“权力之争”。想通过斗争来展示我们的力量。甚至在斗争失败后采取自残,威胁等手段来报复,控制他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人际关系就是全部烦恼的来源了么? 这样的概括没有错,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减少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 阿德勒认为,由于我们不可能脱离他人而存活,处理人际关系就成了我们的“义务”,如何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也就构成了我们的“人生课题”。 这为我们的生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行为上做到“自立”,“处理好人际关系”,并培养两种意识:“我有能力”,“他人是我们的伙伴”。而根据人际关系的种类,我们的人生课题又可以分成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 一旦我们敢于直面人生课题,并且达成了人生课题要求的目标,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烦恼自动消失。 认为“他人是我的伙伴”就避免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从而避免了自卑,自大和权力斗争。 具备了自立能力并处理好人际关系就可以避免孤独。对于厌恶自己工作的人,一旦认为自己具备工作出色的能力,厌恶情绪也会被化解。 获得真正的自由 只有当我们不再生活在他人的期待之下我们才获得真正的自由。 大多数人会有寻求他人认可的需求,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我们越来越多的按照他人的预期表现,久而久之便逐渐把他人的价值标准变成自己的价值标准。 他人对我们的这种控制可以很直接,也可以很隐晦的表达出来。 比如父母会表扬孩子做好事和惩罚孩子做坏事,于是孩子为了得到表扬而去做好事,却没有发展出做好事的内在动机。 反过来,当我们按照他人的期待生活的时候,我们也会自然地要求他人按照我们的期望表现。一旦他人背离了我们的表现,我们就会自然的产生改变ta的欲望。 要摆脱他人的期待需要我们做到“课题分离”,即通过判断谁承担责任和后果来分清楚当前的事情属于谁的课题。 对于别人的课题,我们不妄加干涉,同理,他人也不应干涉我们的课题。 但课题分离不代表对他人的事物漠不关心,相反,我们应该随时准备为他人提供帮助。 我们把马拉到河边,但不逼迫其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也许有人会反对说,我们替他人做事难道也和课题分离相悖么?是的,因为当我们干涉他人课题的时候,我们就夺走了他们独立处理人生课题的练习机会。 课题分离要求我们分辨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甚至在一定情况下要下决心用“剪刀”斩断关系。但要知晓,课题分离只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入口而非目的。 课题分离可以控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距离,达到既友善亲密,又互不干涉的境界。 我们为了坚持我们自己的方式生活,就不可避免的要脱离他人的期望,也不可避免地被部分人讨厌。可以说追寻自由的勇气某种程度上就是被讨厌的勇气,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代价。 人际关系的终点 如果说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起点,那么追求共同体感觉就是人际关系的终点。 什么是共同体感觉呢?就是把他人看作伙伴的同时,感觉到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共同体感觉是我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ta可以小到只有两个人,大到包含整个宇宙,如果我们在现在的视野里看不到共同体感觉,我们也可以在更大的尺度上寻找共同体感觉。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把对自己的执着,转化为对别人的关心。 按照他人的期待活着就是一种对自己过于执着的表现,因为我们关注的都是如何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而不是真心的为他人着想。 人类会有天然的把自己当成关注焦点的倾向,从而过度在意自己的表现,得失。但若想获得共同体感觉,我们需要的是积极地参与共同体,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和爱的人际关系。 而要构建协调的合作的关系,上下层级关系模式是不可取的,既我们要追求一种人与人之间“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纵向关系的消失也有助于自卑感的减少。 表扬和批评时纵向关系的产物。因为二者都属于有能力者对没有能力者的评价。而在横向关系中,鼓励取代了表扬和批评。 […]

Compelling people有信服力的人

