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度思考法》

这个月打算集中重读部分高中读过的书,部分有价值的会借用一些启发写成文章。顺便感慨一下,不同阶段读同样的书所收获的完全不同,这次读的时候感觉在读一本全新的书。

《高维度思考法》不同于一般的强调“知”的重要性的书籍,这本书指出了知对于我们的约束和限制,以及无知,尤其是认识到无知存在的重要性。继而引申出解决问题思维和发现问题思维的对比。最后提出了一些帮助我们意识到无知存在,以及切换思维方式的方法。


# 知与未知

## 超市不卖什么东西?

在引入三个领域的内容之前,我们可以先想一个问题:超市不卖什么东西?一开始我们可能会想到类似的商店,回忆他们的货架,想到哪些没有出现在超市里。之后我们可能想到一些专卖店,类似珠宝,汽车,等等。

接着可能会想到生活中其他的需要付钱的服务,例如按摩,电影票,音乐剧。再往外想可能想到一些压根在任何场景无法购买的,比如尊严,爱情,勾股定理

再进一步也许还能想到一些压根不存在的事物比如人的鳞片,隐身术,喜欢喝酒的量子等等…在思维不断的外扩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已有的常识对我们创造力的约束,还会不断产生一种“这也可以?”的想法,而这种想法,标志着我们根本没意识我们不知道一些事物。


## 已知已知,已知未知,未知未知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知的三个领域: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

第一个对应已经有了解决答案的问题,对应了那些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比如HR利用现有的筛选流程招募人员。

第二个对应明确了问题却还没有解决(狭义解决问题),比如某意欲创新的HR思考哪些人格特质可以更好的预示工作中的表现。

第三个则是既没有问题答案也没有发现问题(广义的解决问题)。例如某HR压根没有意识到人格特质对于工作表现的潜在影响。

要注意的是,在下文里会出现我用“无知”替换“未知”的情况,不是我闲得无聊玩弄概念,而是这两个词虽然很像但是并不完全相同:未知是相对于已知(知识)的,是名词。而无知指的是一种认知状态,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


## 知识是什么

“知”是事实加解释。“知识”是可再利用的知。因此知识是可以再利用的事实加解释。在知识的构成中,事实是0维的,而解释是n维的

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尽管不一定能被我们观测到),而解释则可以有无数个层面,同时也因人而异。

解释就是分和连(分类,建立关系):对象概念的形成,对象概念的重连。分类时所画的边界需要考虑方向和长度,对应了划分概念时所处的维度和长度(范围)

此外,我们讲知识是可再利用的知,也就是说知还是知识的快照,是流动的可以在不同场景重现的知。想象和创造需要这种知识的重构,打散,重新分类,重连。当我们获得知识的时候,我们其实进行的是一种静态的固化过程,沉降下来未来可用。

思考是一个流动的,“无知”的过程,要求重新解释,重新组合。


## 无知

### 无知的多种维度

无知的几个维度与知的几个维度对应。知包括了知事实,知解释,知范围,知维度。无知也就对应了事实无知,解释无知,范围无知,维度无知。

事实的无知是一种零维的无知,记忆单词,年代,数据等等都归入其中。事实是价值中立的。解释的无知相对更难以察觉一些,但是事实上却比事实的无知影响更大,涉及到我们如何理解一些事实。

解释的无知可以进一步区分出范围的无知和维度的无知。范围的无知是在特定维度中所“看到”的“面积”的局限,例如都从道德水准的角度评估行为,在基督徒里的低道德行为可能在entp眼里是正常行为。

范围的无知是一维的,因为是在一个选定维度之内的无知。对范围的无知对应了上文提到的画线时考虑的长度,一般也和事物的属性的“程度”,“重要性”挂钩。

而维度的无知则是多维的。例如从社会学角度,心理学角度,集体的角度,个人的角度等等。对于同一个事实的解读可以有无限个视角,而看待事物角度越单一维度无知也就越大。化解矛盾的一大方法就是确定双方处在同一个看问题的维度,并在范围的局限上予以互相理解。图片

## 知与未知的扩张

用维恩图表示知与未知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两种对知识有不同态度的人。图片

第一种人,没有意识到未知未知存在,因此把已知的未知当作了一个不会扩展的固定边界。在这种认知下,扩张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就会越来越少,也就是越学习感觉需要学的东西越少。(问题数量不变,答案增多)

