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观察家

24个各具特色的商业模型评论

一个成功企业的核心是一个可以盈利,难以复制和与各方兼容的商业模型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挑选了24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商业模型 本文所引用的24种商业模式来自书籍《商业模式2.0图鉴》 成功的商业模式需要社会性,创造性,商业性。而实现这三点需要通过: 下面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24个商业模型都同时具备了反论结构,八方获益,可盈利体制三个特点。书中作者对这一百种商业模式进行了四大类和12小类的分类。我会从从每个小类中选取两个,从我的角度进行解释。 四大类: 物:引入新的价值 A.时空类 时空类的的商业模式,重新分割并充分利用了时间和空间,因而产生了新的价值。 我的法国菜 我的法国菜是一家制作高级法餐的“站立”餐厅:在这家餐厅就餐不提供椅子不仅站立餐厅(没有椅子)这个概念本身有一定吸引力,这样的安排还使得餐厅的饭桌率直接翻倍。(一天之中一个餐桌可以平均承接多少波客人)同时因为不需要椅子,餐厅的容量的以增大。这两个点使得我的法国菜相比于其他的高级餐厅有更高的收入,而这些额外的收入,被投入到丰富菜品,降低价格,雇佣高级厨师上了,从而显著提高了其性价比。我的法国菜通过打破了常识的“吃饭需要椅子”的概念,也打破了传统餐厅空间利用上的限制,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把资金用在了更能提高顾客体验的地方。我的法国菜还体现了一些田忌赛马的思维:通过在一个部分用户没有那么在乎的地方“椅子”上动文章,获取了额外收入,接着把这部分资源使用在更重要的赛场上:“主题”,“性价比”,“食材”。 spacious 由于大多数餐厅只在特定时段营业,因此餐厅的空间,网络资源在营业时间之外就形成了浪费。 利用这一点,spacious与餐厅建立合作,将营业前的餐厅租给公司当作限时共享办公区。对于餐厅来说,不仅可以额外赚取空间使用费,企业的员工还有概率直接留下来就餐。市面上和spacious模式类似的还有airbnb,二者都洞察了部分人空间资源上的浪费和另一部分人空间资源的短缺,并通过将二者对接创收。 往大了讲,这类模式通过创造了一个双方都可以获利的局面,打破了“私人财产”造成的“分配不均”的困境,使得被浪费的“私人空间”得以重新被利用。 B 新价值类 新价值类的商业模式,改变物的构造或者重新诠释其价值,进而挖掘出了新的价值。 rice code 大米一般被认为是一种食材,但是rice code引导农民巧妙地布局不同颜色的水稻,从而使其成为了一种大型艺术品。rice code改造过的农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访,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并增加了大米的销售。其核心是通过适当的改造,为原先的商品创造出了其他价值。我国的特色梯田也有这个特征。rice code的闪光点在于其洞察了事物本身潜在的非常隐蔽的价值,并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军事博物馆的模式和rice code有相似之处,都属于巧妙地组合并开发了事物本身的潜在的价值。 rizap 一般的健身房通过提供健身场地器材以及培训课程赚钱。但是课程是按课时计费的,这使得很多学员担心课程效果因而望而却步。rizap采用了另外一种收费模式:效果收费。跟随这个收费模式,围绕顾客还提供了诸如心理指导,监督,饮食指导等全方位服务,从而帮助其达到目标,避免了使用“意志力不足”的情况。rizap的最精彩部分就是其把原先的提供器械+动作指导服务变成了“健身+心理+饮食”的全方位帮助。rizap与其说是创造出了新的价值,不如说是重新识别了顾客在购买服务时希望获得的价值:更好的身材。在更准确的定位这个价值以后,才有了围绕这个目标的全方位服务。 C物流类 物流类的商业模式,重新制定了物件的流动方式,方向 Optoro 美国电商行业退货率在百分之十五左右,原本很多电商企业在处理退货品时既占用库存有无法避免的造成浪费。optoro通过和较大的电商企业合作,接收其积压的退货品,经过维修翻新之后再进行售卖,将部分销售额返还给大企业,实现了退货品的升值。optoro得以可行的点在于解决了退货品难以解决的困境。对于多数退货品来说,其自身相对于全新品有一定的贬值,但是经过翻修和更新后,其价值又可以得到很大回升,因而可以重新流回市场。某种程度上,optoro所做的有点像翻修程度较低的“垃圾回收”,都是把原本从市场流出的物品经过一定处理使其重新进入市场从而盈利。 DUFL DYFL解决的是出行时携带行李的问题。尤其对于出行较为频繁的人士,旅行前可以提前选好打算携带的物品装进送来的行李箱再将其寄出,行李便会直接出现在目的地旅馆内。Dufl解决了旅行时人和物关系的问题:人只在特定时候需要物,但是却需要长时间携带保管物,造成了很多不便。 同理,面对例如高尔夫,钓鱼,野外烧烤等等需要携带特定器具的活动,也存在人和物使用关系与保管关系不重合的情况,因此这类商业模式也有发挥空间。 资金:制造新的现金流 新商品类 新商品类包括那些原先被认为无法被买卖但现在可以被交易的新商品 时间银行 时间银行是一个可以买卖他人时间的平台。在时间银行,顾客可以交易有一定社会声望的人发行的时间。时间银行的概念在很多地方是多余的,例如如果我需要清洁服务,我可以直接雇佣清洁人员,需要饮食可以直接去餐厅买厨师的时间。对于一般的从业者,我们并不需要交易获得他们的时间,而是需要他们的技能。但时间银行之所以得以存在是因为具有一定声望的人在市场中往往和一般的工作者不同。首先,具有一定社会声望的人往往无法直接被大众雇佣,这意味着一般人群和他们直接接触的机会教少,接触的方式也受到限制。而通过时间银行,名人可以直接与大众的需求对接,而不需要经由中间人(所属单位)联系。其次,时间银行让名人从面向大众服务,扩展到面对私人服务。以往的名人例如教育家,运动员,歌星,其服务的人群往往是抽象的大众,而通过时间银行,名人可以像一般的从业者一样直接进行点对点的服务。最后,时间银行改变了一般雇佣中被雇佣者提供商品,雇佣者购买的顺序。在时间银行中,雇佣者在购买到事件后,可以要求特定服务,而被雇佣者负责提供。这使得具体服务内容的规定者从被雇佣者转移到雇佣者。 例如,相比于原先教育家按照事业单位要求(或者自雇)参加见面会,讲座,而大众选择是否参加。在时间银行中,变成了购买者可以要求与教育者见面,约谈,或者安排其他不出格的服务。这样的模式改变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对于名人所能提供的服务,不少人往往有个性化的需求。例如对运动员,我们可能希望了解其训练方法,理念,人生经验,甚至隐私生活,而这些丰富的需求是在我们和一般从业者的互动中较少见到的。因此时间银行概念的优秀之处,在于其洞察了名人和一般从业者之间工作性质的区别,并通过买卖时间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解决。 &Biz 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事业转让是一个颇为棘手的事情。首先,由于中小企业营业额不高,而咨询顾问的手续费很高。其次,现存的M&A匹配服务多半缺少完整的中介服务。&Biz创立了M&A专员的资格认证体制,显著的拉低了咨询顾问的价格,使得中小企业在转让是有了更多的空间。M&A的需求其实相当大,&Biz也因此设计出了专门的M&A专员,从而降低了费用。这也是对咨询顾问细化分工的一个例子。 金钱诱因类 使用金钱当作激励因素 alis alis是一个促进高质量内容创作的媒体平台。之所以说alis可以促进高质量的内容创作是因为:首先,不同于一般媒体浏览量与报酬直接挂钩的奖励体系。在alis,文章的报酬取决于文章获得的评价。这使得创作者从追求浏览量便为追求质量。但是这一点其实在不少内容创作平台上都有体现,例如豆瓣的点赞收藏评论,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最重要的是,alis对于提供评价的读者也给予报酬,这使得更多的内容可以得到更认真的评价,从而有机会发现更多优秀的作品。虽说alis看起来是一个亏钱的平台,但是正是因为它提供的不一样的内容评价体系,使得其不同于一般的媒体平台,反而对用户产生了特别的吸引力。alis是一个非常好的用金钱当作激励因素来促进正向行为的例子。它消除了大部分文章曝光度和广告收益挂钩的模式,而是把内容评价和收益联系起来。如果异化不可避免,那我们至少要被异化成“好一点”的模样。 摩拜单车 在摩拜单车之前,也存在不少自行车租凭服务,但是为什么要专门挑摩拜单车来讨论呢。首先,摩拜单车要求用户在使用前交一定数量的押金,这不仅约束了用户的用车礼仪,押金的使用权还帮助摩拜单车获得巨大的投资收益。其次,摩拜单车可以直接在微信这个平台使用,这一方面省去了下载注册的繁琐,另一方面借助全中国最大的流量池收获了大量客户。最后,摩拜单车使用了信用评价系统。对于原先的自行车借用品牌来说,存在大量的自行车丢失,损坏问题,而减少这类问题只能依靠用户自觉和劝告。但是在摩拜单车中,用户的信用分数与使用费用关联,这使得不良的用车行为大幅度减少。 流通类 改变资金流动方向 polica polica是适合投入资金较小但仍然缺乏资金的“微创业者”服务的筹款app。与一般的融资机构寻找较大数额的投资不同,polica是从朋友,身边的人获得融资,而融资的最低的数额不过几元。由于在polica上融资的上限和下限都比较低,对于每一笔金额便不需要立项调查。这相当于避开了使用常规的金融手段的程序的限制,可以更快速地开始微创业。这样的朋友众筹融资方式让polica填补了从不创业到创大业之间微创业的空白。以往的微创业,例如可能只是攒钱进货摆个地摊,对于没有资金的人来说,都需要主动开口向他人筹款,或者打工赚取,增加了开始的繁琐。 fundbox 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创立不久的小企业,都面对资金周转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部分原因是应收账款无法转换成现金。 市面上也存在一些购买应收账款的服务,但是书面审查等步骤异常繁琐。fundbox提供的是一种无需书面审查的应收账款提现的服务。使用其会计软件进行关联,评估风险后交部分风险费用当作手续费就可以较快的获得现金。 […]