书中讲述了那些令人信服的人的核心特征,我们通过什么对他人的影响力做出评价,以及不同场景之下如何应用“信服力”理论 这本书中讨论的compelling people,与我们一般认识里的出色的领导者,领袖有很大的重合之处,因此可以被当作一本提高leadership的教材。 两个核心特征:strength and warmth 本书开篇第一部分讲述了信服力理论的核心要素:warmth(温暖) 和 strength (力量),同时展现二者的人会表现出很强的leadership 其中strength包括两部分:abilities to make things happen(能力) 和 force of will (意志力)。展示strength可以让他人对我们产生respect 而warmth包括三个部分:share our feeling(共情/情感经历), interests(共同的兴趣), view of the world(世界观,价值观) 表达warmth可以让他人对我们产生喜爱,和支持。 strength的第一个部分:The abilities to make things happen,即为改变现实的能力,它包括了大部分当今主流社会所大力宣传的技能,比如学习成绩,特长,社交能力,强壮的身体等等。 第二部分,force of will,体现的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控制力。 warmth的核心是共享。古代人们通过各种线索来区分“自己人”和“敌人”,然后通过感情来把自己人联系到一起。 我倾向于把strength理解为一个脱离群众的过程,通过展现资源上的不平等,能力上的差距来区分出权力等级。而warmth理解为一个扎根群众的过程,体现的是我们和其他人的共性,通过这种共性来产生喜爱感,获得支持。这两点在很多政治人物中都有体现。 某种程度上,strength 和 warmth是冲突的。比如在表达ability的时候,我们和其他人的差距拉开了,difference被放大了,而share of xxx被弱化了。在表达force of will 的时候,我们坚守自己的立场,如果没有足够的‘圆滑”很可能与他人的立场产生冲突,或者被认为是固执己见。同样,许多表达warmth的言行会给人submissive的形象,将主导权交给对方,消弱了strength。 生活中会看到很多人因为害怕被他人排除而选择隐藏自己的strength(谦虚),也有很多人因为怕自己的特殊性遭到玷污而不愿意靠近人群。 一个出色的领导者要同时展现strength和warmth。有前者无后者会令人恐惧和嫉妒,有后者无前者会让人怜爱。两个都没有则让人鄙视,忽略。 需要注意的一点,我们往往会刻意给他人传达一个形象,比如通过朋友圈,聊天时观点的表达等等,但这只构成了他人对我们印象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来自于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被动的向他人传递的信号,比如我们的肤色,身高,肢体动作,语气等等,这些因素时常被我们忽略,而抱怨说别人有sterotype并不能改变他人对你的看法。 用以帮助判断影响力的特征 很遗憾的是(或者很庆幸的是),我们身上一些难以改变的特征对我们希望传达的形象无时无刻产生着影响。 性别。总体上,男性被认为,也被视为应该更有strength,而女性被认为,也被视为应该有更多的warmth。这意味着,男性在做出发怒,欺凌,等行为时可能更容易被原谅,在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时(比如emo)可能受到更多的指责。女性则相反,在一些文化里,女性甚至被认为越弱势越好(女子无才便是德),弱势的女生总体来说更容易得到异性的喜爱。这种普遍现象阻碍了女性在学业,职业中的升迁。 种族。东亚人和犹太人在职场中被认为很strength但是缺少warmth,拉丁人被认为warm但不够strong,传统黑人形象既不warm也不strong。 […]

nlp原理与教练式领导力1

一. 教练的本质 1. 教练是什么 我们通过四个方面来体会教练是什么 2. 教练不是什么 我们通过引入两个维度,比对几种相似的职业,体会教练和他们的区别。 3. 从哪来到哪去 实践方面,教练理论从一开始的关注学员的行为,试图对其外在表现进行修正,过渡到关注学员情绪,如今又发展到对意识的关注察觉。 从行为教练到情绪教练到意识教练,可以看出教练越来越倾向于关注“深层原因”,而且这样的关注也符合人类意识(认知),情绪,反应(行为)的相对顺序。 即:我们先有认知,再有情绪,最后才产生对应的反应。理论方面,这门关于人的科学从一开始的单一学科,逐渐融入了管理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 二. nlp与教练理论 Nlp通过改变我们的信念,价值观,规条等要素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和反应。nlp鉴定出了三种语言模式,可以为教练所用。 A. META模式 这里举例了meta模式的八种,通过鉴别对方的语言模式,并和对方尽力同步,我们可以更好的和对方建立关系,沟通,或者施加影响。 拿第一种举例:靠近型语言模式,体现了对事务中积极要素的关注,即“我做一件事是因为有xxx好处”,这样的思维方式容易让人在进取时收获成就感,但也容易变得冒失。 相反,远离模式的人,关注事物的消极要素,做一件事是为了防止…or避免…,是一种守态,较为被动,但也因此变得谨慎,注重安全。 我们首先鉴别对方的语言模式,然后就可以根据对方的语言模式,顺水推舟。例如要鼓励远离模式的人做某些事情的时候,要强调不做这件事的后果,做了这件事如何让你感到安全,让他意识到做这件事可以帮助他避免xxx。 B. 检定语言模式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主观的关于世界的认知,像一个我们自己构建的地图一样,这个地图与真实世界相似,但是也有着很多我们自己认知的印记。一般我们习惯通过三个途径来扭曲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1. 扭曲(distortion):一些经验的本来模样被修改了。比如“我比任何人都要付出的多” 2. 普遍化(generalization):把个例放大到普遍规律。比如“他不喜欢我了,世界上再也没有人爱我了” 3. 删除(deletion):忽视,不去关注特定信息。比如“她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事”通过发现对方加工信息时误用的机制,从而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事物。比如对于习惯于删除特定经验的人,我们循循善诱的引导ta去看到事物的另一面。 C.米尔顿语言 米尔顿语言指的是一种模糊,概括话,比喻性的语言。 为什么要使用米尔顿语言呢?因为我们大部分困扰其实来自于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了事情的特定方面,因此被“卡住了”。而米尔顿语言通过使用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容易给学生一种隐约的全局感,从而更全面的看待事物,转移关注点。 具体技巧包括:1. 