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maaverick_gao_666

被讨厌的勇气

心理创伤“不存在” 心理创伤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呢? 按照弗洛伊德原因论的视角,之前发生过的事情是我们心理的成因,我们过去的经历塑造了我们现在的性格。由于我们没有改变过去的能力,那些试图改变,或者夺回人生的控制权的努力便显得前景黯淡。 相反,阿德勒使用了一种目的论的角度来理解性格,即我们之所以保有我们现在的性格特征是因为我们主观上认为这些性格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深层次的目的。 举例来说,一个易怒的人之所以总是大发雷霆,并不是因为ta过去的经历赋予了ta多于常人的攻击性,而是ta把发怒当作一种试图控制他人的手段。 通过发怒,ta往往可以改变他人的意志。 不同的是,一旦ta掌握了良好的沟通技巧并认识到沟通也可以很好的改变他人,发怒作为一种劣等的手段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着重讨论性格的心理学原因而非生理原因。 因此阿德勒对人们改变的前景是乐观的,甚至否定了心理创伤对我们改变的束缚。 例如一个恐惧外出交流的人,并不是因为恐惧而不外出,相反,ta为了达到不外出的目的从而产生了恐惧这种手段,而留在家里这种行为就成功地避免了恐惧感的扩大和蔓延。 这种视角可以成功解释心理学上一些违反直觉的现象:一些极对自己演讲水平不自信的人演讲前甚至会突然失声,一些害怕考试的人甚至会考试前出现各种生理性疼痛。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我们人为了回避一些事情而做出的“努力”。 因此改变的重点就在于重新审视我们藏在脑海中的“目标”,并且掌握和理解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各种手段。 比如对自闭症患者来说,若不是生理因素导致,就要认识到自己的恐惧情绪目的在于回避主观上社交带来的痛苦感。 一方面要认识到回避并不是解决社交中痛苦感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要改变对社交是万恶之源的看法(目的)。 对于极度拖延的人来说,要认识到懒惰的情绪可能源自回避应对挑战的目的。 对于花心大萝卜来说,要认识到多元的择偶选择可能是为了回避被单一伴侣抛弃从而失去爱的恐惧,或者只是为了通过同时约会多人来获得关系中的“主导感”,优越感。 当我们希望改变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其实并不完全喜欢现在的自己,这就成功回击了那些类似“可是我喜欢现在的我”之类的为了回避挑战而编造的说辞。 改变的视角要求我们去关注现在我们有什么,而非没有什么。从有什么资源和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到可以逐渐实现的目标是现实主义的方法,是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做出的合理的规划,而从我们没有什么到我们希望有什么则是把注意力关注在没有的部分,也难以摆脱空想和脱离实际的范畴。 要铭记,我们的性格可能是在我们还没有充分自我觉知的时候无意选择的,而非天生。这种性格也许在当年的环境中可以保证我们少受伤害,却一无法适应对于更好生活的追求,我们需要的只是改变的勇气。 人际关系是烦恼来源 人际关系给我们生活带来诸多苦恼,如果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人,以下情感都不可能出现,下面举例证明: 自卑感: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是人的正常心理,可以推动我们的进步。 同样的比较可以引起A的自卑感,却可能对B无效,这表明是否总是有自卑感取决于我们如何赋予事物意义。 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不同,后者是把自卑当作避免改变的借口。有自卑情结的人通常会创造一种“外部因果律”来解释事物(虚假的因果关系),比如说他们认为自己有自杀倾向是因为父母小时候虐待ta。 自大感:自卑和自大根源一样,都是追求优越感失败的结果。通过制造一种自己很出色的假象来麻痹自己的 孤独:没有他人就没有孤独的概念。 仇恨/愤怒/记恨:为了追求优越感而产生的情绪。这些情绪会促使我们和他人发起“权力之争”。想通过斗争来展示我们的力量。甚至在斗争失败后采取自残,威胁等手段来报复,控制他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人际关系就是全部烦恼的来源了么? 这样的概括没有错,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减少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 阿德勒认为,由于我们不可能脱离他人而存活,处理人际关系就成了我们的“义务”,如何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也就构成了我们的“人生课题”。 这为我们的生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行为上做到“自立”,“处理好人际关系”,并培养两种意识:“我有能力”,“他人是我们的伙伴”。而根据人际关系的种类,我们的人生课题又可以分成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 一旦我们敢于直面人生课题,并且达成了人生课题要求的目标,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烦恼自动消失。 认为“他人是我的伙伴”就避免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从而避免了自卑,自大和权力斗争。 具备了自立能力并处理好人际关系就可以避免孤独。对于厌恶自己工作的人,一旦认为自己具备工作出色的能力,厌恶情绪也会被化解。 获得真正的自由 只有当我们不再生活在他人的期待之下我们才获得真正的自由。 大多数人会有寻求他人认可的需求,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我们越来越多的按照他人的预期表现,久而久之便逐渐把他人的价值标准变成自己的价值标准。 他人对我们的这种控制可以很直接,也可以很隐晦的表达出来。 比如父母会表扬孩子做好事和惩罚孩子做坏事,于是孩子为了得到表扬而去做好事,却没有发展出做好事的内在动机。 反过来,当我们按照他人的期待生活的时候,我们也会自然地要求他人按照我们的期望表现。一旦他人背离了我们的表现,我们就会自然的产生改变ta的欲望。 要摆脱他人的期待需要我们做到“课题分离”,即通过判断谁承担责任和后果来分清楚当前的事情属于谁的课题。 对于别人的课题,我们不妄加干涉,同理,他人也不应干涉我们的课题。 但课题分离不代表对他人的事物漠不关心,相反,我们应该随时准备为他人提供帮助。 我们把马拉到河边,但不逼迫其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也许有人会反对说,我们替他人做事难道也和课题分离相悖么?是的,因为当我们干涉他人课题的时候,我们就夺走了他们独立处理人生课题的练习机会。 课题分离要求我们分辨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甚至在一定情况下要下决心用“剪刀”斩断关系。但要知晓,课题分离只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入口而非目的。 课题分离可以控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距离,达到既友善亲密,又互不干涉的境界。 我们为了坚持我们自己的方式生活,就不可避免的要脱离他人的期望,也不可避免地被部分人讨厌。可以说追寻自由的勇气某种程度上就是被讨厌的勇气,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代价。 人际关系的终点 如果说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起点,那么追求共同体感觉就是人际关系的终点。 什么是共同体感觉呢?就是把他人看作伙伴的同时,感觉到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共同体感觉是我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ta可以小到只有两个人,大到包含整个宇宙,如果我们在现在的视野里看不到共同体感觉,我们也可以在更大的尺度上寻找共同体感觉。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把对自己的执着,转化为对别人的关心。 按照他人的期待活着就是一种对自己过于执着的表现,因为我们关注的都是如何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而不是真心的为他人着想。 人类会有天然的把自己当成关注焦点的倾向,从而过度在意自己的表现,得失。但若想获得共同体感觉,我们需要的是积极地参与共同体,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和爱的人际关系。 而要构建协调的合作的关系,上下层级关系模式是不可取的,既我们要追求一种人与人之间“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纵向关系的消失也有助于自卑感的减少。 表扬和批评时纵向关系的产物。因为二者都属于有能力者对没有能力者的评价。而在横向关系中,鼓励取代了表扬和批评。 […]

