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命运

洞察人性:命中注定的一生

在开始今天的故事之前,我希望大家可以尝试体会下面四个概念,这些将贯穿我们的故事。 进化论 广义的进化论,指代的不仅是自然界中物种的优胜劣汰,而是包括了一切以适应环境为目的的选择过程。 在人格的塑造中,可以理解为:孩子出生后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外部环境,会倾向于发展对于其生存或者感到安全的能力和特质,而对于与生存和心理安全感无关的能力和特质则倾向于忽略发展或者后天特意培养。 比如一个冲突频发的家庭可能让孩子培养出协调的能力,也可能让孩子参与其中,培养出暴力的品行和弱肉强食的心理。 惯性定律 物理学上的惯性定律,或者说牛顿第一定律,指的是物体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说静止。 延伸到心理学,这个定律并不需要在物理学中那么绝对严谨,可以理解为:个体在没有外界刺激物时会保持原先的心理特征和发展态势。 某种程度上,心理特征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在很小的时候便基本被确立了,未来大的变动的可能性不大,变动区间也不大。而与外界交流越多元的个体其发展线可能就显得越曲折复杂,也越难理解。 这告诉我们所有的刺激对我们的行为轨迹都有所影响,而人格上的转变极不可能是空穴来风,必然有来自外界的刺激。 目的论 目的论与因果论不同,前者把情绪当作我们实现某些目的的手段,而后者把情绪当作某些因素的结果。 因此前者更关注寻找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改变目的或者改变实现目的的手段),后者则是在发现原因(为什么这个人会xxx)。 目的论的另外一个体现是,它设立了一个总体的目的,然后其余的各种存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在心理学里理解为,孩子很小就因为环境而逐渐产生了一个或几个程度不同的心理目的,在这些目的的引导下,各个感官,认知能力,性格特征,情绪都被调动,用以服务于这个目的。 这就把人的方方面面通过一个目的都结合了起来,当作了一个整体,而不是零散的偶然形成的碎片特质。这也为我们解释性格找到了一个方向,即发掘性格背后的工具价值(对于实现心理目的的作用)。 创造性自我 人是有创造力的,为了实现我们的心理目的,我们从生活中创造性的选择接收到的信息,创造性的为这些信息赋予意义,我们的自我也是在无数次创造中逐渐产生的。 这也提醒着我们,同样的事情可以有多元的解读,而对于如何处理外界刺激,则是由我们掌握主动权。 一个孩子的一生: 某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们的主人公出生了,此刻的ta身上没有一点社会化的特质,完完全全是一团基因的放大版本。 在孩子生命中的前几年里,尽管还没有表达情绪的能力,但我们看得出ta很害怕这个世界,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有高大又神秘,充满了随时可能刺痛ta的危险。 有时候孩子会因为家里的疏忽而肚子空空的,ta还没有学会叫外卖或者泡面,只能在摇篮里放声大哭等待救援。 如果是外星人造访地球,看到如此场景,一定也会感叹:人类的幼崽是如此脆弱. 这种无力应对外界的情况也让孩子有了社会感,或者说一种对社会联系的需求,从而帮助自己生存。 孩子在两岁左右就会在得到关爱后朝爸爸妈妈姥姥绽放灿烂的笑容,而ta睡觉时微微上扬的嘴角是父母在付出后得到最珍贵的回馈。 可孩子需求并不总是可以被出差的爸妈观测到。这种对外界的需求并不是总可以得到满足,孩子与外界的合作愿望也就很难得到实现,因此自然地产生了我要控制环境的想法,这种控制环境的追求可以被看作是对权力的追求。 此外,孩子由于自身能力相比大人或者其他人要差,又如果始终无法得到认可和鼓励,便很有可能产生更大的持久的自卑,从而产生追逐优越感的目标。 