假设前提 2. 嵌入式问题 3. 否定式命令 4.会话式假设 5. 含糊语言 6. 暗喻  三种语言模式之外,nlp还有一些技术也被教练所用。换框技术:由于世界上所有的意义都是人为创造的,而不是天然存在的,我们就可以通过 更改意义为我们所用。换框技术提供的就是改变我们赋予事物意义的方法,具体分为两种。 1. 意义换框 意义换框其实就是改变我们认为的“因果关系”。比如同样是遭遇苦难挑战,有的人认为是上天在折磨自己,前途一片黑暗。但有人认为“杀不死我的让我更强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两种人对困难赋予意义不同,体现了他们主观逻辑链的不同,就是“因为痛苦所以失败”和“因为痛苦所以更强”的不同。意义换框就是改变这种因果关系,改变意义。而改变意义就可以改变情绪反应,改变行为。 2. 情景换框 事物的好坏具有相对性,不能脱离其背景。比如油嘴滑舌可能被批评为不可靠,但却往往不会在政界,演艺圈吃亏。情景换框就是把事物所处的环境放大,可以是时间上(分手现在很难受,但是结束这段关系对未来是必要的)也可以是范围(我虽然要牺牲,但是集体得利),等等… 三. 心理学和领导力与教练理论 […]

娱乐至死:被电子媒介摧毁的智商

沦为娱乐的奴隶 有两种方式剥夺他人的自由。一种是他们只允许我们做一些事,这时候我们意识到我们失去了自由。另一种是他们让我们只愿意做一件事,这时我们失去了自由,却也放弃了反抗。 同理,有两种方式让人们丧失思考能力,一种是用各种欺压的方式禁止他们进行思考活动。另一种是让他们沉浸在低级肤浅的娱乐从而主动放弃思考,也变得“不需要思考”。 媒介即隐喻 人们交流的信息,交流的技巧,技术构成了会话。而这些会话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文化。 眼镜的发明不仅弥补了部分人视力上的不足,也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手段改造我们的身体。避孕套的发明不仅降低了怀孕的概率,也加固了“性可以成为一种消遣娱乐”的文化。 这些技术的突破除了在对应的那个领域产生影响,还相当于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或者说创造了新的隐喻,定义了一套新的规则。 而对于媒介来说,其本身就负责传播交流信息,同时不同的媒介在传播的技巧,方式上又有一套自己的规则(比如互联网相比于书籍时效性更强,也允许视图)。新的媒介诸如(相对于书本)电报,电视,互联网便因为其附带的不同的会话形式,带来了新的隐喻,定义了新的规则,最重要的是,创造出了新的文化。 媒介即认知论 我们所理解的获得整理真理或者说知识的方法以及他们的定义都是不同的。比如中国古代可能较多的认为前人的格言即是真理,上级的指令即是真理,到现在转向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又或者在法院,我们认为真理不仅需要严格的推理还需要充分的证据辅佐,但陪审团的设置又暗示了真理部分来自人们常识的观念。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真理观呢?我们可以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做一个宏观的描述,但在大部分特定场景中,我们只需要“媒介形式决定思考方式”这句话来带入理解。 媒介通过“共鸣”,把隐喻的效果扩大。也就是说,我们在新的媒介中所接受的关于真理的规则,将渗透到我们对于生活中其他方面的真理的判定原则。 在口口相传的时代,掌握最多常识的长老被认为掌握最多真理。 在印刷术的巅峰时代,结构鲜明的文字和论证严谨的段落被认为是真理的化身。 在去中心化的信息时代,当即时性的信息铺天盖地朝我们涌来,当任何人不经审查即可发表观点,当娱乐的气氛漫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我们也就逐渐建立起了一套和印刷术时代大相径庭的真理观。 其特点包括我们将在下文依次提及:政治,经济,新闻行业的娱乐化,过度的反权威,“了解”取代“理解”,具象替代抽象,时效性替代永恒性,碎片化替代系统化。 减低智商:娱乐氛围的渗透 根据本文的题目可知,我是旗帜鲜明地反对新媒介不加限制的渗透到生活各方面的。具体原因我们可以从各个时代的对比中获得答案。我们把媒介的更迭大致描述为四个时代:印刷术时代,电报时代,电视时代,互联网时代。 其中我们重点比对印刷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因为在印刷术时代开始没落之时,我们的“智商”就已经开始下降了。 以上对两种媒介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在进行对新媒介的批判大会之前,我们先要溶解一部分反对的声音。一些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认为,互联网不过是印刷术的升级版本,具体不取决于媒介是互联网还是印刷术,而取决于我们怎么使用它。 这种观点暗示了技术是中性的,具体是好是坏取决于使用者。 但事实上,技术从出现的时候就被赋予了某种目的,它的形式又限制了它通常只会在一定范围内被使用。与其说我们自由的使用技术,倒不如说技术在接着我们发挥它的功能。 媒介特点对我们的影响 请原谅我有些地方用词可能稍有夸张,但也基本反映了两种媒介带给我们的影响 保住智商:娱乐与严肃的分工 社会层面 因为互联网本身可以承载内容的丰富性,越来越多的主题的信息开始借由互联网传播。我们可以说体育,影视等娱乐行业以互联网为媒介无可厚非,但我们很难说价值观培养,教育,商业,政治也适合以互联网为媒介。 这些年来互联网对这些领域的渗透,助长了诸如个人享乐主义,教育娱乐简单化,商业以产品导向变为营销导向,政治好莱坞化等现象。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恋爱观,消费观被电视剧,流行文化所影响,广告中满是美女帅哥金碧辉煌却极少有产品信息的介绍。 美国总统辨论从曾经几个小时的政策辨论过渡到穿着西服绅士间的挖黑料互损,以助于让人们产生一种政治是常识,人人都是小政治家的错误认知。即使这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是没有人会否认,这个世界上很多领域需要保持严肃的认真态度,不是所有领域都应该娱乐化。 