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maaverick_gao_666

高中时期的自我管理方法

上图描述了我日常各种自我管理方法之间的关系:
从最下方个人宪法开始,她是这个机器中所有部件都需要遵守的条例,是管理我随性,追求刺激的品质的最高法。最高法的制定一定是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不然其信誉会在一次次“违宪”中遭到破坏。
有了最高法,才有了自我提升而设计的四个环节:信息收集,信息加工,刻意练习,纠正机制。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并且最终实现闭环,达到滚雪球的效果,每个环节的质量都决定了下一个环节的质量。

为什么中国古代社会缺乏创新

网上对不同群体的创新能力的区别有很多解释: 初级版本:“某些人种就是智商不行” 中级版本(公知):“科研人员需要欧美自由的大环境” 高级版本:“创新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论”….. 本文将沿着“文化形成模型”继续延申以解释社会状况对新思想诞生的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把社会氛围大致定义为:一群人所共有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的总和 人类是群居动物,群居动物的“群性”不仅体现在人与人的相对位置上,群居的属性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频繁,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不断对对方施加影响,并且不断因为外界的影响随之调整自己的行为。 因此我们可以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想象成一个博弈游戏,在这个游戏里,人在某种意义上没有绝对的“自主”,而是更像一个对环境,他人言行的反射器。 基本假设 铺垫过后,接下来试着建立一个描述一般社会氛围的简易模型,这个模型需要两个论断当作基本假设: 论断一:同化现象,我和那位与我互动的邻居的行为,思维会越来越像 现实中,当我和邻居吃完晚饭准备告别,我和邻居可以选择握手或者是拥抱,而且我们的行为几乎会在同时发生,因此不存在某一个人随机应变的可能。如果我俩都是握手,或者互相拥抱,那大家其乐融融。如果我一人拥抱,邻居却选择握手,结果可能是邻居尖锐的三根手指直接戳到我脆弱的移动的小腹。运气不好的话,我和邻居会不断在握手,拥抱两个策略中变换,并且总是不能同步,直到其中一方尴尬的选择断交。另一种可能更大的情况,我们终于有一次同时选择握手,或者同时拥抱了,我们都享受到了默契带来的便利和舒适,便从此把这种共同行为延续下去。 这里引入一个简化版的协调博弈图 w y w 1,1 0,0 y 0,0 1,1 以这张图为例,横边是A,竖边是B,每对数字中左边的数字是B的得分,右边是A。当我们同时握手或者拥抱的时候两个人收益都为1,大于一人握手一人拥抱。也就是说,双方在某些合作性情况下的行为会不断博弈,并逐渐趋于相似。 论断二:个体自身行为前后逻辑趋向一致 质疑这条论断无异于质疑整个心理学根基。心理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那个把人类碎片化行为连接起来的逻辑线,然后仿制其材质,并把他的指向加以延长,从而预测其他尚未发生的行为。在生活中,一个功利主义者不仅生活中时刻盘算着各项活动的相对报酬,很可能对待交朋友依然沿用其利益至上的哲学。长远发展下去,他的各个行为互相影响,各个行为背后的统一逻辑也逐渐清晰。而当这条逻辑链坚固到足以影响其行为的时候,自身行为之间的同化就启动了。 上述论断涉及到一个重要前提,即思维,行为可以互相影响。一般来说,思维单向影响行为的例子屡见不鲜,也是人类有别于大部分哺乳动物的重要一点。反过来说,行为同样可以塑造思维:当人的某些行为与他自身的逻辑,价值体系相悖的时候,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为了缓解他的不适他会选择改变行为或者改变思维。因此当我为了和周围的人更好合作而“暂时性”搁置自己的原则的时候,久而久之会导致原则的彻底牺牲。而取而代之的新原则会诱发出更多与新行为匹配的行为。 开始建模根据以上推理,我们构建一个模型(游戏),并做出几个假设(游戏规则)。假设在一个刚刚形成的村落里: 1. 人可以选择性的和自己的邻居互动,是否选择取决于这个人和邻居的相似程度。 