为什么中国古代社会缺乏创新

网上对不同群体的创新能力的区别有很多解释: 初级版本:“某些人种就是智商不行” 中级版本(公知):“科研人员需要欧美自由的大环境” 高级版本:“创新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论”….. 本文将沿着“文化形成模型”继续延申以解释社会状况对新思想诞生的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把社会氛围大致定义为:一群人所共有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的总和 人类是群居动物,群居动物的“群性”不仅体现在人与人的相对位置上,群居的属性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频繁,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不断对对方施加影响,并且不断因为外界的影响随之调整自己的行为。 因此我们可以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想象成一个博弈游戏,在这个游戏里,人在某种意义上没有绝对的“自主”,而是更像一个对环境,他人言行的反射器。 基本假设 铺垫过后,接下来试着建立一个描述一般社会氛围的简易模型,这个模型需要两个论断当作基本假设: 论断一:同化现象,我和那位与我互动的邻居的行为,思维会越来越像 现实中,当我和邻居吃完晚饭准备告别,我和邻居可以选择握手或者是拥抱,而且我们的行为几乎会在同时发生,因此不存在某一个人随机应变的可能。如果我俩都是握手,或者互相拥抱,那大家其乐融融。如果我一人拥抱,邻居却选择握手,结果可能是邻居尖锐的三根手指直接戳到我脆弱的移动的小腹。运气不好的话,我和邻居会不断在握手,拥抱两个策略中变换,并且总是不能同步,直到其中一方尴尬的选择断交。另一种可能更大的情况,我们终于有一次同时选择握手,或者同时拥抱了,我们都享受到了默契带来的便利和舒适,便从此把这种共同行为延续下去。 这里引入一个简化版的协调博弈图 w y w 1,1 0,0 y 0,0 1,1 以这张图为例,横边是A,竖边是B,每对数字中左边的数字是B的得分,右边是A。当我们同时握手或者拥抱的时候两个人收益都为1,大于一人握手一人拥抱。也就是说,双方在某些合作性情况下的行为会不断博弈,并逐渐趋于相似。 论断二:个体自身行为前后逻辑趋向一致 质疑这条论断无异于质疑整个心理学根基。心理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那个把人类碎片化行为连接起来的逻辑线,然后仿制其材质,并把他的指向加以延长,从而预测其他尚未发生的行为。在生活中,一个功利主义者不仅生活中时刻盘算着各项活动的相对报酬,很可能对待交朋友依然沿用其利益至上的哲学。长远发展下去,他的各个行为互相影响,各个行为背后的统一逻辑也逐渐清晰。而当这条逻辑链坚固到足以影响其行为的时候,自身行为之间的同化就启动了。 上述论断涉及到一个重要前提,即思维,行为可以互相影响。一般来说,思维单向影响行为的例子屡见不鲜,也是人类有别于大部分哺乳动物的重要一点。反过来说,行为同样可以塑造思维:当人的某些行为与他自身的逻辑,价值体系相悖的时候,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为了缓解他的不适他会选择改变行为或者改变思维。因此当我为了和周围的人更好合作而“暂时性”搁置自己的原则的时候,久而久之会导致原则的彻底牺牲。而取而代之的新原则会诱发出更多与新行为匹配的行为。 开始建模根据以上推理,我们构建一个模型(游戏),并做出几个假设(游戏规则)。假设在一个刚刚形成的村落里: 1. 人可以选择性的和自己的邻居互动,是否选择取决于这个人和邻居的相似程度。 2. 如果选择和邻居互动,我和邻居的行为,思维方式将互相影响,并且趋于相同。 3. 不仅我和邻居我行为会趋向于相同,我自己的行为,思维也基本有相通的逻辑,所以也会趋于相同。于是我们假设有有七个人,{A,B,C,D,E,F,G}在七种不同情况下,每个人有七个级别的反应{红,橙,黄,绿,青,蓝,紫},红色和紫色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行为,比如奢侈和节俭,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 例如对于A来说,他可能: 因为自身行为的内在逻辑基本一致,他的行为总体上应该呈现一种颜色(黄),也会有少量误差。这个时候A自身行为内部逻辑一致性的方差为:5.42久而久之,随着A的行为和他的思想越来越趋同一致,他的各行为之间也开始了横向调整,也就是说方差应该更小了。如下: 调整后的方差为:2以上演示的就是人的行为如何横向调整。现在假设A去和B这个邻居玩儿,出于增进合作,讨好,模仿等多个原因,两个人的行为也越来越像。 一开始:A 这时二者平均数的差异为:1.3随着交流的增多,同化开始,于是一个月后: A 这时二者平均数的差异为:0.9因此我们可以概括说:群体中的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和其他人交流时纵向的相他人的行为和思维靠拢,以及自身各个行为,思维的横向一致化。 是什么决定了横向和纵向的调节能力 影响横向调节能力(行为与行为)的重要指标:智商,是否接受了一套逻辑基本自洽的哲学,宗教体系。影响纵向调节能力(自己与他人)的重要指标:和他人互动的频率以及交流关系的固定程度,社会对“和平,谦让”的强调,社会内部分隔程度,单一理念主导程度 因此一个同质化程度高的社会应该具有这些特征:人与人之间互动频繁(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进行交流的双方/多方比较固定(互动范围小),强调和谐礼让的价值观,内部分隔程度低,并且大部分人信仰(遵循)同一种宗教/哲学明朝时期vs西欧,南欧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纵向调节能力 可以看出明朝社会的纵向调节能力要显著高于几乎同时期的欧洲,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行为和思想的相似程度很高,并且对“异端”纠正能力也很强。 因此明朝当时的社会可能是这样的(每一行代表一个人,每一列代表一种特定情境,每个颜色代表反应的方式) 整个社会几乎只有一个思想,一种行为模式,一旦“反常”的行为将很快地被横向,以及纵向纠正。 而在一个人与人交流时同化程度低(纵向调节)但是个体自身行为逻辑连贯的社会(当时的欧洲),可能是这样: 每个个体自身逻辑连贯但是个体之间差异大。整体性差,但内部思想,行为多元。 这两种不同社会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前者横向和纵向的调节能力都很强,后者的纵向调节很微弱,但是也有不错的横向调节能力。 而创新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深入,即把一种理论,技术按原有的方向继续发展,是线的延长。 另一种则是连接,尝试把多个思想,手法结合,希望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是线的铺展。 人们靠深入钻研来推动思想的进步,却要依靠连接思想来突破深入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瓶颈期。 对应历史,我国古代的哲学,“科学” 发展的巅峰似乎是在久远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百家争鸣让很多原始的思想经过相互之间不断地链接已经初步成型,而之后的两千多年只是对其中的某些思想进行不断优化。 微观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似不利于个体通过思想连接产生新的思想突破,一种思想的根深蒂固也会不断扼杀其他思想。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学术界同质化的思想让新思想的进入和发展异常困难,还有封建政府对“离谱”思想的斩杀。因此再难出现多元思想上的互相链接,以至于尽管偶有一些创造性的思想也在纵向同化的镰刀下在摇篮中即被扼杀。 […]