个人层面 个人层面我们的困境和社会层面相似,即:那些本不该娱乐的事情被逐渐娱乐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界定好媒介的使用范围,其核心是把事务区分为娱乐和非娱乐两类,同时在被定义为娱乐的事务中,要区分真性娱乐和假性娱乐。 对于目的是娱乐的事物,互联网其实是很好的媒介,但互联网充满了假性娱乐。假性娱乐会让我们上瘾,但是活动本身并不会让我们产生幸福感,做完以后反而会让我们产生空虚感。 假性娱乐还有一个特征是创造语境,就是说这个事情本身和我们关联很小,几乎不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决策,但因为被放在了一个情景之中,我们便认为它是有意义的。比如足球新闻让一个篮球迷看可能完全不会沉迷,但是足球迷会把新闻带入情景,便产生虚假的意义感。但其实这种信息并不能让我们产生幸福感,也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决策。 我本人最近也对生活中的一些所谓娱乐项目进行了评估,具体的一些“政策”包括:限制微信使用时间,用知乎替代小红书(同类高质量信息替代低质量信息),取消关注足球新闻(虚假意义),明确并习惯从事真性娱乐项目(包括足球,弹琴,和爱人,好友相处,玩战略游戏,唱歌等),精心挑选吃饭时观看的节目等等。 提高智商:各种媒介的巧妙组合 媒介即隐喻,活动即信条 媒介可以创造新的隐喻,从而影响我们的文化。把聚光收紧,放在个人,我们的信息接收的渠道(各类活动),也就相当于媒介,也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和我们互动,也就可以改变我们一些潜在认知,信条。 每一种我们从事的活动都是信息的渠道,比如社交是一种较为碎片化,感性主导,互动式的信息交换,冥想带来的是一种内省式的信息。比如从事体育活动除了锻炼身体,还会加固我们诸如“只要练习就会取得进步”,“团队合作很重要”,甚至“大部分博弈都是零和博弈”等信念,从而影响我们生活的其他领域。因此我说,媒介即隐喻,生活中媒介即信息渠道,信息渠道即活动,活动即信条,能力(belief)。 合理评估,各司其职 我们在应对生活的各种场景时,所需要的信念和技能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灵活的掌握各种类别的好几套信念,思维方式,技能知识。根据信息渠道即活动,活动即信条,能力,我们其实可以把生活分割为七个方面,每个方面需要不同的信条和能力,需要的依赖的活动(媒介)也不同。除了六个方面之外,我们当然还需要娱乐。 这也就是说,我绝不赞成把互联网踢出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很多重要类别的信息互联网其实是不错的提供渠道。也绝不是要拿书本替代一切信息渠道,针对性的充分发挥各路信息渠道才是应付生活众多方面的合理方法。 通过这样的分类,我们便可以明确自己需要的是知识还是娱乐,确定是知识后又可以进一步确定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类别,选择合适的媒介。 娱乐的话则需要区分真性娱乐假性娱乐。这样我们不仅防止了新媒介的娱乐化思考方式渗透到本该严肃的事情中,又确定了不同知识所适合的的不同媒介类型。选择合适的媒介,就是选择合适的信息渠道,就是选择合适的活动,就是获得对应的信条,能力。 本文部分观点启发自《娱乐至死》

nlp原理与教练式领导力2

概论 山脚:使员工阻力转化为动力的部署。一般为了达成目标员工会遇到五方面的阻力:思维模式,个性特征,价值观,发展阶段和对于成果的体验感。 山腰:领导和员工建立的关系。是连接动力和目标的桥梁。 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部分。前者是指上级领导把组织目标通过沟通的方式传达给下级。后者是指从员工到中层到高层的信任建立,从而共同达成目标的过程。 山顶:战略聚焦。 根据企业的愿景,把注意力聚焦在企业的四大核心目标上:财务,客户,流程,学习。 图中的s型曲线代表登山的路径,所要经历的阶段。 这其中经历了两次飞跃,一次是山脚到山腰员工能力的飞跃,另一次是山腰到山顶沟通信任的飞跃。 其中从山脚到山腰的过程中,领导者应做到对学员的支持,鼓励和问责 支持:提供帮助成功的资源而非直接提供援助。 鼓励:表达对员工能力的信心,正面激发 问责:陪同员工,确保任务的实现。 山顶-战略聚焦 组织的四大目标 财务 实现什么程度增长 如何降低成本 如何提高资产利用率 客户 如何满足客户需求 要提高什么样的服务 想如何影响市场 业务流程 要掌握那些核心能力和业务 有什么竞争优势 如何创新以制造优势 学习成长 如何留住核心员工 如何提高员工生产力 员工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技能 组织的四大目标内部有一定的逻辑 即:当我们依此走完学习成长,业务流程,客户,财务四个山峰之后,我们就有了员工能力强-效率高效果好-产品性价比高-客户广,忠诚-资本回报率高这样的逻辑链。 山腰-建立关系 建立关系的部分我们将分两个部分阐述,自上而下的沟通,自下而上的信任。 沟通 沟通这里指自上而下传递信息的过程,通过沟通的过程模型,我们得以逐条分析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之前我们讲到绩效=潜力-干扰,观察这个沟通模型,我们也可以大致把沟通概括为:沟通质量=待发送的信息-各环节的噪音。 在模型中,噪音指的是出现在各环节中的信息扭曲和损耗,是影响沟通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开始,发送者头脑中有关于信息的理解,但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或者说编码(语言,肢体,语调等等)把这个信息表达出去时,就已经有一些信息被扭曲和删减了。 随后这些信息要选择一个渠道传播给接收者,常见的渠道比如有:email,一对一沟通,讲座,电话等等。 这些渠道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在传达不同类别的信息时应选择最适合的渠道。之后借由这个渠道,接收者先是通过感官接收到了信息,这个过程可能因为注意力,意愿等原因造成信息进一步被噪音影响。 之后这些已经接收到的信息并不会被原封不动的保留,而是用个人化的方式进行理解,归类,存储,这个认知过程又会对信息原样进行扭曲。 