2. 如果选择和邻居互动,我和邻居的行为,思维方式将互相影响,并且趋于相同。 3. 不仅我和邻居我行为会趋向于相同,我自己的行为,思维也基本有相通的逻辑,所以也会趋于相同。于是我们假设有有七个人,{A,B,C,D,E,F,G}在七种不同情况下,每个人有七个级别的反应{红,橙,黄,绿,青,蓝,紫},红色和紫色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行为,比如奢侈和节俭,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 例如对于A来说,他可能: 因为自身行为的内在逻辑基本一致,他的行为总体上应该呈现一种颜色(黄),也会有少量误差。这个时候A自身行为内部逻辑一致性的方差为:5.42久而久之,随着A的行为和他的思想越来越趋同一致,他的各行为之间也开始了横向调整,也就是说方差应该更小了。如下: 调整后的方差为:2以上演示的就是人的行为如何横向调整。现在假设A去和B这个邻居玩儿,出于增进合作,讨好,模仿等多个原因,两个人的行为也越来越像。 一开始:A 这时二者平均数的差异为:1.3随着交流的增多,同化开始,于是一个月后: A 这时二者平均数的差异为:0.9因此我们可以概括说:群体中的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和其他人交流时纵向的相他人的行为和思维靠拢,以及自身各个行为,思维的横向一致化。 是什么决定了横向和纵向的调节能力 影响横向调节能力(行为与行为)的重要指标:智商,是否接受了一套逻辑基本自洽的哲学,宗教体系。影响纵向调节能力(自己与他人)的重要指标:和他人互动的频率以及交流关系的固定程度,社会对“和平,谦让”的强调,社会内部分隔程度,单一理念主导程度 因此一个同质化程度高的社会应该具有这些特征:人与人之间互动频繁(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进行交流的双方/多方比较固定(互动范围小),强调和谐礼让的价值观,内部分隔程度低,并且大部分人信仰(遵循)同一种宗教/哲学明朝时期vs西欧,南欧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纵向调节能力 可以看出明朝社会的纵向调节能力要显著高于几乎同时期的欧洲,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行为和思想的相似程度很高,并且对“异端”纠正能力也很强。 因此明朝当时的社会可能是这样的(每一行代表一个人,每一列代表一种特定情境,每个颜色代表反应的方式) 整个社会几乎只有一个思想,一种行为模式,一旦“反常”的行为将很快地被横向,以及纵向纠正。 而在一个人与人交流时同化程度低(纵向调节)但是个体自身行为逻辑连贯的社会(当时的欧洲),可能是这样: 每个个体自身逻辑连贯但是个体之间差异大。整体性差,但内部思想,行为多元。 这两种不同社会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前者横向和纵向的调节能力都很强,后者的纵向调节很微弱,但是也有不错的横向调节能力。 而创新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深入,即把一种理论,技术按原有的方向继续发展,是线的延长。 另一种则是连接,尝试把多个思想,手法结合,希望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是线的铺展。 人们靠深入钻研来推动思想的进步,却要依靠连接思想来突破深入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瓶颈期。 对应历史,我国古代的哲学,“科学” 发展的巅峰似乎是在久远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百家争鸣让很多原始的思想经过相互之间不断地链接已经初步成型,而之后的两千多年只是对其中的某些思想进行不断优化。 微观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似不利于个体通过思想连接产生新的思想突破,一种思想的根深蒂固也会不断扼杀其他思想。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学术界同质化的思想让新思想的进入和发展异常困难,还有封建政府对“离谱”思想的斩杀。因此再难出现多元思想上的互相链接,以至于尽管偶有一些创造性的思想也在纵向同化的镰刀下在摇篮中即被扼杀。 […]