信息传输的嵌入过程

联系之前文章所说,我们的信息在感情泡沫的过滤下已经受到了初步改造,失去了本有的模样,又因为大脑本身处理信息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信息被进一步压缩成抽象框架从而失真以及因为理解的不完全导致的进一步扭曲之后,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嵌入我们的知识网。 换句话说,得到的信息能否真正长期为我们所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短时记忆的空间里而注定遭遇被遗忘的命运。 因此最后信息传输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嵌入。影响嵌入过程效率的是信息被删除和扭曲过后的相对强度。 强度与信息的1. 结构 ,2.密度, 3.与个体的关联度有关,而相对强度则是新信息的强度和头脑中已有的信息强度的对比。 结构指的是信息本身的组织方式,而不同的组织方式可以带来不同的信息内部相对强度。信息如果是一个组块的话,结构就是组块的结构,决定了组块的形状和稳定性。  密度则是信息组块本身的体积,当信息量足够大的时候,信息碎片之间就更有机会互相形成紧密的链接从而间接帮助形成更稳定的结构,与此同时,还有更大的机会与现有知识网的触点建立链接,提高嵌入的效率。 个体关联度则是对嵌入过程影响最大的一个变量,是信息与个体核心需求的关联程度。当个体关联度足够高的时候,已有的知识网络会有大量的触点具备和新信息建立联系的潜力,相当于多了些链接两个积木的胶水。 此外,个体关联度低,甚至是有相反关联的信息不仅与已有认知有更少的链接,还可能在日后被已有的稳固知识网扫除,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理性或者感性的冲突。 我们可以把新来的信息理解为乐高积木,而脑海里原有的信息理解为大体搭建完成的乐高建筑,而嵌入过程就是塞积木的过程。想让新的乐高积木碎片完美的嵌入,必须要使他的结构和乐高建筑的缺口结构吻合, 同时要保证乐高积木内部连接紧密(逻辑紧密,漏洞少)从而没有之后的内部坍塌,此外最重要的是让新来的乐高积木与整体建筑协调,达到浑然一体。 嵌入的过程和记忆的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增加个体关联度也会增加记忆效率,分手一定比摩尔公式更让人记忆深刻(除非你爱物理胜过爱自己的伴侣)。 把信息整理成逻辑清晰的结构(加固结构)或者是增大相关信息的体量(提高密度)也会对记忆效果有显著提升。嵌入过程和记忆过程的区别在于:记忆是将外界提炼过的信息不经加工的存储以用来之后提取,而嵌入是把经过自己加工(认知局限)后的信息存储以便于日后灵活使用。 也就是说,记忆相当于在脑中外接了一个存储信息的硬盘以方便调用,而嵌入加上认知局限(也就是内化)是把信息筛选处理加工成可以日后使用的软件。 记忆要求的是不压缩的复原,内化要求的是调整信息后再嵌入知识网。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尽管记忆力优良却仍然面对开放性问题无从下手:因为他跳过了认知局限的过程,从而没有把信息转换成兼容于自己系统的格式,只是做了一个出色的信息搬运工而非真正具有改进加工能力的工程师。 建立了以上模型之后,我们便可以推导出几个增加信息传输效率的方法 从感情泡沫入手: 1. 意识到自己情感对于维护现有认知的执着。人会有意识地出于保护自己的情感的目的而拒绝接受可能导致自己想法动摇的信息。“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而是改进自己不断靠近正确。”生活中的例子包括:为了维护自己的正确从而本能的抗拒批评,咬定自己的伴侣对自己不够照顾从而先入为主的搜集证据以维持自己的认知,认为自己的生活观念逻辑自洽就否定他人的生活方式。 2. 意识到情感对信息的筛选和屏蔽。人不仅倾向于收集顺应自己感情的信息,每个人感情的不同还导致了关注点不同。同时还要意识到情感对信息的屏蔽是双向的,信息源本身可能也存在对信息的非理性过滤。 生活中的反例包括:只结交溜须拍马满足自己被认可欲望的朋友,不断地观看同一种价值观/政治取向的视频来强化一种情感喜好,认为很多争吵是利益的冲突而不是关注点的不同(比如男生忙于工作无法陪女朋友,两人吵架,女方希望的是关心而不必须是辞职请假,因此其实并不利益冲突,买个礼物保证换个时间陪伴便和平解决),认为自己是客观的公正的全面的。 3.意识到对方感情泡沫的存在,学习修辞手法,沟通技巧来保证信息可以被被更少的扭曲 4. 把你的杏仁体捏到原来的0.8倍大。(狗头) 优化认知局限和嵌入过程 相关思考: “学习的第一步是遗忘” 这句话的更准确表述应该是“学习的第一步是遗忘错误的东西”。 原因如下: 按照上面的嵌入理论,信息嵌入的效率与他的相对强度有关,强度又由密度,结构,个体关联度决定。对于一个长期持有错误认知的人,多年的信息积累让他不断选择性的接收可以稳固自己已有认知的信息(感情泡沫),使得他已有的错误认知不仅密度大,内在结构都基本逻辑自洽,自成一体(很多错误的事情也可以逻辑自洽),这就是说他的已有信息强度非常大。这种情况下,新来的信息相对强度就会更小,因此嵌入效率低。想象所谓小粉红和恨国党的日常吵架,两个人常年选择性接收信息,各自的认知自成一体,对方的只言片语相对强度自然很弱,也就很难接收对方的信息。 在写作里的应用: 好的写作是完整信息传递的终极体现:作者作为发送者先要经过自己的感情泡沫筛选素材,其次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分格绕过读者的感情泡沫吸引读者。为了防止读者认知局限带来的误解,简洁的语言,加粗,斜体,重复等手法得到应用。为了加速嵌入,调整文章结构,说明文章与读者的关系,提供背景知识,几乎所有现代文学的所有要素都可以被信息传递理论总结。 在此总结一下我能想到的所有符合此理论的写作建议:

人类之间如何传递和内化信息

尝试模拟有人类参与的信息传输与内化过程信息从发出到被主体接收并且转化成主体的一部分分成两个阶段:传输,内化。 人类信息传输和被传输时遇到的阻碍称为感情泡沫,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为了保护维持头脑中经过加工后的理想化世界模型而启动的一系列措施. 例如:我相信我家儿子不会犯错,所以不一致信息都要遭遇不公平的待遇。我相信我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相关的批评将遭遇我排山倒海的抵抗。 内化=认知局限+嵌入 认知局限可以被理解为人类因为抽象化(简化)理解信息的必要而对信息本身进行的删减行为和因为认知能力不完美而导致的扭曲过程。比如锚定效应,前景理论等等一大堆效应都是体现信息扭曲的一部分。 嵌入过程的完整度和认知局限合力决定了内化的完整度 凡是涉及到人的信息传递,都无法进行赤裸裸的计算机文件般的直接传递。而是要反复试探,在夹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感情泡沫的边缘尝试找到突破口,稍有不慎甚至会把感情,或者说意义的泡沫戳破。 于是人们在论文直率的表达方式下加以润色,让原本看似冷酷无情的信息裹上修辞手法的外衣,试图软化信息接收者的心房,其本质目的无非是在传输路径中间感情泡沫的存在的层层阻拦下企图开辟一条安全的道路. 于是在避开了感情泡沫对于信息的阻截和扭曲之后,主体链接客体的路径已经再无感情的阻碍,但仍有内化的步骤等待完成. 就如同两个计算机之间文件的发收已经完成,而剩下的步骤无非是把文件压缩编码分类成夹,有些甚至遭遇被遗弃回收站的命运. 于是我们可以把信息从主体发出到成为客体的一部分分成两个步骤: 传输和内化. 这两个步骤的效率和准确性将合力决定整个步骤的效率和准确性.而在有人类扮演主体或者客体时,这两个步骤本身之所以有别于电脑般理性是因为人类区别于计算机所特有的:感情泡沫,认知局限以及嵌入过程。 接着上文所说, 当信息躲开了感情泡沫的围追堵截之后,他便顺着运输通道一路狂奔,在主体的认知网络内短暂停留,等待接受认知系统的检阅. 在接受检阅之前,身形庞大的信息需要对自己进行压缩,他们把gb,tb级别的具象信息(来自生活)和mb级别的抽象信息(来源于书本)通过大脑自己的理解来瘦身. 而人类有别于计算机,面对稍有规模的信息时,无法在不对信息进行简化的情况下就把信息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而这种删掉细节保留总体框架的过程必然导致信息失真.而选择什么信息应该被删则本身有赖于人类的认知能力。 人类认知能力是不完美的,因此删减过程中又会出现各种理解偏差,各种对信息的错误理解,也就是对信息本身的扭曲。 此外,这种认知能力也不是指一种适应于所有信息类型的统一的理解能力,比如智商的概念. 而是在信息组织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认知能力也表现各异,比如推理能力,概念化能力。因此可以概括说, 认知局限就是对信息的删除(简化)加上扭曲。而扭曲本身又是删除过程中的副产品。嵌入过程下次再说 感情影响信息传递的事实是普遍存在的 人与人 人与人之间隔着两层感情泡沫,作为信息发出方,首先要评估传递的信息相对于自己的感情的关系,其次由于他并不能直接感知他人的情感,便需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帮助做出对方感情的判断:预测或者是共情。 预测建立在经验或者推理之上,而共情则是通过暂时把对方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在用规避自己感情泡沫的方式来应对别人的感情泡沫。因此共情能力强的人对别人的感情感受能力更强,在输出信息的时候可能估计到对方的感情,让信息绕过防御更好的传递。 因为当对方的感情变成自己的感情时,能绕过自己感情泡沫的路径就能顺利地绕过对方的感情泡沫。而自我情绪感知能力强的人在传递信息时,信息本身则会受到更多的来自自己感情泡沫的加工,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并且由于接收双方本身感情上潜在的差异,可能接收方更难以接受。 但当这类人遇到与自己性格类似的人的时候,他们可以不依靠共情或者预测的帮助就能让信息顺利传送到彼岸。而自我感情淡薄,或者被部分人成为冷血,虚伪的人,可能更好的绕过自己的感情输出观点(违心),如果他同时具备了预测别人感情的知识,能力,他就有了操控人心的潜力。因为信息的传输可能同时绕过自己和对方的心理防御,直接对对方的认知、行为产生影响。 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满足自己的感情泡沫(控制欲,征服欲),因此就形成了一个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却不断让自己感觉钝化的矛盾。依据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社会上其他人群的特点,比如:敏感的人时因为自己的感情泡沫太大因此会对外界与自己认知不同的信息很封闭,直男传输信息的时候习惯性忽略对方感情泡沫的存在。 人与物 人与物之间的感情泡沫带来的信息传递受阻,类似于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主观与客观的博弈。人对信息有着接收(传输),内化两方面工作。一方面人在选择将要接受的的信息时无可避免的收到感情干扰,自身的喜好,自尊心的需要等,甚至是讨好实验人员的需求,都可能让接收到的信息本身不具有代表性来体现客观情况。另一方面,人在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同样受着自身因为不理性的思维方式的局限的扭曲以及出于维持已有的认知的多重考虑而进行扭曲. 根据这个模型 心理学的部分职责就是研究人与物,人与人,人于自己信息传递,研究感情泡沫如何对信息进行加工(例如各种心理防御机制),认知局限如何影响信息处理(例如认知心理学)等等。 语文的任务:找到信息传递绕开感情泡沫的最短路径, 以及最大限度躲开认知局限的剪刀, 利用提高嵌入过程效率的工具,从而提高主体通过信息影响客体的效率。 用修辞手法,句型文章结构来提升信息密度,结构以及与读者的关联度。从这一点上来说,文章应该追求的是说服力和表现力,而不是华丽的辞藻。这一点考量对教育行业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对语文科目指定教育方针时,是否有必要学习生僻字,大量古文,少见的拼音,标点用法,而忽视了行文逻辑,修辞手法等可以切实提高表达效率的技巧。 值得说明的是,文学作品是语文水准的较高体现,因为文学作品中的布局,修辞手法,风格,本质上都是为了总体的表达效率,准确性,深度而服务的。这同样说明了写作中考虑读者的重要性,因为读者类型的不同意味着他们感情泡沫结构和抽象化信息的能力不同,文章所应该使用的写作方法的风格也应该不同。 下一篇文章将讨论嵌入过程对信息内化的影响,以及如何从传输和内化两个方面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论致富:来自一个不赚钱的人