沟通不是一次性的单向过程,在接收者解码之后,还会以当初发送者同样的方式对信息进行一个反馈,反馈的过程可以帮助确认信息,从而弥补部分因为噪音而损耗的信息。 沟通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三个 控制:使员工遵守规则 激励:通过反馈,问责,表扬等方式让员工更有动力完成目标 促进变化: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交换让团队明确和更好的执行改变方向,手法。 信任 信任可以被定义为:因为对事物走向保有积极看法而容易被他人影响的状态。 上层如果希望获得下层的信任和支持,一般需要展现出三个特点。 温暖:之前有人把领导力归结为warmth和strength两部分,这里的温暖就是warmth,代表着领导对员工关心,个性化,与员工建立情感纽带。 能力:能力就是strength,体现在领导对事务的理解,对全局的把控,是让员工信服的关键。 正直:nlp在warmth和strength基础上又加了一个正直。 意思是:即使领导做到温暖并且具备能力,但如果缺少基本道德素养,心口不一,则也会让员工觉得容易遭到利益上的背叛,从而产生不信任。 山脚-内心动力 […]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是我在为gapyear生活布局阶段所阅读的第一本书。 一开始抱着工具论的视角,我希望通过一些生活哲学方面的教导改变我的“内部运行系统”,从而在输出时可以更加流畅。 不过在阅读的过程中,斯多葛哲学似乎不只是我预想的可以作为一个帮助我达成我原有目的的手段,其中包括各种心理技巧和价值观的讨论,直接动摇了我部分目的本身。 对此,我表示一点点恐慌的同时又非常兴奋。 下面我把斯多葛哲学的框架粗犷的分为三部分:个人的安宁,个人的社会责任,达成二者同时充分实现的技巧。 下文的行文并不会按照这三个部分的顺序,而是先讲述技巧,再以获得安宁和尽社会责任为目的审视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概括了斯多葛哲学帮助我们实现个人安宁和尽社会责任的目的之后,我们也可以排除一些对斯多葛(stoicism)主义的误解和混淆: 斯多葛不是提倡“摆烂”,压制欲望的犬儒主义者(求安宁),斯多葛主义者不是一群脱离社会的利己主义者(尽责任),斯多葛主义者不是脱离实际的理性主义者(有技巧)。 设想最坏 设想最坏指的是:去设想那些有可能发生的糟糕的事情。 我们并不总是需要去构想具体发生时的画面,但我们非常有必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些事情是随时可能发生的。 对于财富,我们要设想突然沦为赤贫的可能性,对于亲密关系,我们要设想伴侣突然离开我们的可能性,甚至对于我们自己,都要设想今天便是我们存在的最后一天的可能性。 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防患于未然,让我们有风险意识,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对我们心理层面的影响。 首先,预想最坏让我们意识到事物可能不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从而在不好的结果发生时,我们已经提前有了心理准备,也就提前避免了大部分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 此外,更重要的是,预想最坏的情况会让我们更加珍惜我们已经拥有的事物,产生幸福感,并且用更好的方式去使用,对待他们。 我们一开始收获某个人或者事物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幸福感,但会逐渐对这种感觉产生适应,于是就会回到类似获得前的状态。 因此获得持久幸福的关键就是不要把曾经带给我们幸福的事物当作习以为常,产生适应。 预想自己的生命随时可能失去,我们便更可能感激我们存在这个事实本身,也更可能以我们认为最充实的方式来度过每一天 控制三分 我们可以把我们生活中的事情划分为三类:我们完全不能控制的,我们完全可控的,部分可控的。 第一类事物包括各种自然事件和已经发生的事件,比如天气和历史,这类事物我们不能通过任何努力去影响,控制,对这些事情产生焦虑和过度关注是没有价值的。 第二类事物是我们几乎完全可以控制的,包括我们的想法,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所设立的目标和品质。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这类事物上,因为对他们的关注可以真实地影响结果。 第三类事物包含了各种存在不确定性的但我们可以影响其发生概率的事件,比如比赛的结果,考试成绩。 这类事件我们应该只去关注我们可以影响的部分,要做到这一点的核心就是通过控制转变法来把外在目标变成内在目标。 或者说,把追求那些不确定的事物改为追求我们已经得到的或者肯定可以得到的事物。 追求我们已经拥有和确保可能得到的事物并不是鼓励我们“摆烂”,而是让我们把对得失的关注点从外部转移到内部。 比如把让我喜欢的人喜欢我这个部分可控的事情,重新改为尽我所能让自己值得被爱这样的完全可控的内在目标。 因此对于我们生活中诸如考出好成绩,提高运球技术等外部的部分可控的目标,我们都可以通过切换关注点来转变成内部目标:遵循制定好的学习步骤,尽我所能。 这样不仅鼓励我们直面挑战,还减少了我们对于结果的焦虑,而仔细想想,对过程的关注难道不恰巧是达成结果的最好途径么? 应对过去的宿命论 针对过去的宿命论是视过去所发生的为理所应当和注定发生。 这样的视角让我们可以以更中立,甚至欢迎的立场来看待我们和他人的过去。 而更进一步,因为我们视过去发生的为命中注定,我们也就不会花费精力去思考“如果当时…”这种对现在和未来除了引发焦虑毫无意义的内耗。 针对过去的宿命论与控制三分法中的不关注不可控之事不谋而合。 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特别强调了针对过去的宿命论。与之相对应的,是针对未来的宿命论。 针对未来的宿命论是主张我们当前的行为对未来所发生之事没有影响的观念,极容易让人采取一种消极无为的态度对待世界。 