论致富:来自一个不赚钱的人

那一年,我19岁。从出生到上大学,我没亲自赚过一分钱,但又无时无刻不受到金钱对我的约束。于是大一上学期,我去宿舍旁的奶茶店申请了前台的工作。即将获得一份收入的想法足以让人兴奋,但这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反而也唤起了我的警觉。 在随后的一周,我开始质疑这个决定:也许打工只是一份心理的解脱,只是我为了逃避真正具有挑战性的赚钱事业的一种方法?如果我19岁最宝贵的时间一小时只能换来15刀,我又有什么理由相信我未来的每小时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呢?除了出卖劳动力的打工,冒进的炒股,和耗时漫长的爬升,还有什么创收的方法呢,赚钱的本质,或者说那些被常人所忽视的秘密是什么呢? P 财富分配:投资,教育,储蓄,消费 对于一笔资金,有大致五种对待方式:投资,教育,储蓄,必须消费,额外消费。 这里的投资当然包括炒股,开公司。但开设公众号,做小的买卖等等也属于投资。现在假设我们的目的是让这笔财富增值。大部分人的思路可以理解为:减少消费,加大储蓄。一个稍好的处理方式可能是留一笔资金用来买教育,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在未来得到更高的收入。 但还有一个更有效的策略,即:提高投资,提高教育,减少储蓄,按一定比值消费。仔细观察这四个元素就会发现他们各自的作用。投资是增加现金流的方式,同时投资又与打工不同,投资取得的收益上限和下限非常大,但经过一定的能力培养后,平均来说有能力构成我们收入的主要部分。教育起着增加投资收益的作用,越多的在教育上提高自己,投资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教育可以被理解为投资的“加速度”储蓄的钱不会自己复利,被储蓄的钱既不能用于教育也无法产生价值,因此他的唯一作用是应对风险(除非你把满足你的安全感算作其价值)。 这也意味着,储蓄的额度应该控制在一个可以刚刚应对突发以外的数量。必须消费是我们每个月为了维持生活所需的消费,浮动的空间很小。额外消费。表面上额外消费似乎于赚钱矛盾。但对于人这种缺乏理性的动物来说,适当的提高消费反而鼓励我们赚更多的钱。 通过把每月固定的收入的百分比用来随性消费会让我们切实体会到赚钱的乐趣。因此我会把每个月收入分成五个部分:百分之十用作储蓄,百分之三十用作必要支出,百分之四十用作投资,额外消费百分之十,教育百分之五。 创收:顺手牵羊的副业or细分垄断的创业 1. 顺手牵羊 对于繁忙的大学生和上班族来说,去另外开辟一条创收的道路可能让原本就压力很大的生活更加失衡。这种情况下,耗费精力较少的副业可以在不影响主页的情况下增加一份收入来源。应该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副业呢? 可以思考三个标准:我的爱好,特长能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副业?有没有什么副业可以顺便培养我需要的能力?有什么副业可以调剂我的生活? 只要有想法满足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便有潜力成为一个副业选择。假如有一个心理专业,喜欢足球,希望提高自己口才的的学生。可以顺着自己的专业方向平日做一些付费关系调节,咨询甚至两性关系辅导。也可以做业余足球的培训,考教练证,赚钱爱好两不误。第三个选择,可以借着训练口才的目的做视频自媒体,一边提高一边涨粉。 2. 细分垄断 副业赚钱虽然需要投入的精力较少,但很难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那么又该如何搭建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统计图: 第一张是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市场份额,第二张是一般风险投资的收益分布情况。学过数学的朋友可能敏锐的发现,两张图都与人教版初二教材里的幂函数图像十分相似。幂函数最显著的特点是:少数个体可以获得极大的份额,而大部分个体所获得的少且相差不大。 这也就意味着,在市场内,一个排名前几位的个体可以分割绝大部分收益,而排名越靠后所分到的越接近于0.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个领域垄断而在其他折戟往往比在多个领域都不上不下要好得多。这也符合经济学课本里所说的:在一个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所有企业利润将为0。而在一个垄断市场,垄断企业有很大的设定价格的自由度。 这时便会有批判家跳出来指责到:当今天下市场已经瓜分殆尽,哪里还有你我这样白手起家者垄断的机会?诚然,如果市场的蛋糕真如古人预想的那样是静态不动的一块,大众可能只能排在资本家后面争抢那可怜的一点蛋糕屑。但不同的是,这个蛋糕一直在自己长大。不管是社会上大趋势的持续发酵,例如人口老龄化,还是难以预测的黑天鹅事件,例如新冠疫情,都给市场的结构带来了重置,而每一次重置,新的空白的市场就会出现,等待着新的主人占领。 把眼光方大,那老龄化举例,在可以遇见的未来,当我们父母这一带老去,而独生子女的我们为了工作拼的头破血路时,一个以中老年服务为核心的市场就会涌现。他们因缺少陪伴而养起了小猫小狗(宠物行业),因身体年迈而开始注意保养(按摩,保健行业)把眼光缩小,美国总统每一次发言失误都给自媒体以新的素材(新闻领域),每盖起一座学校就对引起周围的房价突破新高。作为一个餐馆,可能无法做成中国菜领域的垄断,也很难成为川菜界的头把交椅,却可能成为某个小城市的火锅主要供应商(说的就是你,老九门)。 因此,伴随着把一个领域不断细分,和社会每时每刻的细微变动,新的空白市场就会浮现,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垄断这个新的细分市场。与此同时还要权衡:这个细分市场的实际大小是多少,能不能赚回投入。比如你垄断了海淀区阿富汗民族舞蹈服饰的生产,并不会有什么收益。 不变的是人性,流动的是形式 微信的推出解决了年轻人快捷社交的需求,亚马逊的普及省下了线下购物的繁琐。但不论是qq被微信取代,还是亚马逊于淘宝的争夺,都只是形式的比拼。其所寄希望于满足的需求(社交和便捷)都是永恒不变的人性。因此细分垄断的手法与其说是对市场进行分割,不如说是把人的需求一点点切分,再用新颖的形式加以实现。 了解市场 真正做到对市场变化的明察秋毫既需要知行合一的批判性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也需要对一个行业切身的了解。门外汉用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往往忽略了实际运作时产生的诸多难题。从各路商业大佬的书单丛林中走马观花一遍,便能发现历史,社会,心理,经济类书籍占据了书单大部分位置。但若仔细研读各个大佬的传记,便会发现其从很小的年纪便以开始投身于实践,亲身感受各个行业的运作细节。理论和实践几乎是同步实现。既有了对趋势的精准判断,又因为充实的了解可以付诸行动。这需要我们一方面大量阅读(尤其是社会科学书籍),广泛思考,时刻对社会变化保持警觉(多看经济新闻)。同时对几个有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度研究,甚至实习体验。 找准切入点,孤注一掷 老一辈的风险教育把安全放在了第一重要的战略高度。但无比时刻谨记:安全往往意味着平庸,而老一辈并没有用自身的成功为他们的学说正名。冒天下之大不韪,我要打破“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教条。按照之前幂定律的推理,方法收益的最好方法不是一视同仁地撒胡椒面,而是把大部分的蛋都放在一个深思熟虑的篮子里。垄断者的光辉将盖过无数次小胜带来的收益。 巩固垄断 垄断的地位无时无刻不受到其他经营者的冲击。为了捍卫垄断者的地位,我们可以用技术建立起壁垒,也可以依靠名声和网络效应扑灭竞争者的零星冲击。思考如何维持地位就是在思考我们的业务有哪些无可取代的特质。苹果的新产品就算只是改了一下型号,其地位也会因为他遍及世界的名声而不受影响。 扩张 随着我们在一个细分市场夺得垄断地位,人类膨胀的野心就会趋势我们扩张我们的业务。一方面,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业务从一个地区扩展到另一个地区。尽管也要评估因为地区差异带来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思考如何进行推销和宣传。根据客户种类的不同,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宣传方式。 比如在互联网上,每一个点赞关注带来的收益可能微乎其微,选择使用销售人员来一对一洗脑是愚蠢的浪费行为。而如果我们再我们的视频或者文章中加入“病毒传播”元素,视频或者文章就会自动的被他人不断转发从而带来极大的流量。而如果在和美国政府谈判的马斯克使用了推销人员去和官员谈判,其效果又显然逊于马斯克本人亲自登门拜访。 除了地区上的扩张,我们还可以围绕着我们的产品做相关产品的扩张。微信一开始“只是”一个社交软件,后来逐渐引入了支付,打车等功能,极大的增加了他对中国人生活的重要程度。亚马逊从卖书出发,逐渐变成了百货商场式的网购平台。因此我们要思考的便是:我能不能再推出一些相关服务,把这个细分领域和一个更大的领域所链接? 总结: 提高投资,提高教育,减少储蓄,按一定比值消费。 我们可以选择副业和细分垄断两种方式来创收,从而替代传统的以出卖时间换取工资的“奴役”方式。副业选择的三个标准是:我的爱好,特长能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副业?有没有什么副业可以顺便培养我需要的能力?有什么副业可以调剂我的生活?细分垄断的流程是:1.关注市场的变化,寻找新生空白市场2.细分需求,评估其市场规模3. 设计方案满足市场需求4. 投入大量资源形成垄断5.建立垄断壁垒,防止竞争6.推销或者开发相关服务扩大市场