那一年,我19岁。从出生到上大学,我没亲自赚过一分钱,但又无时无刻不受到金钱对我的约束。于是大一上学期,我去宿舍旁的奶茶店申请了前台的工作。即将获得一份收入的想法足以让人兴奋,但这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反而也唤起了我的警觉。 在随后的一周,我开始质疑这个决定:也许打工只是一份心理的解脱,只是我为了逃避真正具有挑战性的赚钱事业的一种方法?如果我19岁最宝贵的时间一小时只能换来15刀,我又有什么理由相信我未来的每小时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呢?除了出卖劳动力的打工,冒进的炒股,和耗时漫长的爬升,还有什么创收的方法呢,赚钱的本质,或者说那些被常人所忽视的秘密是什么呢? P 财富分配:投资,教育,储蓄,消费 对于一笔资金,有大致五种对待方式:投资,教育,储蓄,必须消费,额外消费。 这里的投资当然包括炒股,开公司。但开设公众号,做小的买卖等等也属于投资。现在假设我们的目的是让这笔财富增值。大部分人的思路可以理解为:减少消费,加大储蓄。一个稍好的处理方式可能是留一笔资金用来买教育,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在未来得到更高的收入。 但还有一个更有效的策略,即:提高投资,提高教育,减少储蓄,按一定比值消费。仔细观察这四个元素就会发现他们各自的作用。投资是增加现金流的方式,同时投资又与打工不同,投资取得的收益上限和下限非常大,但经过一定的能力培养后,平均来说有能力构成我们收入的主要部分。教育起着增加投资收益的作用,越多的在教育上提高自己,投资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教育可以被理解为投资的“加速度”储蓄的钱不会自己复利,被储蓄的钱既不能用于教育也无法产生价值,因此他的唯一作用是应对风险(除非你把满足你的安全感算作其价值)。 这也意味着,储蓄的额度应该控制在一个可以刚刚应对突发以外的数量。必须消费是我们每个月为了维持生活所需的消费,浮动的空间很小。额外消费。表面上额外消费似乎于赚钱矛盾。但对于人这种缺乏理性的动物来说,适当的提高消费反而鼓励我们赚更多的钱。 通过把每月固定的收入的百分比用来随性消费会让我们切实体会到赚钱的乐趣。因此我会把每个月收入分成五个部分:百分之十用作储蓄,百分之三十用作必要支出,百分之四十用作投资,额外消费百分之十,教育百分之五。 创收:顺手牵羊的副业or细分垄断的创业 1. 顺手牵羊 对于繁忙的大学生和上班族来说,去另外开辟一条创收的道路可能让原本就压力很大的生活更加失衡。这种情况下,耗费精力较少的副业可以在不影响主页的情况下增加一份收入来源。应该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副业呢? 可以思考三个标准:我的爱好,特长能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副业?有没有什么副业可以顺便培养我需要的能力?有什么副业可以调剂我的生活? 只要有想法满足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便有潜力成为一个副业选择。假如有一个心理专业,喜欢足球,希望提高自己口才的的学生。可以顺着自己的专业方向平日做一些付费关系调节,咨询甚至两性关系辅导。也可以做业余足球的培训,考教练证,赚钱爱好两不误。第三个选择,可以借着训练口才的目的做视频自媒体,一边提高一边涨粉。 2. 细分垄断 副业赚钱虽然需要投入的精力较少,但很难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那么又该如何搭建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统计图: 第一张是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市场份额,第二张是一般风险投资的收益分布情况。学过数学的朋友可能敏锐的发现,两张图都与人教版初二教材里的幂函数图像十分相似。幂函数最显著的特点是:少数个体可以获得极大的份额,而大部分个体所获得的少且相差不大。 这也就意味着,在市场内,一个排名前几位的个体可以分割绝大部分收益,而排名越靠后所分到的越接近于0.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个领域垄断而在其他折戟往往比在多个领域都不上不下要好得多。这也符合经济学课本里所说的:在一个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所有企业利润将为0。而在一个垄断市场,垄断企业有很大的设定价格的自由度。 这时便会有批判家跳出来指责到:当今天下市场已经瓜分殆尽,哪里还有你我这样白手起家者垄断的机会?诚然,如果市场的蛋糕真如古人预想的那样是静态不动的一块,大众可能只能排在资本家后面争抢那可怜的一点蛋糕屑。但不同的是,这个蛋糕一直在自己长大。不管是社会上大趋势的持续发酵,例如人口老龄化,还是难以预测的黑天鹅事件,例如新冠疫情,都给市场的结构带来了重置,而每一次重置,新的空白的市场就会出现,等待着新的主人占领。 把眼光方大,那老龄化举例,在可以遇见的未来,当我们父母这一带老去,而独生子女的我们为了工作拼的头破血路时,一个以中老年服务为核心的市场就会涌现。他们因缺少陪伴而养起了小猫小狗(宠物行业),因身体年迈而开始注意保养(按摩,保健行业)把眼光缩小,美国总统每一次发言失误都给自媒体以新的素材(新闻领域),每盖起一座学校就对引起周围的房价突破新高。作为一个餐馆,可能无法做成中国菜领域的垄断,也很难成为川菜界的头把交椅,却可能成为某个小城市的火锅主要供应商(说的就是你,老九门)。 因此,伴随着把一个领域不断细分,和社会每时每刻的细微变动,新的空白市场就会浮现,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垄断这个新的细分市场。与此同时还要权衡:这个细分市场的实际大小是多少,能不能赚回投入。比如你垄断了海淀区阿富汗民族舞蹈服饰的生产,并不会有什么收益。 不变的是人性,流动的是形式 微信的推出解决了年轻人快捷社交的需求,亚马逊的普及省下了线下购物的繁琐。但不论是qq被微信取代,还是亚马逊于淘宝的争夺,都只是形式的比拼。其所寄希望于满足的需求(社交和便捷)都是永恒不变的人性。因此细分垄断的手法与其说是对市场进行分割,不如说是把人的需求一点点切分,再用新颖的形式加以实现。 了解市场 真正做到对市场变化的明察秋毫既需要知行合一的批判性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也需要对一个行业切身的了解。门外汉用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往往忽略了实际运作时产生的诸多难题。从各路商业大佬的书单丛林中走马观花一遍,便能发现历史,社会,心理,经济类书籍占据了书单大部分位置。但若仔细研读各个大佬的传记,便会发现其从很小的年纪便以开始投身于实践,亲身感受各个行业的运作细节。理论和实践几乎是同步实现。既有了对趋势的精准判断,又因为充实的了解可以付诸行动。这需要我们一方面大量阅读(尤其是社会科学书籍),广泛思考,时刻对社会变化保持警觉(多看经济新闻)。同时对几个有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度研究,甚至实习体验。 找准切入点,孤注一掷 老一辈的风险教育把安全放在了第一重要的战略高度。但无比时刻谨记:安全往往意味着平庸,而老一辈并没有用自身的成功为他们的学说正名。冒天下之大不韪,我要打破“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教条。按照之前幂定律的推理,方法收益的最好方法不是一视同仁地撒胡椒面,而是把大部分的蛋都放在一个深思熟虑的篮子里。垄断者的光辉将盖过无数次小胜带来的收益。 巩固垄断 垄断的地位无时无刻不受到其他经营者的冲击。为了捍卫垄断者的地位,我们可以用技术建立起壁垒,也可以依靠名声和网络效应扑灭竞争者的零星冲击。思考如何维持地位就是在思考我们的业务有哪些无可取代的特质。苹果的新产品就算只是改了一下型号,其地位也会因为他遍及世界的名声而不受影响。 扩张 随着我们在一个细分市场夺得垄断地位,人类膨胀的野心就会趋势我们扩张我们的业务。一方面,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业务从一个地区扩展到另一个地区。尽管也要评估因为地区差异带来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思考如何进行推销和宣传。根据客户种类的不同,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宣传方式。 比如在互联网上,每一个点赞关注带来的收益可能微乎其微,选择使用销售人员来一对一洗脑是愚蠢的浪费行为。而如果我们再我们的视频或者文章中加入“病毒传播”元素,视频或者文章就会自动的被他人不断转发从而带来极大的流量。而如果在和美国政府谈判的马斯克使用了推销人员去和官员谈判,其效果又显然逊于马斯克本人亲自登门拜访。 除了地区上的扩张,我们还可以围绕着我们的产品做相关产品的扩张。微信一开始“只是”一个社交软件,后来逐渐引入了支付,打车等功能,极大的增加了他对中国人生活的重要程度。亚马逊从卖书出发,逐渐变成了百货商场式的网购平台。因此我们要思考的便是:我能不能再推出一些相关服务,把这个细分领域和一个更大的领域所链接? 总结: 提高投资,提高教育,减少储蓄,按一定比值消费。 我们可以选择副业和细分垄断两种方式来创收,从而替代传统的以出卖时间换取工资的“奴役”方式。副业选择的三个标准是:我的爱好,特长能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副业?有没有什么副业可以顺便培养我需要的能力?有什么副业可以调剂我的生活?细分垄断的流程是:1.关注市场的变化,寻找新生空白市场2.细分需求,评估其市场规模3. 设计方案满足市场需求4. 投入大量资源形成垄断5.建立垄断壁垒,防止竞争6.推销或者开发相关服务扩大市场