而针对过去的宿命论,不仅让我们从悔恨中解脱出来,以一个更平和感恩的态度来看待过去,还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我们真正可以影响的当下与未来上面,让我们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应对生活的挑战。 更深入的探讨,我们还可以把对过去的宿命论延伸到对现在的宿命论。 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可以影响我们的未来十年,甚至下一秒钟,却不能改变现在这一刹那的处境。 这一刹那是由过去的所有机缘因果构成的,也是注定发生的,并且每时每刻都在滑向过去。 因此对于他们,我们不应该有任何抱怨,而是坦然接受目前的状态,但与此同时又积极应对当下的每一刻,从而影响即将到来的未来。 自寻不适 这一条技巧可以被视为第一条技巧“设想最坏”的加强版。 我们生活中不仅要时常想象最坏的事情发生,还要偶尔亲身体验我们认为的那些不适感。 有人会因此认为斯多葛主义者有某种奇怪的受虐倾向。如果按照一般的受虐定义来讲,我觉得是的。但这样的受虐实际上提高了对“虐”的耐受度,从而让即将随时可能到来的虐“脱敏”。 自寻不适的具体做法,并不是要用苦痛惩罚我们自己,而是主动的一点点把自己往舒适区之外推。例如对于新手来说,健身可能就是一个自寻不适的例子。 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在应对真正的磨练时更加从容,另一方面通过一次次的克服困难提高了我们的勇气。最后,和预想最坏一样,他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感恩我们当下拥有的一切。 在生活中,我也可以看到许多人对周围环境中的不适异常敏感。 这种特质或许有生理上的因素,但主要是因为这些人的舒适区过于狭窄,对于舒适的要求太过于苛刻,因此一点不适都会让他们感觉痛苦。 这样的做法,仔细分析,实质上减少了他们的幸福感,因为一个舒适区更大的人感觉不到他们感觉到的不适。也许这样唯一的“益处”,就是让他们自认为显得更加的“优雅华贵”。 因此我们不妨在生活中多去体验一些那些会给我们带来不适的事物。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适应能力,久而久之,原本对不适的抗拒会变成一种对不适的好奇和行为克服不适的愉悦感。 这种机会无处不在,举一些我自己的例子:我喜欢和各种特质的人接触,即使是那些一般人认为的“有毛病”的人,这样做让我对几乎所有人类行为都有着非常大的包容平静。 我也时常会发起一些被认为不正常的活动,比如断网日,无社交周,断食,感受疼痛等等。这些活动在引发我思考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应对一切可能发生之事的勇气,扩大了我的舒适区。 自寻不适的一个延申便是对于快乐保持谨慎态度,因为刺激性快乐得到的越多就越会把我们变成他的奴隶。 […]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2):获得个人安宁与尽社会责任

上一篇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技巧篇讲解了一些帮助我们获得安宁的具体的技巧。 这一篇的目的则在于简要概括斯多葛对于生活各方面的思考及其价值观。 # 生活各方面 ## 责任 斯多葛在讨论存在的意义时使用了亚里士多德目的论的思路,认为人最大的功能除了理性思考之外,还有进行社群生活。 因此斯多葛在追求个人的安宁之外,还把关心,爱护人类当作生命中的重要责任。 ## 社会关系 在尽社会责任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矛盾:与人交往可能被扰乱安宁,远离他人无法尽到责任。 似乎我们需要找到一套既可以保证个人安宁又可以尽社会责任的方法。 首先就是,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服务他人,都尽量在独处的时候形成一套稳定的性格,这样可以在第一步的时候减少他人对自己的影响。 其次,虽然在尽社会责任方面我们应该一视同仁,但是在交友和参加社会活动时却要相当谨慎。 因为与有恶习的人交友会污染我们的思想,而我们参与的社会活动同样会渗透进入我们的价值观。 比如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加入“非哲学家”的讨论,减少参与那些与我们斯多葛价值观背离的活动。 最后,当我们在对有恶习的人尽责任的时候,我们也有一些办法来保护自己的安宁,比如: 尽量少的去考虑别人的所思所想,除非这样有助于我们尽责任。 和可能污染我们的人相处的时候,记住我们同他们一样也有令人讨厌的点。 记住社会决定论,他们的性格大多是被社会影响形成的,甚至是注定的,他们不是“故意”拥有这些缺点。 在和异性关系中,要注意性的破坏力,本质上性的机理和毒品类似。 不应该夸大性的重要性,因为对性行为的过度追求对安宁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 应对侮辱 这里说的侮辱包括的范围更广:言语,行为,忽视,嘲讽… 侮辱本身并不足以对我们造成伤害,伤害我们的只会是我们对侮辱的理解。 这里有四个应对侮辱的方法。 1. 可能对方并不是想伤害我们的感情,而只是对事实了解不够,是的话心平气和地纠正要更有效。 2. 对方说的是不是属实,如果属实那根本没有必要生气,只是实事求是。 3. 思考侮辱的来源:如果是出自“老师”,我应该虚心听取,如果是卑劣之人,那对方不支持我的事业才是值得夸耀。 4.侮辱造成的伤害来自于我们自身,只要我们不想被侮辱伤害,我们就可以控制它。  那又如何对侮辱做出反应呢? 1. 对侮辱采取不做反应的方式,让侮辱我们的人不安,怀疑自己没达到目的 2. 采取幽默的方式回击,甚至自嘲 3. 给对方的侮辱打分,做点评。“你这嘲讽也太不到位了,我要是想伤害到别人,我会指出…” 4. 遇到一些顽固的在我们做出以上回击之后仍然继续侮辱我们的人,我们要对其予以一般的惩罚和反击。但是要记住这里惩罚的目的在于修正对方的行为,而非报复。 ## 应对悲伤 斯多葛追求的不是不悲伤,而是悲伤和理性达到平衡 悲伤非常容易在失去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事物时产生,因此消极想象是应对悲伤非常有效的方法。 消极想象让我们提前对失去有了心理准备,并且,让我们从失去的视角转移到了感谢曾经拥有过的视角。 我们不应当被悲伤浪漫化,而是意识到悲伤是一种可以传染的负面情绪,它可以提醒我们失去的东西对于我们的价值,但是没有了它并不影响我们记住他们的价值。 ## 应对愤怒 与悲伤相同,斯多葛认为愤怒也是一种可以传染的负面情绪,或者说理智的失控,应该尽量减少。 对此持反对意见的人可能会说:即使面对仇人也不能愤怒么? 斯多葛认为,由于愤怒的时候人们会失去理智,因此这样反而并不能有效地惩罚别人。 斯多葛有一些控制怒气,防止生气的技巧: […]