读心术手册

丰富我们的工具库:标签和盲人摸象 当盲人试图“看到”一只大象的时候,他们会用手触摸大象的不同部位,感受他的形状,肤质,大小。一个抚摸着大象尾巴的盲人可能会说大象是某种细长粗糙的生物,于是他分不清蛇和大象的区别。一个用双臂环绕住象腿的盲人会说大象是某个粗糙圆柱体的生物,于是他误以为帕特农神庙是以象腿为原料的建筑物。只有一个感受过大象各个部位结构的盲人能对大象有个公允的判断:他有着柱子般粗壮的大腿,鞭子般灵动的尾巴,战车般雄伟的身躯。 当我们试图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为其贴上一系列标签:好学生/坏学生,自私/利他,聪明/愚笨,社恐/社牛。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盲的,我们能对他人的行为和言语评头论足,却不具备视察其恐惧,动机的能力。于是乎我们只能通过贴标签这种摸象的方式来试图了解一个人的全部。相似的,不同的人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标签(摸大象不同的位置):虔诚的教徒会对一个人的道德极为看重却忽略其体貌特征。一个虔诚的橄榄球运动员和一个虔诚的病人在他眼里的区别是很小的。当这种本应该被重视的人与人的区别被忽视的时候,我们识别人性的能力就被消弱了。 如果你熟悉人力咨询师的工作,你就会发现其使用的标签之丰富和特别。TA会告诉你:这个人是思考者还是行动者,内向外向,重视全局还是细节,情感强烈还是不受情感影响。他们某种程度上,是最有经验的摸象人,用很全面又关键的标签把人定性,感受了大象的多处又关键的部位。而本文要做的,就是提供多个关键的标签,不仅要“多摸”还要“摸准” 动态和静态的视角:稳定特征和灵活的特征 人是静态的人,如果样本容量足够,我们能发现那些小时候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孩子在成年以后成为了教师,研究者,思想家。那些小时懦弱,逃避,纵欲的孩子,在成年以后成为了凡人,瘾君子。从这些经验来看,人类的发展是静态的,人格特质在多年的发展后仍然保留着当初的模样。 人也是动态的人,如果稍加质疑,我们会发现平常闭门不出的“内向”学者也有在公开场合大放异彩的表现,冷静而识大局的军事家也不乏被感情击溃的历史记录。又有什么足以解释这些背离我们特征的行为呢?于是当我们审视一个人的时候,只考虑其静态特征就否定了其发展的可能性,只考虑其动态特征则基本上无法获得任何关于人格的知识。 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勾勒出完整的图像。也就是,一方面我们认为由基因和童年因素决定的静态特征是存在且相对稳定的。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每个人所表现的特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即动态调整,并且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 1. 环境的期望,社会的规范,文化 2. 当时的计划,项目 “善良”的狗主人,希特勒? 静态特征工具一:大五人格 承认静态特征重要性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到基因对于我们个性的塑造。在大五人格中,五种性格特征的表达都有生理学基础,比如神经质高的人杏仁核比较敏感。我们可以使用大五人格给他人打分。 工具二:核心恐惧,核心动机(九型人格,mbti)大五人格是对特征的描述,而学习mbti和九型人格则可以增加了对人动机和核心恐 惧的理解。mbti测试链接:https://www.jungus.cn/zh-hans/test/ 动态特征 我们人格中的动态特征导致了我们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其原因在于,动态特征是社会期望和个人计划的产物。社会期望,规范是环境中那些明说和弥漫在空气中的“潜规则”,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不同的行为受到鼓励。比如在街道上路人们目视前方互不打扰地行走着,这便是城市生活的一条潜规则。在party上,如果你也是目视前方,互不打扰的一个人坐着,别人可能觉得你是奇葩(不过作者本人会觉得你很可爱)。正如前文所说,一个宅男可能突然变成party king,这反映了情境对特征表达的影响。但如果你离开party的核心区域,会发现没有开箱的酒瓶旁边站着两三个宅男专注着看着二次元漫画(假设他们处于一些奇怪的原因来被邀请参加了party)。那又如何解释这种宅男(假设内向)之间的前后矛盾呢?情境对人有多大的改造能力呢?为什么有的内向者可以突然变成社牛有的却似乎受到环境很小的影响呢? 答案是:自我监控程度的不同。 工具三:自我监控程度 自我监控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特征表达有多符合环境所赞扬的行为。比如之前的例子里,那位宅男party king可以很好的表现出“环境赞扬的行为”,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摄像头”,不仅很好的读取了环境的潜规则,还可以时刻以自己的行为和规则对比,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脱离这个party的情境,高自我监控的人可能半小时前还在葬礼上哭的更惊天动地,却又马上可以在当天下午的ktv活动变身k歌之王,晚上回到家则一个人房门紧闭读起了纯粹理性批判。 这种近乎“人格分裂”的表现使高自我监控可以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而且他们确实总体来说更有表演才能。这种灵活多变可以理解为思维方式上的实用主义,即:如果我这样表现有好的结果,why not。这种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可以发现,高自我监控的人交友广泛的同时也经常“绿”之前的朋友。(“之前的朋友没用了”)而低自我监控的特征却比较稳定,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一个本性据理力争的人能包揽本市最佳律师奖项,却可能吵架输给其岳父岳母(岳父岳母觉得他们赢了,然并)。这个例子反映了他们重视原则胜于重视结果(或者纯粹是缺乏化解矛盾的能力)。 一个现象可以体现二者的区别。高自我监控的人去不同的场景可能会带不同的朋友(和190的体育迷一起看球,和文艺青年一起去艺术馆),而低自我监控的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则可能一直带一个最喜欢的朋友(带190的体育迷去艺术馆,葬礼,婚礼…)送各位一个表格,可以用来判断他人自我监控的程度,也因此判断出他的行为有多接近社会期望。(越高越接近) 工具三:内控程度 之前所说,我们的动态特征不仅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还受到个人计划的影响。个人计划可以理解为我们用来改变自己的方案。一个渴望爱情的社恐可能逼着有一天伸出自己颤抖的手,鼓起勇气和前面的女生借了一块橡皮,因为他决定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外向的人。一个绿茶可能突然收心,因为她突然打算成为一个文静少女。或者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员工突然开始在公司楼下朗读英语课文(李阳),因为他意识到自己要出国了。这些都体现了个人计划对人们性格的影响,问题在于,什么样的人更可能受到个人计划的影响从而性格改变呢?答案是:内控程度高的人。 内控和外控(内控得分低的人)的根本区别在于你认为生活有多大程度是受自己控制的。内控高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或者毁坏者)。这种理念的支撑使得他们不仅对成功有着欲求,还会一步一步制定方案来推动成功,因为他们相信环境是可以被控制的。 这种略显“自大”的价值观有诸多好处,他们大部分轻视智商的概念,但却对方法论和毅力有相当的执着。由于认为未来是可以预期的,延迟满足上也做得更好。貌似和gczy接班人的气质比较接近。相比之下,外控的人认为自己无力改变局面,因此更容易受他人和环境的影响。他们相信命运是难以改变的,自己不过是茫茫大海里的一滴水,无力阻挡浪潮的前进或者后退。认为环境不可预测的观念也会让外控者更喜欢冒险和赌博性质的活动。 对目前的社会来说,外控是一种性格劣势,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导致更低的表现水平和幸福感,如果是的话建议赶紧改,而不是合理化说人人都是独特的而回避进步。 整合:看人的方法 我们有静态特征,大五人格(大五人格的五个特征都有生物学的依据,大约百分之五十来自遗传)也有动态特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的。表现出来的特征由三个因素影响:生物因素(基因),社会因素(文化,社会期望),个人计划(个人正在实施的计划,项目)。 其中动态特征受后两个因素影响更多。其中自我监控程度决定了社会因素发挥的大小。自我控制程度决定了个人计划影响的大小。 因此我们在看人的时候,先通过大五人格和mbti的一些尺度来确定此人的静态特征。接着我们要评估此人的自我监控程度,高的话便可以预期他在非私人场合会表现得更接近与环境期望。最后我们判定此人是内控or外控,如果是内控的话,他的行为和他的个人计划关系很大,通过研究他的个人计划便可以知晓他近期的行为倾向