读心术手册

丰富我们的工具库:标签和盲人摸象 当盲人试图“看到”一只大象的时候,他们会用手触摸大象的不同部位,感受他的形状,肤质,大小。一个抚摸着大象尾巴的盲人可能会说大象是某种细长粗糙的生物,于是他分不清蛇和大象的区别。一个用双臂环绕住象腿的盲人会说大象是某个粗糙圆柱体的生物,于是他误以为帕特农神庙是以象腿为原料的建筑物。只有一个感受过大象各个部位结构的盲人能对大象有个公允的判断:他有着柱子般粗壮的大腿,鞭子般灵动的尾巴,战车般雄伟的身躯。 当我们试图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为其贴上一系列标签:好学生/坏学生,自私/利他,聪明/愚笨,社恐/社牛。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盲的,我们能对他人的行为和言语评头论足,却不具备视察其恐惧,动机的能力。于是乎我们只能通过贴标签这种摸象的方式来试图了解一个人的全部。相似的,不同的人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标签(摸大象不同的位置):虔诚的教徒会对一个人的道德极为看重却忽略其体貌特征。一个虔诚的橄榄球运动员和一个虔诚的病人在他眼里的区别是很小的。当这种本应该被重视的人与人的区别被忽视的时候,我们识别人性的能力就被消弱了。 如果你熟悉人力咨询师的工作,你就会发现其使用的标签之丰富和特别。TA会告诉你:这个人是思考者还是行动者,内向外向,重视全局还是细节,情感强烈还是不受情感影响。他们某种程度上,是最有经验的摸象人,用很全面又关键的标签把人定性,感受了大象的多处又关键的部位。而本文要做的,就是提供多个关键的标签,不仅要“多摸”还要“摸准” 动态和静态的视角:稳定特征和灵活的特征 人是静态的人,如果样本容量足够,我们能发现那些小时候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孩子在成年以后成为了教师,研究者,思想家。那些小时懦弱,逃避,纵欲的孩子,在成年以后成为了凡人,瘾君子。从这些经验来看,人类的发展是静态的,人格特质在多年的发展后仍然保留着当初的模样。 人也是动态的人,如果稍加质疑,我们会发现平常闭门不出的“内向”学者也有在公开场合大放异彩的表现,冷静而识大局的军事家也不乏被感情击溃的历史记录。又有什么足以解释这些背离我们特征的行为呢?于是当我们审视一个人的时候,只考虑其静态特征就否定了其发展的可能性,只考虑其动态特征则基本上无法获得任何关于人格的知识。 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勾勒出完整的图像。也就是,一方面我们认为由基因和童年因素决定的静态特征是存在且相对稳定的。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每个人所表现的特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即动态调整,并且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 1. 环境的期望,社会的规范,文化 2. 当时的计划,项目 “善良”的狗主人,希特勒? 静态特征工具一:大五人格 承认静态特征重要性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到基因对于我们个性的塑造。在大五人格中,五种性格特征的表达都有生理学基础,比如神经质高的人杏仁核比较敏感。我们可以使用大五人格给他人打分。 工具二:核心恐惧,核心动机(九型人格,mbti)大五人格是对特征的描述,而学习mbti和九型人格则可以增加了对人动机和核心恐 惧的理解。mbti测试链接:https://www.jungus.cn/zh-hans/test/ 动态特征 我们人格中的动态特征导致了我们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其原因在于,动态特征是社会期望和个人计划的产物。社会期望,规范是环境中那些明说和弥漫在空气中的“潜规则”,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不同的行为受到鼓励。比如在街道上路人们目视前方互不打扰地行走着,这便是城市生活的一条潜规则。在party上,如果你也是目视前方,互不打扰的一个人坐着,别人可能觉得你是奇葩(不过作者本人会觉得你很可爱)。正如前文所说,一个宅男可能突然变成party king,这反映了情境对特征表达的影响。但如果你离开party的核心区域,会发现没有开箱的酒瓶旁边站着两三个宅男专注着看着二次元漫画(假设他们处于一些奇怪的原因来被邀请参加了party)。那又如何解释这种宅男(假设内向)之间的前后矛盾呢?情境对人有多大的改造能力呢?为什么有的内向者可以突然变成社牛有的却似乎受到环境很小的影响呢? 答案是:自我监控程度的不同。 工具三:自我监控程度 自我监控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特征表达有多符合环境所赞扬的行为。比如之前的例子里,那位宅男party king可以很好的表现出“环境赞扬的行为”,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摄像头”,不仅很好的读取了环境的潜规则,还可以时刻以自己的行为和规则对比,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脱离这个party的情境,高自我监控的人可能半小时前还在葬礼上哭的更惊天动地,却又马上可以在当天下午的ktv活动变身k歌之王,晚上回到家则一个人房门紧闭读起了纯粹理性批判。 这种近乎“人格分裂”的表现使高自我监控可以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而且他们确实总体来说更有表演才能。这种灵活多变可以理解为思维方式上的实用主义,即:如果我这样表现有好的结果,why not。这种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可以发现,高自我监控的人交友广泛的同时也经常“绿”之前的朋友。(“之前的朋友没用了”)而低自我监控的特征却比较稳定,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一个本性据理力争的人能包揽本市最佳律师奖项,却可能吵架输给其岳父岳母(岳父岳母觉得他们赢了,然并)。这个例子反映了他们重视原则胜于重视结果(或者纯粹是缺乏化解矛盾的能力)。 一个现象可以体现二者的区别。高自我监控的人去不同的场景可能会带不同的朋友(和190的体育迷一起看球,和文艺青年一起去艺术馆),而低自我监控的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则可能一直带一个最喜欢的朋友(带190的体育迷去艺术馆,葬礼,婚礼…)送各位一个表格,可以用来判断他人自我监控的程度,也因此判断出他的行为有多接近社会期望。(越高越接近) 工具三:内控程度 之前所说,我们的动态特征不仅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还受到个人计划的影响。个人计划可以理解为我们用来改变自己的方案。一个渴望爱情的社恐可能逼着有一天伸出自己颤抖的手,鼓起勇气和前面的女生借了一块橡皮,因为他决定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外向的人。一个绿茶可能突然收心,因为她突然打算成为一个文静少女。或者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员工突然开始在公司楼下朗读英语课文(李阳),因为他意识到自己要出国了。这些都体现了个人计划对人们性格的影响,问题在于,什么样的人更可能受到个人计划的影响从而性格改变呢?答案是:内控程度高的人。 内控和外控(内控得分低的人)的根本区别在于你认为生活有多大程度是受自己控制的。内控高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或者毁坏者)。这种理念的支撑使得他们不仅对成功有着欲求,还会一步一步制定方案来推动成功,因为他们相信环境是可以被控制的。 这种略显“自大”的价值观有诸多好处,他们大部分轻视智商的概念,但却对方法论和毅力有相当的执着。由于认为未来是可以预期的,延迟满足上也做得更好。貌似和gczy接班人的气质比较接近。相比之下,外控的人认为自己无力改变局面,因此更容易受他人和环境的影响。他们相信命运是难以改变的,自己不过是茫茫大海里的一滴水,无力阻挡浪潮的前进或者后退。认为环境不可预测的观念也会让外控者更喜欢冒险和赌博性质的活动。 对目前的社会来说,外控是一种性格劣势,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导致更低的表现水平和幸福感,如果是的话建议赶紧改,而不是合理化说人人都是独特的而回避进步。 整合:看人的方法 我们有静态特征,大五人格(大五人格的五个特征都有生物学的依据,大约百分之五十来自遗传)也有动态特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的。表现出来的特征由三个因素影响:生物因素(基因),社会因素(文化,社会期望),个人计划(个人正在实施的计划,项目)。 其中动态特征受后两个因素影响更多。其中自我监控程度决定了社会因素发挥的大小。自我控制程度决定了个人计划影响的大小。 因此我们在看人的时候,先通过大五人格和mbti的一些尺度来确定此人的静态特征。接着我们要评估此人的自我监控程度,高的话便可以预期他在非私人场合会表现得更接近与环境期望。最后我们判定此人是内控or外控,如果是内控的话,他的行为和他的个人计划关系很大,通过研究他的个人计划便可以知晓他近期的行为倾向