nlp原理与教练式领导力3

冲突管理 教练理论之所以可以用来解决冲突问题,是因为教练理论倡导一种合文化。 合文化的具体内涵包括:合契(冲突双方之间建立契约),合力(引导被教练者共同发力),合宜(针对被教练者选取方法)。 冲突的本质是:一方认为另一方正损害其利益,由此为契机开始的过程。 根据定义,我们把冲突的完整过程概括为五步模型 阶段1:潜在的对立 对立产生可能源自: a. 沟通:这部分的冲突来源可以根据nlp教练2中提到的沟通模型来进行拆分。 b. 结构:这与组织的组织方式有关 c. 个人:性格,偶发事件,情绪等等 2:双方对冲突的感知 对冲突的感知是非常主观的事情。同样的潜在对立可能会被一方视为理所应当却被另一方视为敌意。界定清楚具体的冲突点非常重要。 3: 应对冲突的意图 应对冲突的具体方法包括诸如:迁就,回避,折中,协商,竞争等等。这里我们要谈的不是具体的应对策略,而是让对方感知到的我们行为如何应对问题的意图 4:具体行为与反应 在应对冲突时采用的具体行为和另一方的反应。二者有递归关系,前者的输出也是后者的输入,互相影响。 5:结果 冲突并不总是对组织和双方有害,如何把冲突转换为磨合与增长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教练可以从这五个环节来拆分冲突并且加以应对。比如可以通过调整组织结构来减少潜在的对立,通过培养员工正确积极的解决冲突的意图来促进有益的应对行为。 冲突诊断与解决 我们使用csc模型来讲解冲突的解决和诊断 csc模型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对应冲突的诊断和解决,关注对象是冲突的双方,第三部分则是指时刻穿插在第一二部分的教练的职责。 1.1 冲突本质 寻找冲突的本质也就是要发现冲突发生在哪个层面,我们可以借助理解层次的帮助 比如,是不是能力层面的冲突?是不是员工的能力不能和其他员工匹配?又或者是信念,价值层面的冲突?员工所珍视的价值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 1.2 冲突原因 寻找冲突原因是要去发掘为什么冲突会在某些层面存在,比如:为什么员工不认同企业的价值观? 是他们的了解不够,还是感性上不喜欢,还是企业价值观与其角色职责相悖? 在分析冲突原因时,从信息,感性认知和角色职责三个方面思考会很有帮助。 2.1 建立信任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在各方之间建立信任,营造一个安全的鼓励沟通的交流环境。这需要教练有较高的沟通技巧,具体一些包括不带偏见的陈述事实,试探性表达看法,多提问等等。 2.2 and 2.3  在进行协调性沟通后,组织各方做出指导行动的承诺计划,并安排人员进行跟踪检查以保证完成。 3教练职责 这个部分更清晰的阐述了教练应该在12部分中做什么。 其中在诊断冲突的部分,要提前做好同步,也就是建立信任的工作,然后再去具体厘清问题。 最后一步引领发生在解决问题的阶段当中,教练要办好引导者的角色,带领大家共同解决问题。 战略管理 平衡计分卡将组织的目标通过组织中的四个大角色和其对应利益关系进行划分:分为客户,股东,员工和管理者。分别对应:客户的利益(满意度,忠诚度等等),财务指标,学习成长,内部流程。 平衡计分卡综合了四个角色的权利义务,也指明了企业长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五力教练引领模型强调教练在引领团队过程中的五个R,即relation,refocus,reality,resources,responsibility 首先我们需要在整个组织内,成员间,以及上下级之间都建立好友善的合作关系,这是整个组织运行的润滑油。 之后由教练领导成员聚焦(refocus)从而确立目标,接着要考察现实的困境(reality),寻找阻碍组织的绊脚石。 下一步需要思考这些阻碍为什么会影响组织,并从已有或者可以获得的资源中(resources)发现扩展选项。 最后我们要选定最合理的选项并转化成行动计划。整个行动计划需要伴随问责制度(responsibility),及时汇报进展。 绩效管理 […]

网络模型

网络,和一般我们所说的互联网并不完全相同,代表着多个对象及其相互联系,代表着一种个体之间的组织排列方式。 也就是说,研究网络并不仅仅是研究互联网,而是研究一种普遍存在于世界的组织方式:从社会关系网到生态圈,从细胞互动到企业组织设计,甚至脑神经科学。 网络的基本结构和测量 网络有两种基本组件:边和节点。其中边可以标记方向,也可以不标记方向。 测量网络的一些基本工具 degree:节点有几条边相连 path length:点到点的距离。一般衡量点到点的距离的单位使用的是边的数量(要经过几条边) connectedness:用以衡量网络当中的隔离程度。比如connected graph中,任何一点都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路径连接到任意一点。 clustering coeffcient:用以测量节点之间连接密度(被三边相连的三点组/可能的三点的组)网络根据其节点与节点之间连接的方式可以大体分成三种,这三种网络也是人类对网络认识越来越深后对网络的认知的三个阶段。 三种网络 三种网络的区分的形成源自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规则的不同。 随机网络 随机网络是指每个节点都有相同的概率与其他节点相连的网络。如果一个随机网络中的节点数量足够多时,几乎每一个节点都有接近的连接数量,换句话说,会形成一个“平等的网络”。 随机网络的形成需要节点在和其他节点产生连接时做到“一视同仁”,这使得其适用范围被极大的缩小了。因为,在人类社会中,几乎任何人际关系的形成都不是完全随机的,或是受到地理分隔的影响,其他还有诸如“富者愈富”的“明星效应”。类似的“地理分隔”和“富者愈富”以类似的机理也存在于神经元网络中(与就近的神经元建立联系and,一个神经元已有的连结越多越有可能产生新的链接),存在于互联网之中(主要是明星效应),甚至流行病传播网络之中。 