精力管理:别被时间管理骗了

时间管理为什么失败 时间管理为我们的核心任务(工作,学习)设定了时间,并要求我们日复一日的执行,忽略了休息恢复和节省精力的价值,使得我们经常因为体力下降而无法完成规定的时限。 时间管理只对时间这一个维度做了限定,而没有关注效率的提升,使得我们即使投入了大量时间仍然不能有很高的产出。 精力管理于时间管理不同,他更符合人类消耗和恢复的生命循环,通过协调各个模块的关系来尽可能节省精力从而提高了效率和我们的工作时间上限。 精力主要由四个要素组成:体能,情感,思维,意志。精力管理就是尽可能的发挥每一个要素,从而总体上提高我们精力的使用效率。 体能 体能不仅在体力劳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脑力劳动所需的能量来源 保证体能的充足需要在节省体能,恢复体能和分配体能三方面同时发力。 低升糖饮食: 一些诸如米,面等吃完后快速提高血糖的食物会在短时间内补充体力,但是不够稳定,会造成比较大的状态起伏(很多人在饭后会感到疲倦,部分原因即是血糖升高太快)。 因此建议选择用低升糖指数的食物(蔬菜,肉蛋奶,坚果)替代一些高升糖的主食。节省体力的同时还减去了日后治疗糖尿病的体力。 6小时工作制: 为了保证体力可以长期保持在一个比较充足的状态,每天的任务量不宜过多。 一般来说,人的注意力资源在5小时的高度专注后便基本耗尽,考虑到我们很难做到完全专注以及人性的贪婪,可以把学习时间适当的延长到6-7小时。 6小时工作制即为每天无打扰高度专注学习or工作6小时便不再要求自己继续工作学习,其他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当然也可以用来学习)。在专注的6小时内,要尽量关闭一切通讯软件,隔绝所有娱乐性质的活动。 90分钟一节: 人的注意力随专注时间的变化也基本遵循钟形曲线,在45分钟左右达到顶峰,超过90分钟~120分钟便容易出现注意力转移的现象,因此设置九十分钟为一个学习单位比较合适,根据情景需要也可以在45~120的区间之内变动。 一天的分界线: 在讨论精力的时候,我们下意识地用天作为一个精力的更新周期,毕竟链接今天于明天的是漫长的睡眠恢复。 这也意味着,在睡眠以外的时间,我们的精力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恢复,某种意义上把一天分成了上下两个精力充足的“午”。 我的具体操作为:中午吃饭后25分钟左右的午休,起床后在2.30左右去健身房健身一小时,洗一个漫长到有点可疑的热水澡之后重新投入到下午和晚上的学习。 间歇性锻炼: 过于静态的学习生活容易时心跳和血液流速也变得静态,心情低落在所难免。因此在90分钟的学习片段之间插入加速心跳的少量运动。我的话,30个俯卧撑。 情感 情绪对我们的工作意愿影响很大,情绪上的消耗基本等同于体力的消耗。学麻了,类似感觉。 安排令自己愉悦的活动: 最喜欢列计划表的可能不是现实主义者,而是理想主义者。 收集几百张今日计划表就能发现,能荣登计划本的事项是阅读英文莎士比亚或者论文创作这样的自我陶醉。少有人把会把看郭德纲相声甚至是阅读小黄书等到我们喜欢的事情冠冕堂皇的用abc标出。 但压抑感情是缓兵之计,而注定的爆发导致的是一连数天的“无尽型堕落”。因此在任务列表里安排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能提高我们的积极情绪。(刷抖音,小红书等属于消耗时间的行为,如果是你的唯一爱好就有点可悲了) 人际关系: 如果学习计划需要大量的独处时间的话,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对恢复积极情绪就很关键了。 舒适的场所: 保护积极情绪的一大措施,我们身边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向我们传达情绪信号,若如此,建议少听emo歌曲,雨天和雪天把窗帘拉上,多和乐观的人玩(比如我) 减少情绪波动:没事儿别谈恋爱!没事儿别谈恋爱!没事儿别谈恋爱! 思维 思维资源类似于脑力的体能,在大量学习后我们的思维能力会大幅度下降(为什么高中生大学生容易恋爱脑) 多任务同时进行: 感情上的喜新厌旧在学习上同样出现:和数学作业亲密接触过久导致其神秘感降低,缺点越发明显,兴趣也就随之下降,这时平常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论文写作反倒多了几分姿色。 因此不妨在学习的时候扩充你的学习任务后宫,在90分钟的时间里,自由的在各种学习任务中(首先你得有多个学习任务)切换。 学习的惯性: 如果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在环境的影响下生物的发展轨迹,惯性定律则说明了在没有外力介入的情况的运行轨迹。 或者说,如果你早上第一件事是刷抖音,你的一天便有了刷抖音的惯性,除非有个外力介入(一般是愧疚感)。 保持学习状态也要从起床抓起,用惯性尽量不受打扰地完成6小时学习任务。建议期间不开微信,不听歌,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可悲的事实是,比学习有意思的事情其实很多,一旦你先体验了他们就很难接受平平淡淡的学习过程。 任务列表和日历: 不是陈词滥调,对于那些需要现在记住未来完成的事情(比如deadline是xxx,给女朋友办生日party等等)会不知什么时候蹦出来提醒我们(比如女朋友质问你为什么忘了她生日的时候),但却会一直占据我们的脑力资源。也就是说,单纯地把要干的事情写下来着实可以节省脑力。 先难后易: 脑力的分配,在脑力最充沛的时候完成重要紧急地事情,把杂事留给晚上或者妈妈做。 喝酒or喝咖啡: 喝咖啡据说有利于我们的工作状态,但最新发现说明咖啡因对内向者有负面作用,因为内向人的唤起水平比较高,需要降低唤起水平才有利于工作。因此我建议外向者学习前喝咖啡,内向者学习之前喝点酒。 意志 意志是支撑我们学习工作的精神力量 价值观和宏大目标: 我们的个人计划反映了我们对于自己未来的想象。 然而想象力的一大特点就是贪婪,喜欢把各种自己其实没有很在乎的品质安在未来的自己上,有关的学习任务和我们的价值观联系就会很弱,动力很难持久。 就像一个艺术家可能也偶尔有赚钱的想法,但和一个把金钱视为唯一目标的资本家不可比拟。 […]