信息传输的嵌入过程

联系之前文章所说,我们的信息在感情泡沫的过滤下已经受到了初步改造,失去了本有的模样,又因为大脑本身处理信息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信息被进一步压缩成抽象框架从而失真以及因为理解的不完全导致的进一步扭曲之后,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嵌入我们的知识网。 换句话说,得到的信息能否真正长期为我们所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短时记忆的空间里而注定遭遇被遗忘的命运。 因此最后信息传输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嵌入。影响嵌入过程效率的是信息被删除和扭曲过后的相对强度。 强度与信息的1. 结构 ,2.密度, 3.与个体的关联度有关,而相对强度则是新信息的强度和头脑中已有的信息强度的对比。 结构指的是信息本身的组织方式,而不同的组织方式可以带来不同的信息内部相对强度。信息如果是一个组块的话,结构就是组块的结构,决定了组块的形状和稳定性。  密度则是信息组块本身的体积,当信息量足够大的时候,信息碎片之间就更有机会互相形成紧密的链接从而间接帮助形成更稳定的结构,与此同时,还有更大的机会与现有知识网的触点建立链接,提高嵌入的效率。 个体关联度则是对嵌入过程影响最大的一个变量,是信息与个体核心需求的关联程度。当个体关联度足够高的时候,已有的知识网络会有大量的触点具备和新信息建立联系的潜力,相当于多了些链接两个积木的胶水。 此外,个体关联度低,甚至是有相反关联的信息不仅与已有认知有更少的链接,还可能在日后被已有的稳固知识网扫除,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理性或者感性的冲突。 我们可以把新来的信息理解为乐高积木,而脑海里原有的信息理解为大体搭建完成的乐高建筑,而嵌入过程就是塞积木的过程。想让新的乐高积木碎片完美的嵌入,必须要使他的结构和乐高建筑的缺口结构吻合, 同时要保证乐高积木内部连接紧密(逻辑紧密,漏洞少)从而没有之后的内部坍塌,此外最重要的是让新来的乐高积木与整体建筑协调,达到浑然一体。 嵌入的过程和记忆的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增加个体关联度也会增加记忆效率,分手一定比摩尔公式更让人记忆深刻(除非你爱物理胜过爱自己的伴侣)。 把信息整理成逻辑清晰的结构(加固结构)或者是增大相关信息的体量(提高密度)也会对记忆效果有显著提升。嵌入过程和记忆过程的区别在于:记忆是将外界提炼过的信息不经加工的存储以用来之后提取,而嵌入是把经过自己加工(认知局限)后的信息存储以便于日后灵活使用。 也就是说,记忆相当于在脑中外接了一个存储信息的硬盘以方便调用,而嵌入加上认知局限(也就是内化)是把信息筛选处理加工成可以日后使用的软件。 记忆要求的是不压缩的复原,内化要求的是调整信息后再嵌入知识网。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尽管记忆力优良却仍然面对开放性问题无从下手:因为他跳过了认知局限的过程,从而没有把信息转换成兼容于自己系统的格式,只是做了一个出色的信息搬运工而非真正具有改进加工能力的工程师。 建立了以上模型之后,我们便可以推导出几个增加信息传输效率的方法 从感情泡沫入手: 1. 意识到自己情感对于维护现有认知的执着。人会有意识地出于保护自己的情感的目的而拒绝接受可能导致自己想法动摇的信息。“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而是改进自己不断靠近正确。”生活中的例子包括:为了维护自己的正确从而本能的抗拒批评,咬定自己的伴侣对自己不够照顾从而先入为主的搜集证据以维持自己的认知,认为自己的生活观念逻辑自洽就否定他人的生活方式。 2. 意识到情感对信息的筛选和屏蔽。人不仅倾向于收集顺应自己感情的信息,每个人感情的不同还导致了关注点不同。同时还要意识到情感对信息的屏蔽是双向的,信息源本身可能也存在对信息的非理性过滤。 生活中的反例包括:只结交溜须拍马满足自己被认可欲望的朋友,不断地观看同一种价值观/政治取向的视频来强化一种情感喜好,认为很多争吵是利益的冲突而不是关注点的不同(比如男生忙于工作无法陪女朋友,两人吵架,女方希望的是关心而不必须是辞职请假,因此其实并不利益冲突,买个礼物保证换个时间陪伴便和平解决),认为自己是客观的公正的全面的。 3.意识到对方感情泡沫的存在,学习修辞手法,沟通技巧来保证信息可以被被更少的扭曲 4. 把你的杏仁体捏到原来的0.8倍大。(狗头) 优化认知局限和嵌入过程 相关思考: “学习的第一步是遗忘” 这句话的更准确表述应该是“学习的第一步是遗忘错误的东西”。 原因如下: 按照上面的嵌入理论,信息嵌入的效率与他的相对强度有关,强度又由密度,结构,个体关联度决定。对于一个长期持有错误认知的人,多年的信息积累让他不断选择性的接收可以稳固自己已有认知的信息(感情泡沫),使得他已有的错误认知不仅密度大,内在结构都基本逻辑自洽,自成一体(很多错误的事情也可以逻辑自洽),这就是说他的已有信息强度非常大。这种情况下,新来的信息相对强度就会更小,因此嵌入效率低。想象所谓小粉红和恨国党的日常吵架,两个人常年选择性接收信息,各自的认知自成一体,对方的只言片语相对强度自然很弱,也就很难接收对方的信息。 在写作里的应用: 好的写作是完整信息传递的终极体现:作者作为发送者先要经过自己的感情泡沫筛选素材,其次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分格绕过读者的感情泡沫吸引读者。为了防止读者认知局限带来的误解,简洁的语言,加粗,斜体,重复等手法得到应用。为了加速嵌入,调整文章结构,说明文章与读者的关系,提供背景知识,几乎所有现代文学的所有要素都可以被信息传递理论总结。 在此总结一下我能想到的所有符合此理论的写作建议:

人类之间如何传递和内化信息

尝试模拟有人类参与的信息传输与内化过程信息从发出到被主体接收并且转化成主体的一部分分成两个阶段:传输,内化。 人类信息传输和被传输时遇到的阻碍称为感情泡沫,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为了保护维持头脑中经过加工后的理想化世界模型而启动的一系列措施. 例如:我相信我家儿子不会犯错,所以不一致信息都要遭遇不公平的待遇。我相信我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相关的批评将遭遇我排山倒海的抵抗。 内化=认知局限+嵌入 认知局限可以被理解为人类因为抽象化(简化)理解信息的必要而对信息本身进行的删减行为和因为认知能力不完美而导致的扭曲过程。比如锚定效应,前景理论等等一大堆效应都是体现信息扭曲的一部分。 嵌入过程的完整度和认知局限合力决定了内化的完整度 凡是涉及到人的信息传递,都无法进行赤裸裸的计算机文件般的直接传递。而是要反复试探,在夹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感情泡沫的边缘尝试找到突破口,稍有不慎甚至会把感情,或者说意义的泡沫戳破。 于是人们在论文直率的表达方式下加以润色,让原本看似冷酷无情的信息裹上修辞手法的外衣,试图软化信息接收者的心房,其本质目的无非是在传输路径中间感情泡沫的存在的层层阻拦下企图开辟一条安全的道路. 于是在避开了感情泡沫对于信息的阻截和扭曲之后,主体链接客体的路径已经再无感情的阻碍,但仍有内化的步骤等待完成. 就如同两个计算机之间文件的发收已经完成,而剩下的步骤无非是把文件压缩编码分类成夹,有些甚至遭遇被遗弃回收站的命运. 于是我们可以把信息从主体发出到成为客体的一部分分成两个步骤: 传输和内化. 这两个步骤的效率和准确性将合力决定整个步骤的效率和准确性.而在有人类扮演主体或者客体时,这两个步骤本身之所以有别于电脑般理性是因为人类区别于计算机所特有的:感情泡沫,认知局限以及嵌入过程。 接着上文所说, 当信息躲开了感情泡沫的围追堵截之后,他便顺着运输通道一路狂奔,在主体的认知网络内短暂停留,等待接受认知系统的检阅. 在接受检阅之前,身形庞大的信息需要对自己进行压缩,他们把gb,tb级别的具象信息(来自生活)和mb级别的抽象信息(来源于书本)通过大脑自己的理解来瘦身. 而人类有别于计算机,面对稍有规模的信息时,无法在不对信息进行简化的情况下就把信息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而这种删掉细节保留总体框架的过程必然导致信息失真.而选择什么信息应该被删则本身有赖于人类的认知能力。 人类认知能力是不完美的,因此删减过程中又会出现各种理解偏差,各种对信息的错误理解,也就是对信息本身的扭曲。 此外,这种认知能力也不是指一种适应于所有信息类型的统一的理解能力,比如智商的概念. 而是在信息组织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认知能力也表现各异,比如推理能力,概念化能力。因此可以概括说, 认知局限就是对信息的删除(简化)加上扭曲。而扭曲本身又是删除过程中的副产品。嵌入过程下次再说 感情影响信息传递的事实是普遍存在的 人与人 人与人之间隔着两层感情泡沫,作为信息发出方,首先要评估传递的信息相对于自己的感情的关系,其次由于他并不能直接感知他人的情感,便需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帮助做出对方感情的判断:预测或者是共情。 预测建立在经验或者推理之上,而共情则是通过暂时把对方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在用规避自己感情泡沫的方式来应对别人的感情泡沫。因此共情能力强的人对别人的感情感受能力更强,在输出信息的时候可能估计到对方的感情,让信息绕过防御更好的传递。 因为当对方的感情变成自己的感情时,能绕过自己感情泡沫的路径就能顺利地绕过对方的感情泡沫。而自我情绪感知能力强的人在传递信息时,信息本身则会受到更多的来自自己感情泡沫的加工,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并且由于接收双方本身感情上潜在的差异,可能接收方更难以接受。 但当这类人遇到与自己性格类似的人的时候,他们可以不依靠共情或者预测的帮助就能让信息顺利传送到彼岸。而自我感情淡薄,或者被部分人成为冷血,虚伪的人,可能更好的绕过自己的感情输出观点(违心),如果他同时具备了预测别人感情的知识,能力,他就有了操控人心的潜力。因为信息的传输可能同时绕过自己和对方的心理防御,直接对对方的认知、行为产生影响。 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满足自己的感情泡沫(控制欲,征服欲),因此就形成了一个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却不断让自己感觉钝化的矛盾。依据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社会上其他人群的特点,比如:敏感的人时因为自己的感情泡沫太大因此会对外界与自己认知不同的信息很封闭,直男传输信息的时候习惯性忽略对方感情泡沫的存在。 人与物 人与物之间的感情泡沫带来的信息传递受阻,类似于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主观与客观的博弈。人对信息有着接收(传输),内化两方面工作。一方面人在选择将要接受的的信息时无可避免的收到感情干扰,自身的喜好,自尊心的需要等,甚至是讨好实验人员的需求,都可能让接收到的信息本身不具有代表性来体现客观情况。另一方面,人在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同样受着自身因为不理性的思维方式的局限的扭曲以及出于维持已有的认知的多重考虑而进行扭曲. 根据这个模型 心理学的部分职责就是研究人与物,人与人,人于自己信息传递,研究感情泡沫如何对信息进行加工(例如各种心理防御机制),认知局限如何影响信息处理(例如认知心理学)等等。 语文的任务:找到信息传递绕开感情泡沫的最短路径, 以及最大限度躲开认知局限的剪刀, 利用提高嵌入过程效率的工具,从而提高主体通过信息影响客体的效率。 用修辞手法,句型文章结构来提升信息密度,结构以及与读者的关联度。从这一点上来说,文章应该追求的是说服力和表现力,而不是华丽的辞藻。这一点考量对教育行业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对语文科目指定教育方针时,是否有必要学习生僻字,大量古文,少见的拼音,标点用法,而忽视了行文逻辑,修辞手法等可以切实提高表达效率的技巧。 值得说明的是,文学作品是语文水准的较高体现,因为文学作品中的布局,修辞手法,风格,本质上都是为了总体的表达效率,准确性,深度而服务的。这同样说明了写作中考虑读者的重要性,因为读者类型的不同意味着他们感情泡沫结构和抽象化信息的能力不同,文章所应该使用的写作方法的风格也应该不同。 下一篇文章将讨论嵌入过程对信息内化的影响,以及如何从传输和内化两个方面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老少皆宜的毛球游戏