第一类人在这里被概括为解决问题的人。


第二种人意识到了未知的未知的存在
,因此在学习时虽然已知的已知变多,但是已知的未知和未知的未知(指一种对自己无知的意识)以更快的速度扩张,因此越学习感觉越有更多的知识需要学。(答案增多,问题数量增多更快)第二类人在这里被概括为发现问题的人。

# 缺乏未知的未知带来的困境

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是在知的不同领域的活动,所需要的价值观和技能不同。因此在没有刻意培养的状态下,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

下面我分三部分先讨论“知道”本身带给我们的困境,之后讨论思维被限制在已知未知和已知已知这个封闭区域带来的困境,最后则讨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带来的问题。


## 知的困境

我们之前提到知识包含了事实和解释的部分,“知”二者对于我们的思维都会有一定的限制。其中“知”解释对我们的影响更大,一般也更难发现

大部分人会始终沿用同一套解释世界的维度,范围,并在每一次思考问题中将这种思维惯性强化,最后被认为是普世真理。

这样的固体的存在使得我们在接受新的事实和解释的时候受阻,一方面,与原有解释不相容的事实要不然被扭曲要不然被忽视排斥。另一方面,长期使用一套解释使得从“对立”的视角思考异常陌生,和“没有必要”。


### 问题的浮现和思维剧变

由于我们沿用的老旧的解释视角不断地受到外界流动多变的事实的冲击,在达到一定阈值时,越来越多的事实无法被旧有的框架解释,双方的冲突就会爆发,迫使人们寻找其他解释视角。

### 画线的诅咒

先回顾下上文,画线是指对概念的划分和重连,画线时必然要考虑所依据的维度和包括的范围

画线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但同时也是阻碍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首先,画线帮助我们模式识别,从而可以快速对大量相近的事物产生认知。但是模式识别的反面是模式化,模式化限制了重新画线,也就是改变理解,思维更新的过程。

其次,画线作为一种选定维度和范围的活动,也圈定了我们注意力的范围,注意力之外的事物也就因此成为了“意外”。

第三,画线某种程度上定义,明确了问题,从而把开放体系变成了封闭体系。这相当于暂时的把我们从未知的未知拉回了已知的未知,引导我们重视已知的变量忽视未知的变量。


## 封闭的困境

随着对概念的不断画线,我们不断地丰富解释框架,一个具有清晰边界线的封闭体系也产生了,旧有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容易得到解决。

然而旧问题得到解决的对立面则是容易产生新的问题,因为逐渐有越来越多新的经验无法被解释,这种事实和解释的冲突使人产生越来越多的困惑。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所谓的热恋期和争吵期。

除了化学物质分泌的区别,热恋期双方所展示的较好的一面使得我们在理解对方的时候慢慢形成了一个比较正面的解释框架。

但是随着了解的加深,黑暗面展示的越多,和那套正面的框架相悖的发现就越多,直到那个框架崩溃,我们才意识到对方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位,而不是那个完美的圣人。


### 封闭开放循环

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存在一个物极必反一样的循环,非常有老子哲学的感觉。一开始我们处在开放状态,之后随着学习开始画线,逐渐的找到框架,明确问题,圈定范围,开放状态也慢慢变成封闭状态。

随着封闭状态加深到一定程度,解释越来越需要自我更新来应对各种需要被解释的“事实”的冲击,继而又催生了新一轮开放体系。这很像托马斯库恩关于科学范式演变的讨论图片

### 封闭和开放的人

从封闭开放系统的角度,也可以解释封闭思维(排斥他人思维方式)和开放思维人的不同(接受他人思维方式)前者对自己的生活逻辑已经成熟甚至固化,因此行为模式比较固定,对其他思维方式的接受度很低,但同时也因此可以高效运转,目标明确。
后者对于各种思维方式都有一种较为包容的态度,精力也自然的从解决问题更多的转移到发现问题,执行力相比于前者更低一些。这一点与mbti中p和j有些不谋而合。


## 解决问题的困境

回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间的对立,二者的对立本质上是创造框架和沿用框架之间的对立。因此,二者所冲突的特征也是框架从0到1和投入使用时表现的特性。具体举例

图片

从以上这些对比都可以看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源,能力,思维方式都是截然不同的。

又因为发现问题所代表的开放体系会自然的向解决问题所代表的封闭体系过渡,因此如何在形势需要的时候(而不是问题爆发的时候)从解决问题(封闭体系,框架)转换到发现问题(开放体系,无框架)是较难解决且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困境。

这个困境并不只出现在个人身上,从企业到社会都一定程度上受其困扰。原因至少包括:

1. 路径依赖:在很多场景中,同一个路径被重复的次数越多下一次被选中的概率就越高。而创造其实是一种反抗路径依赖的行为。

2. 类比思维:相比于演绎推理,人类思维更擅长归纳式的模式识别,而模式识别依赖的就是旧有框架。

3. 难度较低:尽管不应该一概而论,但划分连接概念这样的抽象活动总体上比在框架之内找最优解和执行的活动对思维的要求更高。

4. 相较稳定的收益:创新活动不仅风险较高,而且因为缺少参照,在收益评估上也存在更多不确定性。

5. 集体,规模属性:“下游”的解决问题的配套特点,诸如执行,积累,结构,统一标准,顺从等等,本身就与大规模生产适配。


# 两种思维的对比

解决问题思维和发现问题思维的不同,从三个方面体现

1. 存量思维到流量思维

2. 画线区分到擦线虚化

3. 固定维度到多维跳跃


## 存量思维与流量思维

存量思维和流量思维本质上放映了我们是关注系统内部还是关注系统之间的交界。如果把我们拥有的比作蓄水池,那么存量思维是基于对水池本身的关注产生的,而流量思维则是基于对水池入水口和出水口的关注产生的。

继而当关注点在存量时,更加重视现有的资源,重视积累和存储。

而流量思维则更加动态的理解世界,相比于存储更注重产出(入水口)和消费(出水口)。因而在考虑问题时更容易搁置“已有的”的的束缚,也更容易冒险和专注于对方法的改进(代表着吸收新事物的速率)


## 画线区分和擦线虚化

画线区分和擦线重组反映了我们是认为概念之间存在明确的界限还是认为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延续”。一个形象的对比:画线区分就是把颜色分成赤橙黄绿青蓝紫,而擦线虚化则是一整个色彩光谱环图片图片

对于习惯于画线来理解世界的人来说世界被“线”划分成一块一块的概念,每块之间界限分明,直观上看不出过渡和如何转化。

对于习惯擦线虚化的人来说,语言这种划分概念的工具是极具迷惑性和限制性的,而我们的自由正体现在可以自己创造界限而不是受旧有的界限拘束。

这就像我们拿着一个红色和一个绿色的篮子去市场装苹果,有一些苹果也许很明显的符合其中一个篮子,但也总有一些苹果会让我们在片刻犹豫之后不得不勉强的放入其中一个篮子中。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先有解释,再有事实,而面对那些不太符合解释的事实,我们便不得不忽视它或者强行将其纳入我们的解释框架。

而对于擦线虚化的使用者来说,他没有携带一红一绿两个篮子,而是双手空空的就来到了苹果市场。

在一番观察后,虽然它可以选择不加区分的将苹果打包带走,但是相比于前者,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自由的制造框架来区分苹果。也许可以按照大小,形状,产地,甚至硬度,但无论如何它都知道,这些线并不先于我们存在,而是我们可以自由地重新定义的。(写到这突然联想到电脑“0,1”这样的运作机制是不是和它难以识别渐进的人像有一定关系)(这也并不意味着我就支持什么我的性别是武装直升机类似的发言,another subject)

画线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叫做“你我思维”,也就是说画线所针对的不仅是外部概念(这里我也画了个线哈哈哈),还用线区分了自己和外界。

这里的自己所指的不只是单单一个肉体的存在,还包括那些物理上和精神上属于“我”的东西,比如我的领域,我的爱好,我的任务等等

这种区分你我,区分里外的意识为主体的活动和思想限定了范围,使其更谨慎的应对“出圈”的活动(无论是破坏规则还是做不符合“我”的事情),因而一方面可以更好的看清已有维度中那些现状和理想(边界)的距离,另一方面因为活动和思考范围的收缩忽略了圈外的其他维度。

画线者这种设定活动范围的习惯使其对明确界限有一种自发的追求,这就要迫使其回答两个问题,即:在自我活动的领域之内,什么样的表现是最典型的?以及,自己“最远的互动范围”在哪?