学习哲学的价值和代价

被忽视的哲学 哲学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当我看到这个定义的那一刻,我似乎就明白了哲学,作为一个历史上催生了无数门自然科学,诞生过无数思想家的学科,却被人广为误解甚至摒弃的原因。 有谁可以看得到摸得到世界观呢?有谁会习惯思考一个世界观是否系统化,理论化的问题呢?又有谁愿意质疑,批判,重建自己从出生伊始就视为金科玉律的信念呢,信仰呢? 我们因为遗传和学习获得了喜好,在喜好的影响有导向性的下充实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又与此同时不断给新获得的世界观贴上“我的一部分”的标签来赋予更多喜好。 久而久之,我们对生活的信念(包括诸如对人生目标,人际关系,学习,娱乐等等的理解)和我们最炙热的感情捆绑在一起。于是对那些不符合我们信念的事物,我们或者忽视,拒绝,或则大张旗鼓的反对。 于是乎,我们小时候从环境,基因,甚至偶然中获得的信念在一次次强化中逐渐变成“事实”和“理所应当”。 以致于每次我们感到无力的时候,会努力,会求助,甚至会祷告,却从没有考虑过,或者是没有勇气来质疑那些我们视为不可能出错的“真理”。 那个无形的力量一直影响着你,就像一个认为智商决定一切的人不可能为了成功破釜沉舟一样,充斥在你每一个决定和脑海中无数的自言自语中,终于在堆积到足以产生一生的影响时,被人们命名为了“命运”。 因为他和命运一样,从来没有被人们发现过,却强大到可以左右一生。 哲学的价值 如果说化学,物理学通过教会学生们造物的魔法,并由他们不断生产满足身体之需的产品来惠及天下。 哲学则是通过满足学生的心智之需来惠及他们自己。 因此,在判定哲学的价值的时候如果不接触那些在哲学中熏陶过的人们是纸上谈兵的。 对物理学家,数家们来说,他们用攻城锤不断地砸破被称为“未知”的城堡,用“确定性”搭建起一座座宏伟的大厦。 而哲学家么呢?在人们的印象中,哲学似乎在近代便停止了发展,就连其辉煌时期,也似乎只是一番众说纷纭却没有定论的拌嘴。 然而如果你熟悉科学史,便会意识到哲学对于科学的哺育作用。无论是物理学,政治学,还是心理学等等,都曾经是哲学这个母体的一部分。 在研究方法和人们的信条尚未发展成熟之前,他们都在哲学的名下进行着缓慢而不规则的知识发育。 在哲学家漫长的探索中,哲学不断收获确定的知识,但每当确定的知识接触丰硕的果实,该领域的基础已经基本打好,他便离开母体的供养,独立的成为一个新的学科。 而当这些离开母亲的孩子们逐渐在科学的世界开天辟地,又有谁会把功劳归在那个生育他的母亲身上呢?人们早已忘记了,没有从二元论到一元论转变,实证主义的发展便不会今天有心理学,没有逻辑学和认识论的辅助物理学的开展也会缺少工具。 因此哲学的第一个价值是:哲学为各个学科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工具,并且哲学的突破往往会催生新的学科。 就如哲学自己的定义所说,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其对立面就是一个碎片的,常识化的信条的堆叠。 而学习哲学,与其说是将整套哲学家们的成果移植到自己的头脑,不如说是找到了一个帮助获得真理的助产士。 和进化论对生物遗传变异机制的塑造如出一辙,进化论也以相同的方式塑造着人类知识的传递:为了应对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一套同时具有着历史局限性和效率性的知识复制机制开始流行。 爷爷奶奶通过歌谣和一次次教训来向没有分辨能力的我们传递知识,社会和学校通过教育和来自人群的不断反馈来纠正我们的行为,等到我们思辨能力逐渐成熟(如果可能的话),那些零散甚至带有偏见的信条已经变成我们的一部分,而质疑和反对他们就像用武器攻击自己一样痛苦和反常。 而哲学就是这把用来自我切除的手术刀,在其审视之下,平常那些被视为理所应当的事物往往不出一两个回合就会暴露其逻辑上的残缺与矛盾。 我们会发现,那些伴随着我们多年的思想毒瘤尽管还没有爆发到令我们大病一场的地步,却无时无刻不从我们身体中消耗元气,导致我们追寻着矛盾的目标,依据着低效的方法,不断因为误导性的信念而决策失误。 而使用过哲学思考的手术刀后,尽管重建思想的阵痛无法避免,一旦伤口痊愈,新的组织不仅和和身体无缝拼接,还会在生活的积累中不断发育出更多优质的思想细胞。 哲学更是一种习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会不断地质疑与发问,用真理的手术刀一视同仁地检验所有可以检验的理念。因为未曾深耕,她也许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人物,但凭借其对真理标准的敏感,她可以更快的成为专家,甚至当起专家的评委。 因此哲学的第二价值即是:她培养了我们质疑和反思一切的习惯,把那些“应该是,本来是”变成“可以是,为什么不是?”加速我们的成长,提高各个领域的思考能力,并有助于我们建立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一旦人们习惯了哲学世界中观察世界的方式,他们的心态也会发生巨大变化。 哲学的思考不带有控制的欲望。如果一般人的人生是在把外界逐渐同化成主体的一部分或者延申,哲学则保留着二者的边界,但用理性把他们关联起来。 没有了这种改造和扭曲客体的欲望,我们就可以在观察事物时摘掉情绪和意图的折光镜,像上帝一样不动声色,不带目的的观察着世界的运转,以求知为目的。只有在经验的迷雾被扫除之后,眼前的世界才会呈现出规律性,万事万物似乎连接在了一起。 而让人惊叹的是,这种剥离了唯心主义的视角给人了真正的冷静和浩然。人不在是万物的尺度,世界的运作不会随着我们的内心的意象改变而产生丝毫变化。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我们是否愿意接受和改变现实的淡然。 目的和欲望被搁置,当人们和信念也被以绝对理性的观察时,博爱和公正才得以实现,他们甚至会比往常显得更加可爱。 可以说哲学的第三个价值使我们真正成为世界的公民,一旦掌握这种观察客观全局的技能,我们就具备了理解一切,热爱一切,放下一切的胸襟。 哲学的最后一个价值也是哲学研究的内容本身:关于世界的终极问题。世界可以被分成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么?时间空间是什么?美的本质是什么? 在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被从日常生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变成一个宏大意义图景的一部分。 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被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改造成了应答机器,他像是游戏驯化玩家一样把各种遭遇赋予了奖励或者惩罚的意义标签,并使游戏中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点数增加而一遍一遍的做着重复的奖励任务。 在游戏中,我们的迫于需要及时反应的需求不断使自己的注意力范围缩小,并最终把世界局限在我们已经习惯的游戏小圈子之内。 而在游戏中,玩家是最脆弱的,他们一方面需要时刻反应以求生存,一方面随时面临着被整个游戏世界直接摧毁的可能。 成为最出色的完玩家并不是万全之策,最安全的办法反倒是卸载游戏,然后再哲学的世界中阪依一个更加宏伟的意义。只有脱离了他人定义的意义,压力和期望才会根本上消失。 然而你也要意识到哲学的代价。 他对新来者不甚友好,用逻辑和概念树立起来的高墙阻挡了大部分前来问探的人。 他对沉浸其中的人不甚友好,用思想上的阵痛使得之前余下的人也半途而返。 而留下的人,亦或变得深沉寡言,亦或变得清高孤傲,只有少数得以带着丰满的果实归来。但我还是希望你可以向无数古人,当代人,未来人们一样,philo(爱) sophy(智慧),让哲学成为你的一部分。