毛球游戏,一种老少皆宜的原创竞技类游戏,由本人上生物课划水期间研发的“桌上高尔夫”改进而成。
布置约1m长,50cm宽的桌面,两端各有一个黑色的下沉式球门,中点和两个球门分别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各有一个点球点。点球点两侧设有障碍物。一个直径约为3cm的毛线球/木球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个人决定了社会发展的个别样貌,社会发展的一般原因决定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方向。 一 因素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错误地把社会的不同方面切割成一个个独立的社会学实体。而折中主义作为因素论的一种,认为一切因素一样重要。因此便开始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因素对于历史演进的论证,并错误地认为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个人无法起到改变历史的作用(经济因素的发展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因此便认为辩证唯物主义,鼓吹个人“躺平”,消极地等待历史的来临,是宿命论的做法。 然而这样的说法忽略了宿命论积极地一面,或者说,宿命论并不一定会阻碍人们采取行动,相反,宿命论可以是行动的心理上的必要基础,也可以理解为心理必须要去行动的“强迫症”。当个人认识到事情的必然走向,而有感受到自己属于必然中的一环时,那么辩证唯物主义中表面上的“缺乏自由意志”不仅不会让他无所作为的消极等待命运的到来,反而会被赋予一种使命感,产生“既然在这个位置,就不得不这样做”的责任的感觉。 二 当一个人认为他的行动有必然性的色彩的时候,ta就会表现出几乎是自发的意志力。如同马丁路德金认为种族歧视终将被时代淘汰,而自己又是这一过程的必需的推动者时,他就产生了几乎是自由的“必然”来实现他的理想。如果自由是可以按照当前做法以外的方式去行动,那么不自由就是主观上和客观上都不能采取当前行为以外的行为。但当我们当前的行为就是我们所有行为中最符合我们心愿的行为的时候,在我们的意识中必然性就跟自由意志同一了。我们获得了“必然的”自由。 很多人谈论自由的时候,认为自由只包括了不受约束的自由。如果这就是自由的全部定义,那就不存在自由和必然性(“约束”)同一的情况了。自由和必然不存在二元论的对立。试着开启一元论的思维:西藏废除农奴是历史的必然,而革命者扮演了实现这个历史必然的工具,而且无论是根据其接受的教育,经历还是其主观心愿,他都不能不担负这样的使命,这便是他实现使命的必然性。不过与此同时他的经历让他强烈地希望自己可以完成这一使命,这又是他自由的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自由和必然就达到了同一。 三 如果能达到S内的全部条件,A事件就会在T时间实现 有两类人意识到这一点。第一类人希望A事件的实现。 会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第二类人反对A事件的发生,也会有两种反应 这样的思路把个人对历史的影响摆在了偏中间的位置:时势造就了很多潜在的英雄,而英雄又对新的时势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这样的观点不同于主观主义者所认为的个人在历史中扮演重大角色的表述,这些人把个人当作一个单独的变量分离出来处理,忽略了历史自然进程的影响。也不同于那些忘记历史是人创造和推进的人的观点。 四 很多人习惯于把伟人发起的一次又一次政治上的活动当作历史科学的重点,而忽略其他历史生活的部分。就如同俾斯麦所说:“我们不能创造历史,而应等待历史的自动形成”。我们把水果放在灯下是不会加速他们成熟的。如果他们未成熟我们就摘下来,那只会阻止他们的生长和损害他们。伟大的事件和人物更多的作为人类发展不同时期的象征,是历史波涛中闪闪发光浪花。而各个时期的缓慢演变的经济模式和社会设施才是携带浪花的大潮。 五 影响历史的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一般原因)。如果只关注历史发展的一般原因而忽略个人原因,就会任由宿命论的发展,并间接性地合理化了一部分人欺压剥削另一部分人的活动。伟大人物还有众多的偶然事件同样对历史的具体样貌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例如肯尼迪被刺杀,赫鲁晓夫喜欢土豆。我们不能将偶然事件归为一般原因。 六 一般原因和特别原因(伟人+偶然事件)并不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也就是说,我们承认个人特点可以塑造历史的样貌,但这种作用只有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才能实现。例如,戈尔巴乔夫缺乏改革魄力,纵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做法只有在当时苏联整个社会在勃列日涅夫之后产生的人民对于生活质量下降的不满,经济的停滞和党内遭遇渗透的历史背景下才催化了后来苏联解体的悲剧。当然,伟人只有在特定的社会位置(地位)才能对历史形成影响。 拿破仑若从未得到提拔,便不可能由他来带动后面的革命。而具体个人能对历史产生多少影响,又取决于其所在的社会组织等其他因素。然而偶然只是相对的概念,偶然只会在必然过程的交会点上。 就如同戈尔巴乔夫的当政似乎是偶然,但其人格的塑造又源于赫鲁晓夫时期的批判斯大林风潮导致的必然。而在影响历史进程的问题上,必然的历史规律会被偶然的个体推动,但在另一个平行时空可能就会是另一个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偶然的个体。就如同,当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已经走到崩溃之边缘,即使没有拿破仑这个利剑,也会有其他的,才能稍逊的个体取而代之其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强调,伟人可以改变历史的个别样貌却不能改变历史的总方向。 七 就如上节所讲,社会需求一旦被满足,社会组织就会排除其他希望解决此课题之人的上升道路。就如同如果我们已经有了林肯,就不再需要一个持有类似主张的新的废奴领袖。伟人和巨大的社会需求同时出现,因此我们常常把社会进步的功劳归功于伟人,而非背后的历史规律。而一个人若要成为实现社会需求的伟人,则需要以下两个条件: 如果清朝得以在被殖民中维持其“安稳”统治,就不会给诸如教员等革命家乱世创业的机会。 八 总之,个人特征和偶然事件决定历史个别外貌,而历史的方向则是由一般规律(生产力发展+生产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而伟人的伟大之处则在于,其能为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造就的社会需要而服务:解决先前社会发展逐渐出现的问题,指出社会发展逐渐产生的新的需要,并具有远见的满足这些需要。就如同林肯意识到奴隶制度已经对资本主义的生存方式造成拖累并且破坏了美国的民族和谐,意识到文明和生产力的进步产生了新的制度需要,便推动当前的社会模式(蓄奴)朝向一个新的方向(废奴)发展。 没有伟人可以逆势而行,强迫社会接受一个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社会关系。而当人们处于某种社会关系时,他们的想法感受就会呈现某种相似的模式。就如同男权社会的生产方式自然的产生男尊女卑落后思想。当人们了解社会关系会随着生存力发展而如何改变,我们也就知道社会的心理会随着社会关系如何改变。因此我们就有了影响社会心理,也就是影响历史事件的机遇,也就是创造历史的机遇。 所谓伟大的人,又无非是那些被历史潮流推动,同时比其他人更可以解决这些课题,更可以“创造”历史之人。