我的1001种死法

现在是2021 11-23 晚上12点23,我从床上爬起来,打开google文档,双腿平直的伸展,躯体懒洋洋地倚在距离床头较近的墙上。

原计划11.00准时睡觉,但我的计划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越是精确严格的计划,越容易在干扰因素的面前显得笨拙。这不是我第一天明白这个道理,某种程度上,他一直像咒语一样撕扯着我努力为生活搭建的秩序。奇怪的是,这个问题一直陪伴着我,如果稍加反思的话,我不仅容忍了它的存在,我还是这个规律一直以来的帮凶…

Compelling people有信服力的人

书中讲述了那些令人信服的人的核心特征,我们通过什么对他人的影响力做出评价,以及不同场景之下如何应用“信服力”理论 这本书中讨论的compelling people,与我们一般认识里的出色的领导者,领袖有很大的重合之处,因此可以被当作一本提高leadership的教材。 两个核心特征:strength and warmth 本书开篇第一部分讲述了信服力理论的核心要素:warmth(温暖) 和 strength (力量),同时展现二者的人会表现出很强的leadership 其中strength包括两部分:abilities to make things happen(能力) 和 force of will (意志力)。展示strength可以让他人对我们产生respect 而warmth包括三个部分:share our feeling(共情/情感经历), interests(共同的兴趣), view of the world(世界观,价值观) 表达warmth可以让他人对我们产生喜爱,和支持。 strength的第一个部分:The abilities to make things happen,即为改变现实的能力,它包括了大部分当今主流社会所大力宣传的技能,比如学习成绩,特长,社交能力,强壮的身体等等。 第二部分,force of will,体现的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控制力。 warmth的核心是共享。古代人们通过各种线索来区分“自己人”和“敌人”,然后通过感情来把自己人联系到一起。 我倾向于把strength理解为一个脱离群众的过程,通过展现资源上的不平等,能力上的差距来区分出权力等级。而warmth理解为一个扎根群众的过程,体现的是我们和其他人的共性,通过这种共性来产生喜爱感,获得支持。这两点在很多政治人物中都有体现。 某种程度上,strength 和 warmth是冲突的。比如在表达ability的时候,我们和其他人的差距拉开了,difference被放大了,而share of xxx被弱化了。在表达force of will 的时候,我们坚守自己的立场,如果没有足够的‘圆滑”很可能与他人的立场产生冲突,或者被认为是固执己见。同样,许多表达warmth的言行会给人submissive的形象,将主导权交给对方,消弱了strength。 生活中会看到很多人因为害怕被他人排除而选择隐藏自己的strength(谦虚),也有很多人因为怕自己的特殊性遭到玷污而不愿意靠近人群。 一个出色的领导者要同时展现strength和warmth。有前者无后者会令人恐惧和嫉妒,有后者无前者会让人怜爱。两个都没有则让人鄙视,忽略。 需要注意的一点,我们往往会刻意给他人传达一个形象,比如通过朋友圈,聊天时观点的表达等等,但这只构成了他人对我们印象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来自于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被动的向他人传递的信号,比如我们的肤色,身高,肢体动作,语气等等,这些因素时常被我们忽略,而抱怨说别人有sterotype并不能改变他人对你的看法。 用以帮助判断影响力的特征 很遗憾的是(或者很庆幸的是),我们身上一些难以改变的特征对我们希望传达的形象无时无刻产生着影响。 性别。总体上,男性被认为,也被视为应该更有strength,而女性被认为,也被视为应该有更多的warmth。这意味着,男性在做出发怒,欺凌,等行为时可能更容易被原谅,在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时(比如emo)可能受到更多的指责。女性则相反,在一些文化里,女性甚至被认为越弱势越好(女子无才便是德),弱势的女生总体来说更容易得到异性的喜爱。这种普遍现象阻碍了女性在学业,职业中的升迁。 种族。东亚人和犹太人在职场中被认为很strength但是缺少warmth,拉丁人被认为warm但不够strong,传统黑人形象既不warm也不strong。 […]