受制于地理,眼界等局限,回答这个问题所使用的参照物就变成了和自己同年龄“天资”相近的同行,而问题的答案也浮出水面:那些和我相仿的人的行为表现,就是“正常的”行为表现,而他们所取得的最高成就也将是我所能取得的最高成就。

图片

## 固定维度到多维跳跃

从固定维度和多维跳跃的区别可以这样类比。

在一维世界如果遇到阻碍无法前进,这时若可以升维到二维世界,则可以通过“转弯”来避开阻碍。同理,把从固定维度到更高维度的跳跃过程粗犷的归为三类:手段-目的,局部-整体,具体-抽象

对于固定维度使用者来说,他们看到前者远多于看到后者,所谓维度的缺失。而对于多维跳跃的人来说,能看到后者并不是追求的全部,其最大优势其实是在于可以做到A-B-A的循环。

例如从手段出发,推导出目的,而为了实现目的,又推演出新的手段,新事物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创造出来了。因此多维跳跃自己技能像是一对飞行器,可以从一个事物上上升,经过一段飞行后着陆到另一个事物上,为两个事物建立了联系的路径。就像氢元素和锂元素本来被看作是两个不怎么相干的事物,但因为有了元素周期表,我们便成功把二者连接到了一起。

也正因为维度的上升,多维跳跃者在面对问题时可以用更加丰富的“迂回策略”应对,而不是在单一维度上“死磕”。


# 发现问题的元思考法

下面就如何具体做到发现问题提供了三种方法。三种方法都试图把我们抬高到上位的俯瞰视角来观测思考。通过跨越那道分割已知和未知的墙,从而做到从已知未知到未知未知的跨越,也就是解决问题到发现问题的跃迁。图片

## 抽象化和类推

从具体到抽象是提高到上位视角的重要部分。

抽象,指的是面对具体的事实,基于共同点并抛开此外的所有特征,给予同一范畴内的解释。通过这个定义我们也联通了事实和解释。马克思也解释过具体和抽象的关系,使用的是个别性和一般性两个词语(开始夹带私货)

“个别的东西有许多属性,其中有些属性是个体特有的,就是个别性或者说个性,其中有些是许多个体共同具有的,就是一般性、普遍性或共性,因此,一般性便是由一类个别的东西构成的整体的属性或类的属性, 但是这个整体相对于更大整体而言则是部分,把这种部分的共同性抽象出来,又可得出更高层次的一般性。低层次的一般性相对于高层次 的一般性来说,便是特殊性。生物性相对于动物性、植物性来说是一 般性,相对于物质性来说则是特殊性”马克思的中文译者

抽象化可以用于勾勒关系(两个事物)与结构(两个以上事物)。

我们日常所说的商业模式,模型等也可以被纳入其中。类推则是对关系和结构的一个应用。通过“类比”,也就是发掘两个看似不同的事物的结构上的共同点,来实现跨越和“借用”。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coursera的模型思维课(model thinking),我在之前也写过模型思维的学习笔记,对于提高认知能力很有帮助,可以起到学一个模型,套用解释多个现象的效果。


## 思考轴

思考时做使用的轴是观察事物维度中的一种,通过抽取事物的特征并把特征“拉”成轴,便可以发现盲点。

事物所具有的特征,诸如重量,体积,密度,美观度,价格,甚至逻辑性,抽象度等等其实是无穷的,因此抽象出来的轴的数量也是无穷的。

轴可以是定量的,像尺子一样,例如长度,重量。

轴也可以是定性的,像评价的两级,例如保守与激进,美丽与丑陋。引入思考轴之所以可以提高我们对无知的无知的认识是因为,在上文中提到的“无知的几个维度与知的几个维度对应。知包括了知事实,知解释,知范围,知维度。

无知也就对应了事实无知,解释无知,范围无知,维度无知。”引入新的思考轴可以扩展我们的维度,而在同一个思考轴上游走则可以扩宽我们视野的范围。图片

上文提到的分类是否和思考轴的概念有所重叠呢?在不少情况下我们的分类是以轴为依据的,而这样的分类往往可以穷尽所有情况

例如以温度为轴,我们可以分成0度以下,0度以上一百度以下,以及一百度以上的情况,所有物质都可以在三个分类中找到位置。但如果分类时不依赖轴,则可能会出现一个事物在一个分类体系里同时归属多类或者不属于任何一类的情况。

## 回归第一性

回归第一性是马斯克一直倡导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不断地挖掘原因和目的,找到事物的最基本结构,再基于此进行推理分析建构。

这种方法在民间的版本叫做5why思考法,也就是对一个事物连续追问多个为什么。虽然不能说和第一性原理一模一样,但也算是一个合格的高仿。

通过连续不断的why,手段回归到目的,表象上升到原因,也就得到了上位视角。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把很多被“墙”隔开的事物再更高的层面连接起来。马斯克在考虑降低电池成本的时候,不断地向上回溯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发现电池除了铁、镍、铝这些成本无法减去之外,其他的部件结构和材料都有重新设计和降低成本的空间。

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