一本书看懂地缘世界:有些国家“贩🗡”是“天生”的

地缘政治的世界 如果时刻刷新的国际政治新闻是棋盘上千变万化的博弈对局,地缘政治则是限制每一个棋子和其活动范围的规则与战术。 某种程度上说:世界各国之间的斗智斗勇是无法预测的,因为优秀的政治家要提前预判对方的反应甚至往后数十步的发展。 但某种程度上,世界各国的步数似乎在地球各板块归位之后便已经决定:一些特殊的地理特质让某些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对于此类区域的不断争夺也构成了国际争端的第一层释义。 主导世界,几乎等同于控制欧亚非大陆上(旧大陆)各国之间的物流联系,自然资源。 而从目前世界格局来看,有能力主导世界格局者不过四家:中,美,俄,西欧。无不是具有广泛面积人口同时自身发展有能力进行对外扩张。 在中美俄西欧四大地缘政治板块之间夹杂着许许多多的破碎地带,他们具有战略缓冲带的属性,而破碎程度尤以资源丰富者为甚(比如中东)。 四大家就像地壳板块一样和互相的边缘磕磕撞撞,引得其交界之处(地震带)支离破碎。 美国 美国一个显著却被广泛低估的的一点是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地理环境在历史上给予其的优势。 具体来说:美国中部地区有约290万平方千米的适宜播种的大平原(最大粮食出口国),矿产资源几乎没有什么短板,可开采石油储量是沙特的五倍,天然气储量比俄罗斯还多。 地理上,美国被东西两个大洋保护,南北两个国家又几乎不会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另外一点是,不同于中国,美国面向海洋的两侧没有被岛屿包围,这保证美国即使在历史上的“弱小”时期也没有被海洋封锁。 美国地缘影响力的扩张 美国的发育时期从墨西哥,英国,法国手中获得大片国土面积。 从原先的东海岸抱住大西洋一边的局面变成了左手一个太平洋右手一个大西洋的真正海洋霸主(到东亚和西欧的距离都不至于太远)。 这个局面在美国控制了古巴,菲律宾,关岛等岛屿和巴拿马运河(沟通大西洋太平洋的贸易)后得到强化,使其影响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施展。 在多极化中“韬光养晦” 二战开始之前的美国已经在经济总量上成为第一,但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还要逊色于法国和英国。 新兴国家若希望保持自己的安全和影响力,一个不错的策略便是让世界其他关键地区形成多极化的局面。 换句话说,就是往大家打架打得最凶的地方再添火加柴,而自己在一旁吃瓜。 这也符合美国在战争中立场变换的现实操作:拒绝在处置德国的凡尔赛条约签字,二战前期科技和经济上和德国合作密切(防止英美独大),等欧洲被德国威胁之时再反攻德国。 在侵华战争中和日军贸易大量资源,珍珠港被打了以后又直接往日本扔了原子弹。不过这种战略也是美国后来扶持中国进入五常的一大因素。 美国视角下的世界 多极化的策略和英国的大陆策略颇为相像,甚至可以说只是其放大版:从防止欧洲一统到防止旧大陆一统。 其策略可以粗略表述为:抓两头(中俄),掐中间(切断联络东西的陆上海上通道)。 具体到历史操作上,可以解释美军在韩国日本的军队部署和对台湾地区的干涉(抓中国),对俄罗斯长久的打压,干涉扰乱中东北非局势(掐中间的陆路),增加美军在印度洋附近的部署(掐中间的海路) 美强苏弱的态势 二战过后美苏的对立即使抛除意识形态的分歧,也仍然有地缘政治上的缘由:自古以来俄国区域由于面积广大且多为平原,此外还同时沟通着欧洲和东方,在强大时可以向西或南扩张,在相对弱小时期又会被其他帝国所惦记。 因此我们不妨还原一下冷战时期苏联采用的一些战略选项。 首先,苏联想赢得中东和南部非洲的欧美资源来源地。然而由于在中东地区缺少盟友,又因为历史原因在南部非洲缺少控制而失败。 其次苏联因为意识形态和中国形成友好关系有一定地缘优势。而后来因为两国一些理念不合导致关系恶化,优势反而变为劣势。 美国视角的苏联解体 苏联的各加盟国围绕在俄罗斯(主体腹地)的外围形成了战略缓冲,也如同在中亚西欧伸出的手。 然而由于各加盟共和国在历史上属于苏联的时间很短,并没有被完全消化,美国便可以通过几个“发力点”来冲击这些不稳定的地区。 这其中以阿富汗和波兰尤为关键。前者是苏联阻挡来自西亚宗教渗透的屏障,后者则是经济互助会中充当重要粮食供给者的角色。 美国的军事部署 美国军事部署采用符合国情的外重内轻的策略:对外重点布防各大海运节点。而对于南美洲,尽管也有诸如古巴和委内瑞拉等“不守规矩”的国家,美国并没有给予过多军事上的重视,原因在于南美孤立的地缘位置,和美国对大多数混乱的南美国家的成功的政治干涉。 欧洲 从地缘政治角度,欧洲可以分为三块: “战国五雄” 欧洲和战国有很多相似之处:相近的文化语言意识形态,不同的有主权的国家,大一统是方向。 德法就像魏国,赵国,一方强大的第一反应就是消灭对方,意大利是韩,英国是采用均势战略的齐国,俄罗斯则是秦国。 欧洲的软肋 一个区域的影响力要从其对全球物流的影响力,资源的支配力和自身的行动能力来评估,而不单单从经济角度考虑。 近百年,欧洲凭借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占得先发优势迅速发展,而等到先发优势日益减少便暴露出其三大软肋,发展也日益减缓。 南欧:“蹭饭的”海权强国 当年的南欧诸国凭借海洋之便利率先致富,如今先发优势耗尽反而面临三面之敌(北有欧洲大陆,东有西亚,南有北非)。也正是这三面之敌的要地导致欧盟想把这四个经济拖油瓶踢掉却又不敢踢,四个国家一开始哭闹又不得不连哄带骗带给钱地安慰。 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是一只伸向内海的爪子,可以说拥有了克里米亚就拥有了黑海。 而黑海的战略意义远远不至于一个挺大的内海。 从地图上并不明显,但黑海有多个出海口可以使俄罗斯的船只进入地中海从而进入大西洋。之后赫鲁晓夫一拍大腿把克里米亚送给了乌克兰,也为14年俄乌冲突埋下伏笔 乌克兰:小火药桶 东西欧交界之地,还是大平原,南边挨着克里米亚半岛,东边过了黑海直接大火药桶巴尔干半岛 除了地缘环境重要之外,乌克兰还是前苏联重要工业基地和粮食基地。因此无论西欧和俄罗斯哪个控制了乌克兰,都构成对另外一方的心头隐患。 俄罗斯 […]