学习哲学的价值和代价

被忽视的哲学 哲学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当我看到这个定义的那一刻,我似乎就明白了哲学,作为一个历史上催生了无数门自然科学,诞生过无数思想家的学科,却被人广为误解甚至摒弃的原因。 有谁可以看得到摸得到世界观呢?有谁会习惯思考一个世界观是否系统化,理论化的问题呢?又有谁愿意质疑,批判,重建自己从出生伊始就视为金科玉律的信念呢,信仰呢? 我们因为遗传和学习获得了喜好,在喜好的影响有导向性的下充实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又与此同时不断给新获得的世界观贴上“我的一部分”的标签来赋予更多喜好。 久而久之,我们对生活的信念(包括诸如对人生目标,人际关系,学习,娱乐等等的理解)和我们最炙热的感情捆绑在一起。于是对那些不符合我们信念的事物,我们或者忽视,拒绝,或则大张旗鼓的反对。 于是乎,我们小时候从环境,基因,甚至偶然中获得的信念在一次次强化中逐渐变成“事实”和“理所应当”。 以致于每次我们感到无力的时候,会努力,会求助,甚至会祷告,却从没有考虑过,或者是没有勇气来质疑那些我们视为不可能出错的“真理”。 那个无形的力量一直影响着你,就像一个认为智商决定一切的人不可能为了成功破釜沉舟一样,充斥在你每一个决定和脑海中无数的自言自语中,终于在堆积到足以产生一生的影响时,被人们命名为了“命运”。 因为他和命运一样,从来没有被人们发现过,却强大到可以左右一生。 哲学的价值 如果说化学,物理学通过教会学生们造物的魔法,并由他们不断生产满足身体之需的产品来惠及天下。 哲学则是通过满足学生的心智之需来惠及他们自己。 因此,在判定哲学的价值的时候如果不接触那些在哲学中熏陶过的人们是纸上谈兵的。 对物理学家,数家们来说,他们用攻城锤不断地砸破被称为“未知”的城堡,用“确定性”搭建起一座座宏伟的大厦。 而哲学家么呢?在人们的印象中,哲学似乎在近代便停止了发展,就连其辉煌时期,也似乎只是一番众说纷纭却没有定论的拌嘴。 然而如果你熟悉科学史,便会意识到哲学对于科学的哺育作用。无论是物理学,政治学,还是心理学等等,都曾经是哲学这个母体的一部分。 在研究方法和人们的信条尚未发展成熟之前,他们都在哲学的名下进行着缓慢而不规则的知识发育。 在哲学家漫长的探索中,哲学不断收获确定的知识,但每当确定的知识接触丰硕的果实,该领域的基础已经基本打好,他便离开母体的供养,独立的成为一个新的学科。 而当这些离开母亲的孩子们逐渐在科学的世界开天辟地,又有谁会把功劳归在那个生育他的母亲身上呢?人们早已忘记了,没有从二元论到一元论转变,实证主义的发展便不会今天有心理学,没有逻辑学和认识论的辅助物理学的开展也会缺少工具。 因此哲学的第一个价值是:哲学为各个学科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工具,并且哲学的突破往往会催生新的学科。 就如哲学自己的定义所说,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其对立面就是一个碎片的,常识化的信条的堆叠。 而学习哲学,与其说是将整套哲学家们的成果移植到自己的头脑,不如说是找到了一个帮助获得真理的助产士。 和进化论对生物遗传变异机制的塑造如出一辙,进化论也以相同的方式塑造着人类知识的传递:为了应对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一套同时具有着历史局限性和效率性的知识复制机制开始流行。 爷爷奶奶通过歌谣和一次次教训来向没有分辨能力的我们传递知识,社会和学校通过教育和来自人群的不断反馈来纠正我们的行为,等到我们思辨能力逐渐成熟(如果可能的话),那些零散甚至带有偏见的信条已经变成我们的一部分,而质疑和反对他们就像用武器攻击自己一样痛苦和反常。 而哲学就是这把用来自我切除的手术刀,在其审视之下,平常那些被视为理所应当的事物往往不出一两个回合就会暴露其逻辑上的残缺与矛盾。 我们会发现,那些伴随着我们多年的思想毒瘤尽管还没有爆发到令我们大病一场的地步,却无时无刻不从我们身体中消耗元气,导致我们追寻着矛盾的目标,依据着低效的方法,不断因为误导性的信念而决策失误。 而使用过哲学思考的手术刀后,尽管重建思想的阵痛无法避免,一旦伤口痊愈,新的组织不仅和和身体无缝拼接,还会在生活的积累中不断发育出更多优质的思想细胞。 哲学更是一种习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会不断地质疑与发问,用真理的手术刀一视同仁地检验所有可以检验的理念。因为未曾深耕,她也许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人物,但凭借其对真理标准的敏感,她可以更快的成为专家,甚至当起专家的评委。 因此哲学的第二价值即是:她培养了我们质疑和反思一切的习惯,把那些“应该是,本来是”变成“可以是,为什么不是?”加速我们的成长,提高各个领域的思考能力,并有助于我们建立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一旦人们习惯了哲学世界中观察世界的方式,他们的心态也会发生巨大变化。 哲学的思考不带有控制的欲望。如果一般人的人生是在把外界逐渐同化成主体的一部分或者延申,哲学则保留着二者的边界,但用理性把他们关联起来。 没有了这种改造和扭曲客体的欲望,我们就可以在观察事物时摘掉情绪和意图的折光镜,像上帝一样不动声色,不带目的的观察着世界的运转,以求知为目的。只有在经验的迷雾被扫除之后,眼前的世界才会呈现出规律性,万事万物似乎连接在了一起。 而让人惊叹的是,这种剥离了唯心主义的视角给人了真正的冷静和浩然。人不在是万物的尺度,世界的运作不会随着我们的内心的意象改变而产生丝毫变化。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我们是否愿意接受和改变现实的淡然。 目的和欲望被搁置,当人们和信念也被以绝对理性的观察时,博爱和公正才得以实现,他们甚至会比往常显得更加可爱。 可以说哲学的第三个价值使我们真正成为世界的公民,一旦掌握这种观察客观全局的技能,我们就具备了理解一切,热爱一切,放下一切的胸襟。 哲学的最后一个价值也是哲学研究的内容本身:关于世界的终极问题。世界可以被分成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么?时间空间是什么?美的本质是什么? 在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被从日常生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变成一个宏大意义图景的一部分。 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被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改造成了应答机器,他像是游戏驯化玩家一样把各种遭遇赋予了奖励或者惩罚的意义标签,并使游戏中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点数增加而一遍一遍的做着重复的奖励任务。 在游戏中,我们的迫于需要及时反应的需求不断使自己的注意力范围缩小,并最终把世界局限在我们已经习惯的游戏小圈子之内。 而在游戏中,玩家是最脆弱的,他们一方面需要时刻反应以求生存,一方面随时面临着被整个游戏世界直接摧毁的可能。 成为最出色的完玩家并不是万全之策,最安全的办法反倒是卸载游戏,然后再哲学的世界中阪依一个更加宏伟的意义。只有脱离了他人定义的意义,压力和期望才会根本上消失。 然而你也要意识到哲学的代价。 他对新来者不甚友好,用逻辑和概念树立起来的高墙阻挡了大部分前来问探的人。 他对沉浸其中的人不甚友好,用思想上的阵痛使得之前余下的人也半途而返。 而留下的人,亦或变得深沉寡言,亦或变得清高孤傲,只有少数得以带着丰满的果实归来。但我还是希望你可以向无数古人,当代人,未来人们一样,philo(爱) sophy(智慧),让哲学成为你的一部分。

