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marcosgao666

《高维度思考法》

这个月打算集中重读部分高中读过的书,部分有价值的会借用一些启发写成文章。顺便感慨一下,不同阶段读同样的书所收获的完全不同,这次读的时候感觉在读一本全新的书。 《高维度思考法》不同于一般的强调“知”的重要性的书籍,这本书指出了知对于我们的约束和限制,以及无知,尤其是认识到无知存在的重要性。继而引申出解决问题思维和发现问题思维的对比。最后提出了一些帮助我们意识到无知存在,以及切换思维方式的方法。 # 知与未知 ## 超市不卖什么东西? 在引入三个领域的内容之前,我们可以先想一个问题:超市不卖什么东西?一开始我们可能会想到类似的商店,回忆他们的货架,想到哪些没有出现在超市里。之后我们可能想到一些专卖店,类似珠宝,汽车,等等。 接着可能会想到生活中其他的需要付钱的服务,例如按摩,电影票,音乐剧。再往外想可能想到一些压根在任何场景无法购买的,比如尊严,爱情,勾股定理 再进一步也许还能想到一些压根不存在的事物比如人的鳞片,隐身术,喜欢喝酒的量子等等…在思维不断的外扩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已有的常识对我们创造力的约束,还会不断产生一种“这也可以?”的想法,而这种想法,标志着我们根本没意识我们不知道一些事物。 ## 已知已知,已知未知,未知未知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知的三个领域: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 第一个对应已经有了解决答案的问题,对应了那些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比如HR利用现有的筛选流程招募人员。 第二个对应明确了问题却还没有解决(狭义解决问题),比如某意欲创新的HR思考哪些人格特质可以更好的预示工作中的表现。 第三个则是既没有问题答案也没有发现问题(广义的解决问题)。例如某HR压根没有意识到人格特质对于工作表现的潜在影响。 要注意的是,在下文里会出现我用“无知”替换“未知”的情况,不是我闲得无聊玩弄概念,而是这两个词虽然很像但是并不完全相同:未知是相对于已知(知识)的,是名词。而无知指的是一种认知状态,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 ## 知识是什么 “知”是事实加解释。“知识”是可再利用的知。因此知识是可以再利用的事实加解释。在知识的构成中,事实是0维的,而解释是n维的。 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尽管不一定能被我们观测到),而解释则可以有无数个层面,同时也因人而异。 解释就是分和连(分类,建立关系):对象概念的形成,对象概念的重连。分类时所画的边界需要考虑方向和长度,对应了划分概念时所处的维度和长度(范围) 此外,我们讲知识是可再利用的知,也就是说知还是知识的快照,是流动的可以在不同场景重现的知。想象和创造需要这种知识的重构,打散,重新分类,重连。当我们获得知识的时候,我们其实进行的是一种静态的固化过程,沉降下来未来可用。 而思考是一个流动的,“无知”的过程,要求重新解释,重新组合。 ## 无知 ### 无知的多种维度 无知的几个维度与知的几个维度对应。知包括了知事实,知解释,知范围,知维度。无知也就对应了事实无知,解释无知,范围无知,维度无知。 事实的无知是一种零维的无知,记忆单词,年代,数据等等都归入其中。事实是价值中立的。解释的无知相对更难以察觉一些,但是事实上却比事实的无知影响更大,涉及到我们如何理解一些事实。 解释的无知可以进一步区分出范围的无知和维度的无知。范围的无知是在特定维度中所“看到”的“面积”的局限,例如都从道德水准的角度评估行为,在基督徒里的低道德行为可能在entp眼里是正常行为。 范围的无知是一维的,因为是在一个选定维度之内的无知。对范围的无知对应了上文提到的画线时考虑的长度,一般也和事物的属性的“程度”,“重要性”挂钩。 而维度的无知则是多维的。例如从社会学角度,心理学角度,集体的角度,个人的角度等等。对于同一个事实的解读可以有无限个视角,而看待事物角度越单一维度无知也就越大。化解矛盾的一大方法就是确定双方处在同一个看问题的维度,并在范围的局限上予以互相理解。 ## 知与未知的扩张 用维恩图表示知与未知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两种对知识有不同态度的人。 第一种人,没有意识到未知未知存在,因此把已知的未知当作了一个不会扩展的固定边界。在这种认知下,扩张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就会越来越少,也就是越学习感觉需要学的东西越少。(问题数量不变,答案增多) 第一类人在这里被概括为解决问题的人。 第二种人意识到了未知的未知的存在,因此在学习时虽然已知的已知变多,但是已知的未知和未知的未知(指一种对自己无知的意识)以更快的速度扩张,因此越学习感觉越有更多的知识需要学。(答案增多,问题数量增多更快)第二类人在这里被概括为发现问题的人。 # 缺乏未知的未知带来的困境 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是在知的不同领域的活动,所需要的价值观和技能不同。因此在没有刻意培养的状态下,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 下面我分三部分先讨论“知道”本身带给我们的困境,之后讨论思维被限制在已知未知和已知已知这个封闭区域带来的困境,最后则讨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带来的问题。 ## 知的困境 我们之前提到知识包含了事实和解释的部分,“知”二者对于我们的思维都会有一定的限制。其中“知”解释对我们的影响更大,一般也更难发现。 大部分人会始终沿用同一套解释世界的维度,范围,并在每一次思考问题中将这种思维惯性强化,最后被认为是普世真理。 这样的固体的存在使得我们在接受新的事实和解释的时候受阻,一方面,与原有解释不相容的事实要不然被扭曲要不然被忽视排斥。另一方面,长期使用一套解释使得从“对立”的视角思考异常陌生,和“没有必要”。 ### 问题的浮现和思维剧变 由于我们沿用的老旧的解释视角不断地受到外界流动多变的事实的冲击,在达到一定阈值时,越来越多的事实无法被旧有的框架解释,双方的冲突就会爆发,迫使人们寻找其他解释视角。 ### 画线的诅咒 先回顾下上文,画线是指对概念的划分和重连,画线时必然要考虑所依据的维度和包括的范围。 画线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但同时也是阻碍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首先,画线帮助我们模式识别,从而可以快速对大量相近的事物产生认知。但是模式识别的反面是模式化,模式化限制了重新画线,也就是改变理解,思维更新的过程。 […]

为什么人们害怕改变?

为什么改革(无论个人还是社会)往往会遭到极大阻力?为什么建立新习惯如此困难?为什么在毒性关系中多数人选择适应妥协,幻想改造对方,而非分手?为什么身边存在一些“冥顽不化”的人?最后,如何成为一个敢于冒险,大胆接受新事物的人… # 阶段性改变的重要性 阶段性改变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核心议题。 就发展这个概念来说,既包括那些旧事物沿着其轨道的缓慢生长的部分,也包括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阶段性转变的部分。 而我们现在谈论的问题所关注的主要对象就是后者。也就是说,这篇文章讨论的不是同一朝代的推进,而是不同朝代的交接。讨论的不是习惯的延续强化,而是习惯间的破旧立新。讨论的不是关系的加深巩固,而是关系的撕裂重组。 这些后者何以比前者更少出现,何以比前者面临更多挑战,以及,何以比前者更让人望而生畏?进而得知,如何更好的更开放的面对后者。 # 旧事物的红利期 新事物的出现在时间上并不是随机的,因为要求新事物诞生的动机往往在旧事物的红利期即将结束时才会出现:在旧有模式上进行发挥,改造就足够带来让我们满意的进步速度,新事物的诞生也就自然没有那么紧迫。 而这个所谓的红利期,就是旧事物在经过不断地内部替换和结构深化发展时带来越来越多的效益的时期,红利期的结束则往往出现在更多的内部替换和结构深化所带来的负荷大于更新带来的价值的时候。 也就是说,旧的事物已经在保持“旧”的同时,达到了其所能达到的上限。而若想继续发展,则必须进行根本模式的改变,即所谓阶段性转变。 ## 内部替换 内部替换是用其他部件替换掉旧有部分,但注意,这种替换并不属于阶段性改变,因为往往并不涉及运作原理的转变。 比如,将老化的部件换成质量更好的部件,或者寻找其他材质。又比如,在行政框架不变的情况下,更换行政人选。或者,在保持现有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优化每个习惯的效率。内部替换带来一个问题,即,在不改变底层原理的情况下,不断地优化部件,最终仍然会达到一个优化的上限,而且在此之前优化行为本身已经越来越困难。 ## 结构深化 结构深化保持旧有的部分不变,但是增加了新的组件来克服局限。 例如,为了帮助机器散热,除了更换耐热性更好的零件这样内部替换的方法之外,还可以增加散热装置。 或者是当今的法律条文,不断地增添新的附加的法律来使之前的法律更加健全,但也使得法律条文复杂到没有人可以全领域了解的程度。 结构深化带来一个问题:事物由于内部不断增加新的组件,导致结构越来越繁杂,维持成本也越来越高,并最终达到发展的极限。 因此,无论是内部替换还是结构深化,虽然都可以让旧有的事物得到发展,并且在前期中期得到不错的发展红利,但是都会经历一个发展趋缓和接近上限的过程。而随着发展越来越困难,新事物出生的需求也越来越急迫。 # 阻碍接纳新事物的的四个要素 当调换部件和结构深化都不能再为提高性能做什么的时候,旧事物的发展就成熟了。这时往往需要应用新原理的新事物,但这个过程会遇到四个阻碍,因为:1. 旧事物在经历了繁多的改进和精致化之后性能暂时超过新事物2. 改变周围的支持性组织成本高3. 心理上,新事物要求新的看待问题的方式,视角,因此往往让人难以看到其愿景,承诺4. 抛弃旧的,造成认知失调,心理上的排斥 # 论习惯 下面我用上面提到的四个要素来解释一些现象。为什么习惯不易改变 1. 旧的习惯在经历了各种小修小补和熟练之后,可能比崭新的习惯效果更优越。 例如一个习惯以发怒来解决问题的人,虽然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能让他更受大家的欢迎,也更有说服力。 但是在希望改变他人行为的时候,发怒的习惯在当下可能看比学会有效的说服见效更快。因为这种发怒者已经掌握了通过发怒来影响他人的能力,但是可能对有效的平和的说服却缺乏经验。 2. 改变周围的支持性组织成本高。 维持一个习惯,需要一套“配套资源”,因此废除一个习惯,也就需要改变周围的配套资源。 例如,戒烟要戒除的不只是吸烟本身,还要减少和烟友的接触,甚至减少自己“空虚,悲伤,忧愁”的心理状态。改变这一全套显然并非易事。 3. 新习惯要求新的看待问题的视角,而在不具备那个视角的时候,是很难看到新习惯带来的好处的。比如对于一个习惯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来说,可能对于健身的习惯和生活方式缺乏概念,并不了解另一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好处。这也为改变习惯制造了阻碍 4. 我们与对旧习惯相关的认知是一片认知网络,各种观念相辅相成,互相矫正。因此新的习惯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认知冲突,而认知冲突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不适。 拿一些吸烟人群举例,这个群体常持有的一些信念包括:吸烟对健康其实没有太大危害,吸烟让我融入人群,吸烟帮助我缓解压力,吸烟很酷等等。那如果选择戒烟,戒烟的行为就会与以上信念产生冲突,进而造成认知失调。 # 论技术 用四个原因讨论技术迭代和在社会中得以大规模应用时遇到的阻碍。1. 旧技术经过一定的发展,结构深化后可能暂时优于崭新的技术。 例如:成熟的4g暂时优于完全崭新的5g,装备精良的马车可能并不比第一代汽车舒适度差。 2. 改变旧技术就要改变周围的支持性组织,配套产业。就如同从马车过渡到汽车就可能要摧毁整个畜马业,驯马业等相关产业。于是就有了马车司机抗议汽车司机的故事。 3. 相关的无论是企业负责人还是政府人员,可能都无法立刻看见新发明的好处和商业前景,因为他们还没有习惯新的看问题的视角 4. 对于很多旧技术的支持者和使用者来说,一种新的技术的出现和他们旧有的观念产生冲突,造成认知失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