穿透式学习

思维篇 学习历程 学习就如英雄的历险 在遇到生活中困难知识感觉受到召唤,从生活中脱离进入知识世界,最后学成归来得以实践应用 实用工具一:是不是在假装学习? 没有完整经过整个学习之旅便为假装学习 从来没有启程/从来没有进入未知的知识世界/沉迷于知识世界而忘记学以致用 学习的小循环 以往的学习模式以小学幼儿园为起点,大学研究生毕业即从知识世界脱身,最后进入工作和生活中完成实战。 相当于走过人生即走过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 然而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积攒发现问题,我们的生活也就需要更多的小的学习循环的出现以满足不断实践的需要。 这种一口气把可能用到的都学了到以实践为导向的终身学习的视角转换,更符合生活的实际情况。 实用工具2:用点线面与实干世界对撞 当我们开启一个一个小的学习循环之后,我们还要回答另外一个问题,即每一次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深度和广度? 点:当我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线:对现有的解决方案不满意,学习一组知识,去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 面:学习整个知识体系,更清楚线在面中的相对位置,比较自己的和学习到的知识体系 把所学变成能力 能力三个阶段:将所学变为入门教程,培训课程,操作标准 通过把我们的所学分别转化成教程,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考验越大,我们对知识掌握的越发牢固 工具03:变入门教程 做示范,列出步骤和做法,如果他按照你的教程来便可以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做到最低标准的成品 04:变成培训课程 费曼学习法类似,以教带学 05:变成操作标准sop 操作标准的特点:高水准,可迭代,习惯 几个制定时的要点:新手视角,持续更新,结果检查 Sop指的是标准操作流程,如果其他人完全遵循了你的sop,是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工作的。 例如自学编程后可以制作一个编写计算器软件的指南,列出了所有情况的所有操作步骤,即使一个完全零经验的人也可以跟随你的sop实现编写任务。 知识螺旋 知识可以分为implicit 和explicit。这个图很好的对应了写作(把implicit变成explicit,或者ex变ex)和sop(把explicit内化成implicit)的意义 形象化和思维模式 要能更好地应对未知,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学习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式(硬件的升级而非软件的堆积) 思维模式是被我们用来思考问题、预测未来以及评价各种观点的思考方式 比喻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思维模式,因为比喻可以改变思考问题,预测未来,评价观点的方式。 就如同我们前文中把学习比作英雄的历程,这种比喻让我们把“劳累”的学习理解为正面的积极的挑战。 06用比喻展现思维模式:形象化比喻可以帮我们更有方法的解读将要经历的旅程,并指引我们去关注可能遇到的难以预计的情况 实践智慧 实践是学习内容的来源,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以实践导向的学习考验我们两种能力:直面现实,把想象变成现实。 只有一心一意献身于暂时的迷误,他才发现了颠扑不破的真理。 形成知识体系 认清自己的知识体系再修正他 珍珠连成线:知识并不是随体系嫁接而来,而是零散的知识逐渐被连成完整的线。 我们平常生活中不同方面积累的知识逐渐拼合成互相关联的线。 知识屋和支柱:几个互相支持的细分知识体系构成我们知识小屋,这些细分知识体系就是小屋的支柱,知识越广,越深,小屋也就越大。 07个人知识画布 先有知识框架再去碎片化学习 就像把一个个物件对应分类有序的排列在架子上 获得框架是必要的,可以在学习的一开始就去系统的看一下导论,系统的课程 碎片化知识因此不再碎片,而是和稳固的大框架嵌合在一起 工具08:通过啃书来获得知识框架 实践矫正认知 记录下决策,方法的预期成果和实际成果 工具09:用对照矫正体系 […]