洞察人性:命中注定的一生

在开始今天的故事之前,我希望大家可以尝试体会下面四个概念,这些将贯穿我们的故事。 进化论 广义的进化论,指代的不仅是自然界中物种的优胜劣汰,而是包括了一切以适应环境为目的的选择过程。 在人格的塑造中,可以理解为:孩子出生后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外部环境,会倾向于发展对于其生存或者感到安全的能力和特质,而对于与生存和心理安全感无关的能力和特质则倾向于忽略发展或者后天特意培养。 比如一个冲突频发的家庭可能让孩子培养出协调的能力,也可能让孩子参与其中,培养出暴力的品行和弱肉强食的心理。 惯性定律 物理学上的惯性定律,或者说牛顿第一定律,指的是物体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说静止。 延伸到心理学,这个定律并不需要在物理学中那么绝对严谨,可以理解为:个体在没有外界刺激物时会保持原先的心理特征和发展态势。 某种程度上,心理特征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在很小的时候便基本被确立了,未来大的变动的可能性不大,变动区间也不大。而与外界交流越多元的个体其发展线可能就显得越曲折复杂,也越难理解。 这告诉我们所有的刺激对我们的行为轨迹都有所影响,而人格上的转变极不可能是空穴来风,必然有来自外界的刺激。 目的论 目的论与因果论不同,前者把情绪当作我们实现某些目的的手段,而后者把情绪当作某些因素的结果。 因此前者更关注寻找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改变目的或者改变实现目的的手段),后者则是在发现原因(为什么这个人会xxx)。 目的论的另外一个体现是,它设立了一个总体的目的,然后其余的各种存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在心理学里理解为,孩子很小就因为环境而逐渐产生了一个或几个程度不同的心理目的,在这些目的的引导下,各个感官,认知能力,性格特征,情绪都被调动,用以服务于这个目的。 这就把人的方方面面通过一个目的都结合了起来,当作了一个整体,而不是零散的偶然形成的碎片特质。这也为我们解释性格找到了一个方向,即发掘性格背后的工具价值(对于实现心理目的的作用)。 创造性自我 人是有创造力的,为了实现我们的心理目的,我们从生活中创造性的选择接收到的信息,创造性的为这些信息赋予意义,我们的自我也是在无数次创造中逐渐产生的。 这也提醒着我们,同样的事情可以有多元的解读,而对于如何处理外界刺激,则是由我们掌握主动权。 一个孩子的一生: 某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们的主人公出生了,此刻的ta身上没有一点社会化的特质,完完全全是一团基因的放大版本。 在孩子生命中的前几年里,尽管还没有表达情绪的能力,但我们看得出ta很害怕这个世界,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有高大又神秘,充满了随时可能刺痛ta的危险。 有时候孩子会因为家里的疏忽而肚子空空的,ta还没有学会叫外卖或者泡面,只能在摇篮里放声大哭等待救援。 如果是外星人造访地球,看到如此场景,一定也会感叹:人类的幼崽是如此脆弱. 这种无力应对外界的情况也让孩子有了社会感,或者说一种对社会联系的需求,从而帮助自己生存。 孩子在两岁左右就会在得到关爱后朝爸爸妈妈姥姥绽放灿烂的笑容,而ta睡觉时微微上扬的嘴角是父母在付出后得到最珍贵的回馈。 可孩子需求并不总是可以被出差的爸妈观测到。这种对外界的需求并不是总可以得到满足,孩子与外界的合作愿望也就很难得到实现,因此自然地产生了我要控制环境的想法,这种控制环境的追求可以被看作是对权力的追求。 此外,孩子由于自身能力相比大人或者其他人要差,又如果始终无法得到认可和鼓励,便很有可能产生更大的持久的自卑,从而产生追逐优越感的目标。 以权力为目标的心理让孩子在很小的年纪便对火车玩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精准到秒的时刻表和有序出入的列车让他获得了足够的秩序感,并同理能在妈妈每天晚上关于城邦与骑士的故事中找到一份安逸。 那时的他表现得像一个小国王,在摇篮车上俯瞰众生,指挥着家里的千军万马,而父母一点点预料之外的反应不会引起他的惊讶与好奇,只会感觉一股能量在体内积蓄,并在怒气的顶点以刺耳的哭声表达出来和抓狂的抽打释放出来。 以优越感为目标的心理让孩子在上幼儿园伊始便展现出与同学格格不入的秉性。 他在小组合作课上独自一人坐在边角,等待着又抗拒着任何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 他在本该上课学习的日子装作生病在家,并在归来的第二个日子和同学炫耀他这一伟大的骗局。 他在收到数学成绩单的时候看了一眼便塞进书包,和所有人撒谎自己毫不费力便足以取得高分。 这二者,追求权力和优越感的目标,与追求社会感是水火不容的,前两者诱导孩子去忽视他人,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而后者要求孩子学会理解接纳他人,并建立友伴的合作关系。 矛盾的二者不断地撕扯着孩子。有时,ta也会在某个夜晚微微睁开双眼,望向角落处无尽的黑暗,感觉自己身处这个社会,却又从来不属于这个社会。 等着孩子一点点继续长大,追逐优越感和权力的目标愈加的明显,并逐渐和孩子性格的方方面面建立起联系。 在能力方面孩子在小学就当上了表演社团的团长,ta总能以演员的姿态让所有人为之拍手叫好。 当所有人惊艳于ta的演技时,ta却表示表演就像是自己自身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ta还尤其善于打动人心,在一个同学们连性别认知都没有完全确立的时候,ta却可以和高年级的异性出入成双。 如此描述,此人应该可以和同学们建立非常友好的关系,可事实是,ta极强的虚荣心和胜负心让同性同学对ta避之不及。 除了能力方面之外,ta的注意力,记忆力,性格甚至长相等特征都被追求优越和权力的目标催化出来,像是树的主干上顺势长出的枝杈。 ta在高中的时候逐渐成为了年级的明星人物,ta的注意力总是可以敏锐的发现环境中权力的分布,而童年记忆中那些国家与历史的故事总能在ta管理社团的时候给ta启发。 ta总是打理的很整洁和正式,就连和npy约会都不忘记西装革履。 同学们普遍尊重ta,ta也以礼貌的态度对待所有人,可唯独对班上的文艺委员颇有微词。 ta的性格接受不了任何柔情与浪漫的成分,似乎人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艺术细胞与理想主义者只能充当这场战争中的炮灰。 在政治历史经济的课堂上,ta总能投入极高的热情,可在诗歌散文的课上,ta尽管仍然付出了极大努力,却更像是一个在沙漠中艰难前行的迷路人。 在毕业的yearbook上,尽管各个同学的用语不尽相同,但其总体规律可见一斑:ta能力强,有上进心,具备战略思维,可是总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距离感和过度的威严,就连温柔和偶尔的谦虚都像是刻意为之。 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数的特征在时间中一次次强化,最终以习惯的形式拼接成了这个完整稳定的个体。 各个方面的特征配合的如此紧密,像齿轮一般咬合,使得任何的外来刺激都几乎只能用一套方式惯性的处理。 这一方面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把改变的幅度和可能降到最低。 而重大的转折只有在重大的冲击下才可能发生。 在高中的最后一年,ta遇到了这一生中都在寻找的那个另一半,可在未来无数个夜晚独自回家的路上,ta都会懊悔自己当初因为感情上的过错造成的分手结局。 那是一个可以无论ta优秀与否都给ta最温柔无条件支持的人,那是一个让ta联想其无私的母爱关怀的人,可那个粉紫色泡泡一般的梦却在ta自己长期的忽略下破灭。 从来没有一种力量可以像爱一样把人引导到另一个方向。 […]

我们是灵魂伴侣还是你在向下兼容?