因此随机网络经常以一种“事物真实摸样的简化版”的形式出现,或者在用以描述某类人造场景(游戏)时得以发挥作用。 森林火灾 之前的森林火灾模型有着和随机网络相似的逻辑。 首先我们有一片森林,相当于一个网络,其中的树木就是网络中的节点。接着我们假设森林总体有一个密度,这相当于同时设置了节点和节点之间进行连接的概率和节点的数量。假设发生火灾,这个森林会有多大范围遭到破坏呢?使用森林火灾模拟器之后发现,当密度低于百分之五十五时,火灾几乎不会对森林造成太大的影响(低于3%),但是一旦密度处于55%-60%,森林被破坏的程度迅速上升(大约65%),因此55%-60%这个区间可以被称为阈值。 随机网络也存在一个类似的阈值,这个阈值为1,也就是当网络足够大而且每个节点拥有的平均链接数大于1时,整个网络被连接了起来,而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节点簇。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每个人平均有大于一个朋友,那几乎每个人都会被连入到社会这个网络。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多数人并没有那么孤独。 小世界 小世界网络中的节点与就近的节点连接概率更高,然后少数随机连接较远的节点。小世界网络的是另一种网络组成的形式,在这种网络中的节点会与距离较近的节点更容易产生链接,与较远的节点则概率更低。因此这里存在两个连接概率,C (close)和 D (distant)。 地理分隔 小世界网络常常是因为地理分隔形成的。这会让网络形成一种几个节点聚在一起形成内部紧密连接的节点簇,节点簇之间的连接则颇为零散,像是很多个较大的毛线球,彼此靠着几根较长的毛线连接着。 群体分隔 虽然一般谈到小世界网络的形成更强调地理分隔的重要性,但是地理分割这个概念仍然可以继续分解,即:地理分割的本质是存在地理的限制导致信息传递成本有所不同。因此事情的本质其实是不同的信息传递成本。 而这种不同的信息传递成本并不仅仅是地理原因所致,也可以是,比如说,认知不同造成的信息传递成本(比如年龄代沟),语言,文化不同造成的差异(族群聚团现象),甚至是性别不同,政策不同(人为因素)也可以产生这种信息传递成本的差异。 但不可否认,地理分割造成的信息传递成本差异一般是比较大的,所以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因为有这种信息传递成本的差异(当然不止是这个因素),人们被割裂成了各种各样的团体,例如“中国留学生”,“LGBTQ群体”,“壁球爱好者”,“享乐主义者”等等。这些团体中的人(节点)互相连接的可能性更高,而跨圈连接的可能性则相对更小。 偏好连接 偏好连接是说网络中节点在与其他节点连接时,具有一定的偏好,下面讨论一下比较常见的两种偏好。 第一种偏好是一种正反馈效应的偏好,即:对于网络中的节点,已有的连接越多,越可能建立新的连接。把这种网络叫做无尺度网络。这种效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在人类社会中可以叫做“流量”,“知名度”。 这其中的关键类似路径依赖:每一次被选择,就增加下一次被选择的概率。于是富者愈富,强者恒强。基于这种正反馈的偏好链接的网络具备几个特点 1. 连接数的幂律分布:由于正反馈,大多数点的连接数并不多,但极少数点会具备大量链接。或者说产生所谓的枢纽节点。(横轴:链接数,纵轴:对应节点数) 2. 先发优势:越早出现的节点越有可能在其他节点尚未出现之前就积攒了一定量的链接,因此也具备更高的未来连接的可能性。 3. 健壮与脆弱并存:无尺度网络同时具备健壮性和脆弱性。 健壮部分是指,由于网络中大部分节点拥有较少的链接,因此网络具备一定的容错性,即使部分节点被破坏,网络的连接度仍然较高。 脆弱的部分是指,应对针对性打击(攻击枢纽节点)网络容易受到巨大破坏。就像呼和浩特机场如果停用可能并不会对航班网络造成较大影响,但首都国际机场却会牵一发动全身。 偏好连接的第二种模式,是根据某些节点自身的特点来确定与其他节点建立连接的概率。这种连接概率也可以叫做适应度,比如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社交能力强一般意味着更高的适应度。这种模式往往和第一种模式一起出现,其原因在于人们需要一个”发现“算法。 例如,明星与粉丝的互动网络一方面与明星自身的综合能力有关,但同时曝光度也有重要影响:一个明星越有名,他也容易变的更加有名。再比如,大多数人使用浏览器一方面是因为浏览器自身的检索能力,但同时受到浏览器”知名度“的影响,or”大家都在用“。正是由于第二种模式的存在,理论中我们的社会没有变成一个阶级完全固化的石板。基于自身特点的链接方式是打破先发效应的金钥匙,在先来者占据着先发优势的资源洋洋得意时,后发者因为自身特点(or适应度if you may)赋予的更高连接概率而后来居上。 网络的影响 是风险也是机遇 一些网络具备强烈的偏好链接的性质。比如,艾滋病传播的网络。艾滋病的一大主要传播途径是性行为,而经过一些调查发现,在艾滋病患者的性关系网中,大多数节点(患者)有着非常少的连接,但是却有少数患者有着非常多的连接,这使得他们成了”超级传染者“。根据上文提到的“枢纽节点的脆弱性”,这也许给了艾滋病预防机构一个启发,相比于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的治疗,是否应该给予”超级传播者“更多关注从而减少艾滋病的扩散。此类事物还有很多,通过研究其网络结构,我们往往可以得到常规方法之外的启发。 弱关系 弱关系指的是跨越节点簇的关系。在小世界的部分我们提到过,因为地理分割等原因,我们偏向与周围的人建立较为紧密的关系,而这些人互相之间也存在链接,因此形成了一个节点簇。然而,在这样一个强关系的节点簇中,大家互相认识,往往也分享着相似的信息源。也就是说,我的好朋友获得的信息,我大部分也能获得。这侧面体现了弱关系的作用,因为弱关系涉及跨越节点簇,这时我们关注的不仅是那个身处节点簇的朋友,还同时是这位朋友的朋友。这使得我们完成了信息来源的跨越。 大学就存在这样的结构,每个院系内部的同学互相联系更加紧密,但同时同质化程度也较高。而如果有不少其他院系的朋友,就可以更多的接触其他来源的信息,往往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这都体现了弱关系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