假性亲密关系

爱情不是两个残缺的人拼在一起凑合,而是两个完整的人聚在一起庆贺。 《假性亲密关系》 假性亲密关系 有真性亲密关系就有假性亲密关系。 假性亲密关系有亲密关系的躯壳,却没有亲密关系的灵魂。 假性亲密关系有羞涩的表白,浪漫的鲜花巧克力,准时的生日祝福,甚至华丽的婚礼,却在关系质量,情感链接,沟通深度和互相的理解信任上显露出其空洞的仪式化一面。 从某个时刻开始,双方在感情中戴上了面具,双唇贴上了胶条,越来越多的话题和情绪被归入到禁忌的区域,似乎只要把那份压抑和不安藏在对方无法发现的心底,就不会让彼此看见感情行将崩溃的蛛丝马迹。 为什么出现假性亲密关系 为何看似亲密无间的情侣却逐渐貌合神离?为何越来越多的情感问题没有被察觉和解决? 第一,恋爱的双方往往对自己从感情中得到什么缺少答案。 感情的开始或许出于机缘巧合之下的一时兴起,或许是同伴父母压力之下的不得已而为之,或许只是把谈恋爱当作人生的一大任务来打勾完成。 他们对理想感情的样子缺乏描绘的能力,自然缺少了评估感情质量的标尺,自然也无法发现这段关系中可以滋养双方的养料。 其次,伴侣之间没有建立对彼此的了解。 他们“浪漫”的在本上记录下对方喜欢的冰欺凌的口味,身高,体重,却对对方的家庭,恋爱观,道德观,金钱观一无所知。 他们可能习惯甚至喜欢对方的陪伴和存在,但他们的交流流于表面,像是交差一样的购买礼物和牵手拥抱。 若是其中的一方被另一个人代替,同样的剧本会以同样的剧情上演,节目组和观众甚至不会意识到男主女主已经悄然更迭。 最后,两个人的心理“问题”阻碍了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理想恋爱中双方是分享共同利益的伙伴关系,然而伙伴突然或者习惯性地变成敌人的情况屡见不鲜。 一方在坦诚地分享情绪和解关系,另一方却因为希望在情绪上控制对方而不愿袒露。 在那个瞬间,面对面的两人似乎不再是同为一个目标共同奋斗的整体,而是各自奋战,甚至某种程度上形成敌强我弱的零和博弈。 心理模式决定了双方情感表达的方式,矛盾的处理,信任的多寡,更是本质上决定了双方是形成利益一致的双赢合作还是互相榨取的有毒关系。 如何破解假性亲密关系 破解假性亲密关系就是要打破其仪式和虚假的外壳,转而注重高质量的关系。 高质量的关系不拘泥于形式的束缚,需要我们进行坦诚地沟通并且共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而沟通时对方陈述的具体事件不必投入过多的精力去置身其中,而更注重关注双方对事件的看法,感想,评价。 值得庆幸的是,假性亲密关系不意味着不合适,只是意味着关系中尚有盲区等待双方的合力探索。 保持亲密的核心 当下的坦诚要求我们诚实甚至有些“直男”地表达我们此时此刻的想法和感受。 无论是接收到对方礼物时内心的喜悦,“亲爱的,谢谢你给我准备的礼物,我很开心和幸福。” 还是对于关系的担忧,“宝贝你生气时一言不发的状态让我有些害怕”。都可以让对方更好的了解你的需求。 在关系的初期,此类发言可能需要一些胆量,但有了对对方的足够了解,我们不必再害怕向对方袒露自己的需求和顾虑,并且应当相信对方会重视我们的表达,也会感谢我们给予对方的信任。 无话不谈的氛围是指为双方的坦诚交流搭建一个平台。 平台的基石是耐心的倾听,而不急于批判和支持的态度则是大厦的主体,具体的回应技巧充其量算是塔顶的点缀。 与之相对的,强势的语言和压倒对方的改变的欲望把对方真实的想法扼杀在心中,结局便是自以为是的了解和虚假的一派祥和。 想象的共同体。当两个人选择联结在一起时,他们会一起创造新的共同经历,一部分利己的想法变成了无私的利他,某种程度上看,双方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有着相同的利益,相近的目标。 当想象的共同体成立之时,内部的关于“属于你”,“属于我”的界限开始模糊起来,比较,输赢,控制被控制的概念就会被削弱,我们的概念得到加强。 因此不妨把“这样做对我们的关系有帮助么”作为一个丈量我们恋爱中行为的标尺。我不会因为你出现了问题就选择离开,因为我们同属于共同体的一部分,我会和你一起寻找答案。 何时开启一段关系 亲密关系=情感+关系 当我们只有关系的时候,我们把对方视为值得交往的朋友。当我们只有情感(爱情)的时候,我们容易冠以关系的名号,却很难控制关系的走向。 选择进入一段关系,就是评估双方是否产生了爱的情感,有是否在关系模式上可以做到互相兼容。也许看起来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无论是爱的情感还是关系的模式都可以在双方的一直努力下得到培养。 建设理想的爱情 建设理想的爱情就需要首先接受并且承认恋爱关系的不完美。 有了不完美作为起点,双方就达成了一个共识:我们之间注定存在矛盾和分歧,但我们要评估这些分歧能否用自我提升的方式来解决(而非忍气吞声的方式)。 因此再遇到矛盾的时候,退避三舍变成了迎难而上。并且在双方平静的时候可以一起探讨互相成长的议题,开始进行关系的修复和升级。 最后仍然要强调:无论做出何种行为,都要切身的从双方共同的利益出发。 在爱情中内省 自由的择偶时代 当包办婚姻和相亲大会退出主流舞台时,单身狗数量激增,恋爱前焦虑的决策过程也越长。更高的自由度改变了恋爱所需的技能点: 1. 自我探索的能力。要求我们去洞察自己的情感模式和情感需求以和他人完成匹配。 2. 成长的思维模式。要求我们在恋爱中寻求自我完善,不因恐惧孤独而恋爱,也不因寻找依赖而恋爱。 3. 开发新型恋爱模式的能力。当传统的恋爱方式不再被纳入考虑,就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和另一半开始新的恋爱模式,如何被爱,如何表达爱,如何维持爱,如何结束爱都是新的恋爱模式需要回答的问题。 想要和需要 […]

假如给我三天社牛

前些日子近距离观察了两位社牛的社交状态,有感而发

假如让我当三天社牛:
社杂的我有时精神亢奋,见到路人也要从远处打个招呼。有时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难以脱身,偶尔被人打断还会茫然地不知所措。要命的是,具体进入哪个状态似乎完全不由我控制,我把这种现象叫做“双向社交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