360°反思

大部分人都没有反思的习惯或者是使用着简陋的反思技巧。 这篇文章要解决的便是如何系统性反思的问题。 为什么我拒绝一般的反思方式 一般的反思方式,比如:自我反思三问:1. 今天我收获了什么 2. 今天我做错了什么 3. 明天我改改进什么我对这种反思方式的质疑(三问自我反思): 1. 做错了什么会引导人思考实际行动和短期目标的误差,那请问如何保证短期目标本身的合理性? 2. 一般的做错比较明显,比如说了句什么话引发了冲突,但有一些错误习惯短期不会引起错误结果,如何甄别这些隐藏性强的错误习惯? 3. “我该改进什么”暗示反思者通过援引自身经验来分析出一个更好的策略,那请问如何得到一个超越反思者自身水平的更好策略? 改进版:进化论型反思 对于渴望进步的人们,不管是想取得学业上的突破还是改善人际关系,本质上都是在尝试把非舒适区变成舒适区的过程,也就是生物学上的进化。比如:把本来觉得很难的题变成自己可以轻松应对的题,便是学习上的舒适区的扩大。把本来自己不满意的人际关系变成和谐欢乐的人际关系,便是把自己人际上的舒适区变大。因此解决如何系统性反思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幸存的物种为了适应环境而使用的方法。与此同时,在配合人独特与动物而特有的方法。 反思的前期准备: 我们反思是为了不断改进,从而更有效率地达成设定的目标。而我们的人生发展路径大概可以概括为这个图 直接从跨度数十年的人生目标来思考难度极大,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注重点而设立不同的阶段性目标,接着指定达到目标的相应练习。 大的目标和阶段性反思重要性高但是稳定性更高,只需要偶尔反思即可,比如一个月一次。通过提问来反思:频率大概一个月一次 准备完毕,开始日常反思模板: 接下来将试着把进化论的一些原理应用到个人反思上。我们可以把自己现在的各项能力值成为原始形态,但因为我们现在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做到原来做不到的事或者是让很难的事情变得很轻松,这个事件本质就是提高我们在特定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比如从适应不了难题到轻松攻克),在生物学上叫进化。 生物进化的第一个前提是需要一个困难的环境,不然生物就没有了为了适应而改变的意义,但如果环境突然变得过于恶劣很可能导致大规模灭绝,因为进化的速度赶不上环境改变的速度。对应到生活中,个人进化的第一个前提是一个稍有难度的环境,如果难度低于自己的水平则不能引起进化,难度太高则会淘汰个体。 区别在于,生物的进化方向是靠近环境的,而环境本身则是千变万化的。但对于人来说,我们为了满足最高阶段性目标,希望给自己制造一个指向明确的环境,也就是说,我们希望改进什么,就会先制造一个对应的难度略高的环境来刺激自己进化。比如希望练足球就要连自己不熟悉的技巧。 于是我们称个人进化的第一个环节为进入困难环境,从而引出两个引起反思的问题: 1. 今天我的练习(困难环境)设置是否有助于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2. 练习(环境)难度是否刚刚突破舒适区一点 加速进化的第二个条件是广泛接受刺激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值从而完全适应自己定义的环境,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拿当前的自己和环境进行比较,从而发现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地从环境中接收反馈 一般的出现问题再反思的策略本质上是亡羊补牢,隐含的前提是本人必须已经承担了问题造成的后果并且自身格局足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因此我们可以把问题分成两类,并且推导出反思要点3,4,5: 潜在问题 难以发现 3. 详细口述今天一些重要事件(比如我如何安慰我妈)的流程4.抽象化我的行为模式(比如我直接给出了我的建议,而没有情绪鼓励,妈哭的更惨了) 已有问题 马后炮后发现 5. 我今天有什么不完美的表现? 步骤3,4 的目的是找到自己平常行事的规律,接着我们需要引入对比来发现潜在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大量吸取相关的已经发展成熟的模式来与我们的行为模式对比,把本来因为习以为常而忽略的问题发掘出来。 但如果每天都在质疑自己的行为模式并且花时间查资料大可不必,我们只需要有一个经常获取有意信息的习惯即可在日后想起之时进行纠正。 6. 我是否有花时间接收有价值的信息(看书,上课,知乎,和大佬聊天)调整行为 生物接收到外界刺激之后,发现了自己的行为与环境要求所冲突的地方,在生死面前,做出正确调整的成功在进化的剪刀下存活。而一成不变者则面临淘汰。对大部分动物来说,他们缺乏思维能力,所能做的无非是随机尝试多种可能性并期盼其中一个方法可以引出满意的结果并且在日后重复相似的行为,也就是试错加总结。(比如小白鼠走迷宫会东冲西撞直到找到放着奶酪的出口,下次走相同的路径。) 区别在于,人类具有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在尝试解决问题时会根据这两种能力提出新的方案,这已经足够应对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所以,反省问题7,8: 7. 我为什么会做出问题5里那些不完美行为(找原因) 8. 我该如何调整行为从而解决问题5里面遇到的问题 (找解) 但这种凭借自身认知能力来解决问题在难题面前往往遭遇滑铁卢,这时就要依靠别人的认知能力: 9. 我需要在日后积累哪些相关知识?(需要的新信息) […]

洞察人性:命中注定的一生

在开始今天的故事之前,我希望大家可以尝试体会下面四个概念,这些将贯穿我们的故事。 进化论 广义的进化论,指代的不仅是自然界中物种的优胜劣汰,而是包括了一切以适应环境为目的的选择过程。 在人格的塑造中,可以理解为:孩子出生后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外部环境,会倾向于发展对于其生存或者感到安全的能力和特质,而对于与生存和心理安全感无关的能力和特质则倾向于忽略发展或者后天特意培养。 比如一个冲突频发的家庭可能让孩子培养出协调的能力,也可能让孩子参与其中,培养出暴力的品行和弱肉强食的心理。 惯性定律 物理学上的惯性定律,或者说牛顿第一定律,指的是物体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说静止。 延伸到心理学,这个定律并不需要在物理学中那么绝对严谨,可以理解为:个体在没有外界刺激物时会保持原先的心理特征和发展态势。 某种程度上,心理特征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在很小的时候便基本被确立了,未来大的变动的可能性不大,变动区间也不大。而与外界交流越多元的个体其发展线可能就显得越曲折复杂,也越难理解。 这告诉我们所有的刺激对我们的行为轨迹都有所影响,而人格上的转变极不可能是空穴来风,必然有来自外界的刺激。 目的论 目的论与因果论不同,前者把情绪当作我们实现某些目的的手段,而后者把情绪当作某些因素的结果。 因此前者更关注寻找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改变目的或者改变实现目的的手段),后者则是在发现原因(为什么这个人会xxx)。 目的论的另外一个体现是,它设立了一个总体的目的,然后其余的各种存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在心理学里理解为,孩子很小就因为环境而逐渐产生了一个或几个程度不同的心理目的,在这些目的的引导下,各个感官,认知能力,性格特征,情绪都被调动,用以服务于这个目的。 这就把人的方方面面通过一个目的都结合了起来,当作了一个整体,而不是零散的偶然形成的碎片特质。这也为我们解释性格找到了一个方向,即发掘性格背后的工具价值(对于实现心理目的的作用)。 创造性自我 人是有创造力的,为了实现我们的心理目的,我们从生活中创造性的选择接收到的信息,创造性的为这些信息赋予意义,我们的自我也是在无数次创造中逐渐产生的。 这也提醒着我们,同样的事情可以有多元的解读,而对于如何处理外界刺激,则是由我们掌握主动权。 一个孩子的一生: 某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们的主人公出生了,此刻的ta身上没有一点社会化的特质,完完全全是一团基因的放大版本。 在孩子生命中的前几年里,尽管还没有表达情绪的能力,但我们看得出ta很害怕这个世界,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有高大又神秘,充满了随时可能刺痛ta的危险。 有时候孩子会因为家里的疏忽而肚子空空的,ta还没有学会叫外卖或者泡面,只能在摇篮里放声大哭等待救援。 如果是外星人造访地球,看到如此场景,一定也会感叹:人类的幼崽是如此脆弱. 这种无力应对外界的情况也让孩子有了社会感,或者说一种对社会联系的需求,从而帮助自己生存。 孩子在两岁左右就会在得到关爱后朝爸爸妈妈姥姥绽放灿烂的笑容,而ta睡觉时微微上扬的嘴角是父母在付出后得到最珍贵的回馈。 可孩子需求并不总是可以被出差的爸妈观测到。这种对外界的需求并不是总可以得到满足,孩子与外界的合作愿望也就很难得到实现,因此自然地产生了我要控制环境的想法,这种控制环境的追求可以被看作是对权力的追求。 此外,孩子由于自身能力相比大人或者其他人要差,又如果始终无法得到认可和鼓励,便很有可能产生更大的持久的自卑,从而产生追逐优越感的目标。 以权力为目标的心理让孩子在很小的年纪便对火车玩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精准到秒的时刻表和有序出入的列车让他获得了足够的秩序感,并同理能在妈妈每天晚上关于城邦与骑士的故事中找到一份安逸。 那时的他表现得像一个小国王,在摇篮车上俯瞰众生,指挥着家里的千军万马,而父母一点点预料之外的反应不会引起他的惊讶与好奇,只会感觉一股能量在体内积蓄,并在怒气的顶点以刺耳的哭声表达出来和抓狂的抽打释放出来。 以优越感为目标的心理让孩子在上幼儿园伊始便展现出与同学格格不入的秉性。 他在小组合作课上独自一人坐在边角,等待着又抗拒着任何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 他在本该上课学习的日子装作生病在家,并在归来的第二个日子和同学炫耀他这一伟大的骗局。 他在收到数学成绩单的时候看了一眼便塞进书包,和所有人撒谎自己毫不费力便足以取得高分。 这二者,追求权力和优越感的目标,与追求社会感是水火不容的,前两者诱导孩子去忽视他人,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而后者要求孩子学会理解接纳他人,并建立友伴的合作关系。 矛盾的二者不断地撕扯着孩子。有时,ta也会在某个夜晚微微睁开双眼,望向角落处无尽的黑暗,感觉自己身处这个社会,却又从来不属于这个社会。 等着孩子一点点继续长大,追逐优越感和权力的目标愈加的明显,并逐渐和孩子性格的方方面面建立起联系。 在能力方面孩子在小学就当上了表演社团的团长,ta总能以演员的姿态让所有人为之拍手叫好。 当所有人惊艳于ta的演技时,ta却表示表演就像是自己自身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ta还尤其善于打动人心,在一个同学们连性别认知都没有完全确立的时候,ta却可以和高年级的异性出入成双。 如此描述,此人应该可以和同学们建立非常友好的关系,可事实是,ta极强的虚荣心和胜负心让同性同学对ta避之不及。 除了能力方面之外,ta的注意力,记忆力,性格甚至长相等特征都被追求优越和权力的目标催化出来,像是树的主干上顺势长出的枝杈。 ta在高中的时候逐渐成为了年级的明星人物,ta的注意力总是可以敏锐的发现环境中权力的分布,而童年记忆中那些国家与历史的故事总能在ta管理社团的时候给ta启发。 ta总是打理的很整洁和正式,就连和npy约会都不忘记西装革履。 同学们普遍尊重ta,ta也以礼貌的态度对待所有人,可唯独对班上的文艺委员颇有微词。 ta的性格接受不了任何柔情与浪漫的成分,似乎人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艺术细胞与理想主义者只能充当这场战争中的炮灰。 在政治历史经济的课堂上,ta总能投入极高的热情,可在诗歌散文的课上,ta尽管仍然付出了极大努力,却更像是一个在沙漠中艰难前行的迷路人。 在毕业的yearbook上,尽管各个同学的用语不尽相同,但其总体规律可见一斑:ta能力强,有上进心,具备战略思维,可是总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距离感和过度的威严,就连温柔和偶尔的谦虚都像是刻意为之。 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数的特征在时间中一次次强化,最终以习惯的形式拼接成了这个完整稳定的个体。 各个方面的特征配合的如此紧密,像齿轮一般咬合,使得任何的外来刺激都几乎只能用一套方式惯性的处理。 这一方面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把改变的幅度和可能降到最低。 而重大的转折只有在重大的冲击下才可能发生。 在高中的最后一年,ta遇到了这一生中都在寻找的那个另一半,可在未来无数个夜晚独自回家的路上,ta都会懊悔自己当初因为感情上的过错造成的分手结局。 那是一个可以无论ta优秀与否都给ta最温柔无条件支持的人,那是一个让ta联想其无私的母爱关怀的人,可那个粉紫色泡泡一般的梦却在ta自己长期的忽略下破灭。 从来没有一种力量可以像爱一样把人引导到另一个方向。 […]