一个对方对当前话题缺少兴趣或者关系不够成熟的线索。 观察对方回复时有没有过渡性地把话题引向自己。 一个忘了叫什么的社会学家把人们之间的交流概括为关注点的争夺。也就是一方主动开始谈论自己的事情,另一方则下意识的试图引导话题使之和自己相关。 双方似乎是在争夺关注点,却又交流的不亦乐乎。例如:A:我那天去奥体看见一个绿色的狗。B:哈哈哈,我家也有两只狗和一个猫。甚至:A:我那天去奥体看见了一个绿色的狗 B:哈哈哈,你家养狗么 A:不养,我家养猫 B:猫不错,我家以前养过狗,xxxx……. 可以看到双方不断把关于对方的话题通过联系自己转变成关于自己的话题,整个谈话就是一场关注点不断地转换过程。 在第二段对话里,B在刚回复时没有直接把话题引向自己,而是为了不显得过于自我中心,向对方抛出了一个问题,但问问题(“你家养狗么?”)本身的目的也是为了引出那句“我家以前养过狗”,从而谈话的关注点又可以回到B自己身上。 上两个例子里可以看到俩人的交流过渡自然,尽管实质上比较自我中心。在这样的对话里,双方在倾听对方后给出了一定积极回应,比如那个“哈哈哈”,“猫不错”,相当于一个正面反馈,鼓励对方更多的谈论自己,产生积极的感觉。 同时,在这样的对话里,双方根据对方的话题,把谈话的关注点往自己身上转移(你看见了一个绿狗变成我家有一个狗的讨论),试图获得更多的关注,共鸣,欣赏。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循环,双方不断地把注意力导向与自己有关的话题,不断从对方身上得到一定的积极反馈,从而更有动力谈论自己,最后双方就会话题越来越多,聊天越来越自然,体验感越来越好。而如果对方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对方一般对这个话题更难引申到自己,也就更难争夺话题的关注点。 取而代之,对方因为礼貌或者段位太高有意识的把谈话的注意力放到你身上,通过一些积极但是缺乏实际内容的回复营造一种关心的氛围。 我们可能误以为对方对我们的话题感兴趣,但实质上这样的交流对对方是极大的消耗。更可怕的是,由于对方从一开始就了解谈话的走向,实质上可以做到控制自己的感情,进出自如。而对于在这样高情商人士面前不断谈论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题缺乏趣味的人,在一次又一次分享自己的过程中投入感情,到最后陷入情网而难以自拔。因此聊天时如果产生了相遇知己的感觉在激动的同时也要警觉,因为鉴定对方在降维打击还是真的志同道合很有难度。而如果发生的是前者,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感情。 不断缩小可能性 如果对方在谈话中不断把注意力引向他自己,这是好现象,但也不要骄傲,因为…..如果你在寻求和一个异性建立男女关系,可能性被缩小到三种             A:我今天买了一件超级好看的毛衣            B:嗯,你知道华为出新手机了么如果对方和你谈话的时候注意力在你而不在于他自己,这也不是坏现象,所以不要因此产生负面情绪,因为…. 如果双方有一人希望发展成情侣关系,可能性被缩小成三种 给交流的建议成熟愉快的交流都具备以下特点1. 给予对方即时且较为正面的(调侃性的回复在很多情境里也是正面的回复)回复,从而鼓励对方说更多。 2. 把话题转向自己,多分享与自己相关的事情,这样做是为了通过树立示范从而让对方也愿意分享他自己的事迹,从而更快进入争夺关注点的循环。 3. 如果识别到对方在答复后有继续补充的欲望,进行建设性的问题从而给对方继续发言的机会,不急于把话题转向自己

战略大师的五种视角:计划,模式,定位,展望,策略

战略 战略无处不在:不管是对于个人生活的规划,组织做大做强的纲领,还是各种诸如战争,交友,学习,恋爱,甚至下棋等活动,都需要战略。 这既显示了战略的重要性,普遍性,也显示了其复杂性。以至于说到战略,多数人会认为战略产生于战略家即兴的洞察全局的灵感,以至于放弃把战略视为一个可以去研究的对象。 那么战略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应用不同的战略,从而提高我们的战略能力呢? 想给战略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很困难,更多地,定义战略更像是盲人摸象,观测的角度越多元丰富,可能越接近其本质。 下面我讨论一下,战略的五种定义,或者说,五个认识战略的角度。 本文我从下面五个角度解释战略:计划,模式,展望,定位,策略 前两种战略的定义:计划vs模式 计划 一般我们说到战略,都会把它同计划一词挂钩,然后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决定改过自新青年在书桌前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或者几个西装革履的白领在办公室里围成一团在ppt前指点江山的画面。 无论具体是哪类计划,这种把战略和计划几乎等同的视角都是一种未来的视角,即,我们在试图预测,规划未来,无论预测的是我们自身的行为,还是环境的变动。 在这种场景下,战略的定义等同于对未来的计划。 模式 然而如果这个时候话锋一转,我们来到一天的结束或者年末的总结大会上。 当我们回顾自己或者公司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我们几乎肯定会发现,我们的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年末的报告和to do list上面不是多了几个之前未曾预见的任务名词,就是被当初计划这一切的设计师悄悄涂掉了本该完成的内容。 这时,在回顾过去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我们发现战略早已在低效的执行和偶发事件的突然袭击下变了模样:一部分出于未雨绸缪的计划没能如愿实现,而另一部分为了应对新的突发情况而”涌现“战略加了进来。 这时候我们再去回看所谓的战略,战略的定义就不再是对未来的计划,而是过去完成了什么的集合,或者称为:模式。 计划+模式 那么计划和模式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用数学等式大概可以这样描述。 计划=深思熟虑的计划+空想的计划 模式=计划-空想的计划+涌现的战略 也就是说,一个组织或者个人真正实现了的战略,包括了之前计划中最为深思熟虑贴合实际的战略(这里指的就是不仅能做到,而且会做到)和一些为了应对预料之外或者突发的事物而后来产生的战略。 控制与学习 计划(无论是实现的还是未实现的)本质上是一种尝试控制的行为。而要做到完全成功的计划,必然要具备以下条件 1. 计划者要有强大的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从而精准预测 2. 实行者要有非常精准到位的执行力 3. 环境必须非常稳定,极少变化 然而现实是,这三个条件极少被满足。 因此在控制之外,就要做好面对意料之外事情的准备。作为一种适应新事物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学习。 因此在整个战略从设计,应对,到完成收工的过程里,不仅需要具备好的对形势,对自己的判断能力,还需要有应对突发事件快速适应和灵活应对的能力。 这里尤其强调了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做计划痴迷于想象未来是一个确定的不变的可控世界,因此从计划的伊始便把自己也置于一条明确的确定的道路,而忽视了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或者没有做好事情偏离航线的准备。 建议 根据上面所讲述的模型,下面我着重就个人管理和群体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1. 建立计划机制 回顾我们大部分计划,虽然少有完美实现之作,但至少为未来提供了一个大的骨架,树干,这部分容易预测和实现的部分为上面那些随机性较高的果肉,枝叶提供了”落脚点“。 因此完全的”无为而治“和摆烂都不是好的管理行为。也就需要一个基本的计划机制,而计划机制的主要功能一是约束某些行为,二是根据环境的可预测性按情况决定计划的具体程度,越是多变的情况可能计划需要越多的“浮动区间” 2. 建立一个用以减少空想计划(未实现的战略)的反思,复盘机制 战略没有实现一般出于三个原因:一个是对环境有误判(错误地判断了形式),一个是对执行人员有误判(高估了执行能力),最后是战略本身存在矛盾(“必然的顾此失彼”)。 无论出于哪种原因,我们都希望减少空想的战略,因此一个反思战略为什么没有实现的机制非常有必要,并且长期下来可以极大的提高计划者的预测能力。 3. 计划时为涌现的战略留出操作空间 如第一条提到了,越是多变的情况越需要浮动的空间。 比如,相比于把日程表排满,设立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的时间段可以极大提高灵活性。这样下来,因一些原因未能实现的计划就可以在这个时间得到补救性的解决,或者,在应对突发情况作业时也不至于打断原有的计划,而是在这个时间段集中处理。 4. 建立一个决定如何应对突发事故(即:是否和如何转换为涌现的战略)的评估机制 这个评估机制是用来筛选和分析涌现战略的。也就是说,面对各种外部打扰时,我们先要考虑要不要让其进入我们的计划,第二是如果要的话如何去处理应对。 因此这个评估机制第一层是过滤机制:决定这个突发事件去或留,第二个是应对机制,如果留,具体以什么方案处理。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