以权力为目标的心理让孩子在很小的年纪便对火车玩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精准到秒的时刻表和有序出入的列车让他获得了足够的秩序感,并同理能在妈妈每天晚上关于城邦与骑士的故事中找到一份安逸。 那时的他表现得像一个小国王,在摇篮车上俯瞰众生,指挥着家里的千军万马,而父母一点点预料之外的反应不会引起他的惊讶与好奇,只会感觉一股能量在体内积蓄,并在怒气的顶点以刺耳的哭声表达出来和抓狂的抽打释放出来。 以优越感为目标的心理让孩子在上幼儿园伊始便展现出与同学格格不入的秉性。 他在小组合作课上独自一人坐在边角,等待着又抗拒着任何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 他在本该上课学习的日子装作生病在家,并在归来的第二个日子和同学炫耀他这一伟大的骗局。 他在收到数学成绩单的时候看了一眼便塞进书包,和所有人撒谎自己毫不费力便足以取得高分。 这二者,追求权力和优越感的目标,与追求社会感是水火不容的,前两者诱导孩子去忽视他人,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而后者要求孩子学会理解接纳他人,并建立友伴的合作关系。 矛盾的二者不断地撕扯着孩子。有时,ta也会在某个夜晚微微睁开双眼,望向角落处无尽的黑暗,感觉自己身处这个社会,却又从来不属于这个社会。 等着孩子一点点继续长大,追逐优越感和权力的目标愈加的明显,并逐渐和孩子性格的方方面面建立起联系。 在能力方面孩子在小学就当上了表演社团的团长,ta总能以演员的姿态让所有人为之拍手叫好。 当所有人惊艳于ta的演技时,ta却表示表演就像是自己自身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ta还尤其善于打动人心,在一个同学们连性别认知都没有完全确立的时候,ta却可以和高年级的异性出入成双。 如此描述,此人应该可以和同学们建立非常友好的关系,可事实是,ta极强的虚荣心和胜负心让同性同学对ta避之不及。 除了能力方面之外,ta的注意力,记忆力,性格甚至长相等特征都被追求优越和权力的目标催化出来,像是树的主干上顺势长出的枝杈。 ta在高中的时候逐渐成为了年级的明星人物,ta的注意力总是可以敏锐的发现环境中权力的分布,而童年记忆中那些国家与历史的故事总能在ta管理社团的时候给ta启发。 ta总是打理的很整洁和正式,就连和npy约会都不忘记西装革履。 同学们普遍尊重ta,ta也以礼貌的态度对待所有人,可唯独对班上的文艺委员颇有微词。 ta的性格接受不了任何柔情与浪漫的成分,似乎人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艺术细胞与理想主义者只能充当这场战争中的炮灰。 在政治历史经济的课堂上,ta总能投入极高的热情,可在诗歌散文的课上,ta尽管仍然付出了极大努力,却更像是一个在沙漠中艰难前行的迷路人。 在毕业的yearbook上,尽管各个同学的用语不尽相同,但其总体规律可见一斑:ta能力强,有上进心,具备战略思维,可是总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距离感和过度的威严,就连温柔和偶尔的谦虚都像是刻意为之。 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数的特征在时间中一次次强化,最终以习惯的形式拼接成了这个完整稳定的个体。 各个方面的特征配合的如此紧密,像齿轮一般咬合,使得任何的外来刺激都几乎只能用一套方式惯性的处理。 这一方面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把改变的幅度和可能降到最低。 而重大的转折只有在重大的冲击下才可能发生。 在高中的最后一年,ta遇到了这一生中都在寻找的那个另一半,可在未来无数个夜晚独自回家的路上,ta都会懊悔自己当初因为感情上的过错造成的分手结局。 那是一个可以无论ta优秀与否都给ta最温柔无条件支持的人,那是一个让ta联想其无私的母爱关怀的人,可那个粉紫色泡泡一般的梦却在ta自己长期的忽略下破灭。 从来没有一种力量可以像爱一样把人引导到另一个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