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战略

战略大师的五种视角:计划,模式,定位,展望,策略

战略 战略无处不在:不管是对于个人生活的规划,组织做大做强的纲领,还是各种诸如战争,交友,学习,恋爱,甚至下棋等活动,都需要战略。 这既显示了战略的重要性,普遍性,也显示了其复杂性。以至于说到战略,多数人会认为战略产生于战略家即兴的洞察全局的灵感,以至于放弃把战略视为一个可以去研究的对象。 那么战略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应用不同的战略,从而提高我们的战略能力呢? 想给战略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很困难,更多地,定义战略更像是盲人摸象,观测的角度越多元丰富,可能越接近其本质。 下面我讨论一下,战略的五种定义,或者说,五个认识战略的角度。 本文我从下面五个角度解释战略:计划,模式,展望,定位,策略 前两种战略的定义:计划vs模式 计划 一般我们说到战略,都会把它同计划一词挂钩,然后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决定改过自新青年在书桌前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或者几个西装革履的白领在办公室里围成一团在ppt前指点江山的画面。 无论具体是哪类计划,这种把战略和计划几乎等同的视角都是一种未来的视角,即,我们在试图预测,规划未来,无论预测的是我们自身的行为,还是环境的变动。 在这种场景下,战略的定义等同于对未来的计划。 模式 然而如果这个时候话锋一转,我们来到一天的结束或者年末的总结大会上。 当我们回顾自己或者公司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我们几乎肯定会发现,我们的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年末的报告和to do list上面不是多了几个之前未曾预见的任务名词,就是被当初计划这一切的设计师悄悄涂掉了本该完成的内容。 这时,在回顾过去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我们发现战略早已在低效的执行和偶发事件的突然袭击下变了模样:一部分出于未雨绸缪的计划没能如愿实现,而另一部分为了应对新的突发情况而”涌现“战略加了进来。 这时候我们再去回看所谓的战略,战略的定义就不再是对未来的计划,而是过去完成了什么的集合,或者称为:模式。 计划+模式 那么计划和模式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用数学等式大概可以这样描述。 计划=深思熟虑的计划+空想的计划 模式=计划-空想的计划+涌现的战略 也就是说,一个组织或者个人真正实现了的战略,包括了之前计划中最为深思熟虑贴合实际的战略(这里指的就是不仅能做到,而且会做到)和一些为了应对预料之外或者突发的事物而后来产生的战略。 控制与学习 计划(无论是实现的还是未实现的)本质上是一种尝试控制的行为。而要做到完全成功的计划,必然要具备以下条件 1. 计划者要有强大的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从而精准预测 2. 实行者要有非常精准到位的执行力 3. 环境必须非常稳定,极少变化 然而现实是,这三个条件极少被满足。 因此在控制之外,就要做好面对意料之外事情的准备。作为一种适应新事物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学习。 因此在整个战略从设计,应对,到完成收工的过程里,不仅需要具备好的对形势,对自己的判断能力,还需要有应对突发事件快速适应和灵活应对的能力。 这里尤其强调了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做计划痴迷于想象未来是一个确定的不变的可控世界,因此从计划的伊始便把自己也置于一条明确的确定的道路,而忽视了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或者没有做好事情偏离航线的准备。 建议 根据上面所讲述的模型,下面我着重就个人管理和群体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1. 建立计划机制 回顾我们大部分计划,虽然少有完美实现之作,但至少为未来提供了一个大的骨架,树干,这部分容易预测和实现的部分为上面那些随机性较高的果肉,枝叶提供了”落脚点“。 因此完全的”无为而治“和摆烂都不是好的管理行为。也就需要一个基本的计划机制,而计划机制的主要功能一是约束某些行为,二是根据环境的可预测性按情况决定计划的具体程度,越是多变的情况可能计划需要越多的“浮动区间” 2. 建立一个用以减少空想计划(未实现的战略)的反思,复盘机制 战略没有实现一般出于三个原因:一个是对环境有误判(错误地判断了形式),一个是对执行人员有误判(高估了执行能力),最后是战略本身存在矛盾(“必然的顾此失彼”)。 无论出于哪种原因,我们都希望减少空想的战略,因此一个反思战略为什么没有实现的机制非常有必要,并且长期下来可以极大的提高计划者的预测能力。 3. 计划时为涌现的战略留出操作空间 如第一条提到了,越是多变的情况越需要浮动的空间。 比如,相比于把日程表排满,设立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的时间段可以极大提高灵活性。这样下来,因一些原因未能实现的计划就可以在这个时间得到补救性的解决,或者,在应对突发情况作业时也不至于打断原有的计划,而是在这个时间段集中处理。 4. 建立一个决定如何应对突发事故(即:是否和如何转换为涌现的战略)的评估机制 这个评估机制是用来筛选和分析涌现战略的。也就是说,面对各种外部打扰时,我们先要考虑要不要让其进入我们的计划,第二是如果要的话如何去处理应对。 因此这个评估机制第一层是过滤机制:决定这个突发事件去或留,第二个是应对机制,如果留,具体以什么方案处理。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