nlp原理与教练式领导力1

一. 教练的本质 1. 教练是什么 我们通过四个方面来体会教练是什么 2. 教练不是什么 我们通过引入两个维度,比对几种相似的职业,体会教练和他们的区别。 3. 从哪来到哪去 实践方面,教练理论从一开始的关注学员的行为,试图对其外在表现进行修正,过渡到关注学员情绪,如今又发展到对意识的关注察觉。 从行为教练到情绪教练到意识教练,可以看出教练越来越倾向于关注“深层原因”,而且这样的关注也符合人类意识(认知),情绪,反应(行为)的相对顺序。 即:我们先有认知,再有情绪,最后才产生对应的反应。理论方面,这门关于人的科学从一开始的单一学科,逐渐融入了管理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 二. nlp与教练理论 Nlp通过改变我们的信念,价值观,规条等要素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和反应。nlp鉴定出了三种语言模式,可以为教练所用。 A. META模式 这里举例了meta模式的八种,通过鉴别对方的语言模式,并和对方尽力同步,我们可以更好的和对方建立关系,沟通,或者施加影响。 拿第一种举例:靠近型语言模式,体现了对事务中积极要素的关注,即“我做一件事是因为有xxx好处”,这样的思维方式容易让人在进取时收获成就感,但也容易变得冒失。 相反,远离模式的人,关注事物的消极要素,做一件事是为了防止…or避免…,是一种守态,较为被动,但也因此变得谨慎,注重安全。 我们首先鉴别对方的语言模式,然后就可以根据对方的语言模式,顺水推舟。例如要鼓励远离模式的人做某些事情的时候,要强调不做这件事的后果,做了这件事如何让你感到安全,让他意识到做这件事可以帮助他避免xxx。 B. 检定语言模式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主观的关于世界的认知,像一个我们自己构建的地图一样,这个地图与真实世界相似,但是也有着很多我们自己认知的印记。一般我们习惯通过三个途径来扭曲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1. 扭曲(distortion):一些经验的本来模样被修改了。比如“我比任何人都要付出的多” 2. 普遍化(generalization):把个例放大到普遍规律。比如“他不喜欢我了,世界上再也没有人爱我了” 3. 删除(deletion):忽视,不去关注特定信息。比如“她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事”通过发现对方加工信息时误用的机制,从而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事物。比如对于习惯于删除特定经验的人,我们循循善诱的引导ta去看到事物的另一面。 C.米尔顿语言 米尔顿语言指的是一种模糊,概括话,比喻性的语言。 为什么要使用米尔顿语言呢?因为我们大部分困扰其实来自于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了事情的特定方面,因此被“卡住了”。而米尔顿语言通过使用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容易给学生一种隐约的全局感,从而更全面的看待事物,转移关注点。 具体技巧包括:1. 假设前提 2. 嵌入式问题 3. 否定式命令 4.会话式假设 5. 含糊语言 6. 暗喻  三种语言模式之外,nlp还有一些技术也被教练所用。换框技术:由于世界上所有的意义都是人为创造的,而不是天然存在的,我们就可以通过 更改意义为我们所用。换框技术提供的就是改变我们赋予事物意义的方法,具体分为两种。 1. 意义换框 意义换框其实就是改变我们认为的“因果关系”。比如同样是遭遇苦难挑战,有的人认为是上天在折磨自己,前途一片黑暗。但有人认为“杀不死我的让我更强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两种人对困难赋予意义不同,体现了他们主观逻辑链的不同,就是“因为痛苦所以失败”和“因为痛苦所以更强”的不同。意义换框就是改变这种因果关系,改变意义。而改变意义就可以改变情绪反应,改变行为。 2. 情景换框 事物的好坏具有相对性,不能脱离其背景。比如油嘴滑舌可能被批评为不可靠,但却往往不会在政界,演艺圈吃亏。情景换框就是把事物所处的环境放大,可以是时间上(分手现在很难受,但是结束这段关系对未来是必要的)也可以是范围(我虽然要牺牲,但是集体得利),等等… 三. 心理学和领导力与教练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