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篇
学习历程
学习就如英雄的历险
在遇到生活中困难知识感觉受到召唤,从生活中脱离进入知识世界,最后学成归来得以实践应用
实用工具一:是不是在假装学习?
没有完整经过整个学习之旅便为假装学习
从来没有启程/从来没有进入未知的知识世界/沉迷于知识世界而忘记学以致用
学习的小循环
以往的学习模式以小学幼儿园为起点,大学研究生毕业即从知识世界脱身,最后进入工作和生活中完成实战。
相当于走过人生即走过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
然而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积攒发现问题,我们的生活也就需要更多的小的学习循环的出现以满足不断实践的需要。
这种一口气把可能用到的都学了到以实践为导向的终身学习的视角转换,更符合生活的实际情况。
实用工具2:用点线面与实干世界对撞
当我们开启一个一个小的学习循环之后,我们还要回答另外一个问题,即每一次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深度和广度?
点:当我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线:对现有的解决方案不满意,学习一组知识,去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
面:学习整个知识体系,更清楚线在面中的相对位置,比较自己的和学习到的知识体系
把所学变成能力
能力三个阶段:将所学变为入门教程,培训课程,操作标准
通过把我们的所学分别转化成教程,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考验越大,我们对知识掌握的越发牢固
工具03:变入门教程
做示范,列出步骤和做法,如果他按照你的教程来便可以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做到最低标准的成品
04:变成培训课程
费曼学习法类似,以教带学
05:变成操作标准sop
操作标准的特点:高水准,可迭代,习惯
几个制定时的要点:新手视角,持续更新,结果检查
Sop指的是标准操作流程,如果其他人完全遵循了你的sop,是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工作的。
例如自学编程后可以制作一个编写计算器软件的指南,列出了所有情况的所有操作步骤,即使一个完全零经验的人也可以跟随你的sop实现编写任务。
知识螺旋
知识可以分为implicit 和explicit。这个图很好的对应了写作(把implicit变成explicit,或者ex变ex)和sop(把explicit内化成implicit)的意义
形象化和思维模式
要能更好地应对未知,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学习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式(硬件的升级而非软件的堆积)
思维模式是被我们用来思考问题、预测未来以及评价各种观点的思考方式
比喻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思维模式,因为比喻可以改变思考问题,预测未来,评价观点的方式。
就如同我们前文中把学习比作英雄的历程,这种比喻让我们把“劳累”的学习理解为正面的积极的挑战。
06用比喻展现思维模式:形象化比喻可以帮我们更有方法的解读将要经历的旅程,并指引我们去关注可能遇到的难以预计的情况
实践智慧
实践是学习内容的来源,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以实践导向的学习考验我们两种能力:直面现实,把想象变成现实。
只有一心一意献身于暂时的迷误,他才发现了颠扑不破的真理。
形成知识体系
认清自己的知识体系再修正他
珍珠连成线:知识并不是随体系嫁接而来,而是零散的知识逐渐被连成完整的线。
我们平常生活中不同方面积累的知识逐渐拼合成互相关联的线。
知识屋和支柱:几个互相支持的细分知识体系构成我们知识小屋,这些细分知识体系就是小屋的支柱,知识越广,越深,小屋也就越大。
07个人知识画布
先有知识框架再去碎片化学习
就像把一个个物件对应分类有序的排列在架子上
获得框架是必要的,可以在学习的一开始就去系统的看一下导论,系统的课程
碎片化知识因此不再碎片,而是和稳固的大框架嵌合在一起
工具08:通过啃书来获得知识框架
- 通读全书,可以不做到对所有知识的理解,可以多次阅读
- 理解每一个知识点
- 复制知识体系
实践矫正认知
记录下决策,方法的预期成果和实际成果
工具09:用对照矫正体系
把所知的变成细分步骤和期望的结果
这也启发了我在obsidian笔记上开始了一页记录我平常使用的方法以及其成果,外加和预期成果的比对。
有了这样一个不同的方法的比较,就可以减少试错的次数。
方法篇
做学习计划
学习的台阶1-5
知识学习:(上课)
练习检验:学什么就练什么(课后练习)
初阶实践:简单的对应关系消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深入学习:矫正之前的只是地图,学习新的知识(在实践中发现些许问题,温习知识获得更多理解)
高阶实践:解决,定义问题,发现问题(超越了只会解决问题的范畴)
工具10:10步了解陌生领域
- 设定预期成果(我要掌握xxx,到xxx水准)
- 地图,确定自己学习内容所在的位置,通读一些不难的专家认可的书籍
- 实地考察,体验式的照着地图的路走一下
- 确定行动的路径
- 钻研要点难点
- 选出最佳路径
- 知识分享,费曼学习法
- 回到生活,制定工作计划(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指定走出之前遇到问题的计划)
- 原型测试
- 复盘
工具11学习中的okr
我们可以完成公司和学校的任务,却往往无法充分完成自己的年度计划。
或许可以参照公司和学校指定计划的方式。
- 设定定性结果(我要达到xxx的水准)
- 设定定量结果(完成xxx,参加xxx课程)
- 定期回顾
- 行动计划
例如:我要雅思写作达到八分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需要进行30篇雅思文章的写作并且交由老师批改,积累1000个学术写作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每天晚上我会去回顾我当日的完成程度。具体到每天的行动计划:1小时积累理解运用词汇,一小时写一篇A类文章,一小时改文章
为求知读书
休闲阅读和求知阅读:
前者不过是把范围扩大到一本书的碎片化学习,后者需要投入高强度的精力时间,
求知阅读五个方法
- 主题阅读:五本左右同一主题的书通读一遍再精读一遍:入门,概论,教材,体系性的书,专题讨论的巨作。
- 拆书法:框架+重要知识点+启发,快速吸取一个数的核心内容
- 空白笔记:仿佛自己在写一本书,用空白的本记录下书的核心内容,想法,应用。
- 分享笔记法:包括摘录(精彩内容),概述(内容总结),框架(内容结构的安排)。把笔记分享出去,增加动力。(诶这是我在用的)
- 伴随阅读法:在一段时间内结合生活,反复阅读同一本书,会有书人合一的感觉
深度阅读三步
第一遍:整体泛读:掌握主要内容,结构,“不求甚解”
第二遍:逐字精读:仔细品细节和深意,理解每一个观点
第三遍:选择性重点深读:从一个点展开,引入其他资料去扩展理解。(读生物学的书然后展开继续扩展阅读了其他有关进化论的书)
刻意练习
高度专注
深度专注的时间带来的成果远大于其他时间,因为注意力转换耗费精力也需要时间
工具12:深度时间表
评估自己需要深度工作的任务,估算他们总共需要的时间,记录当天实际的高度专注时间对比记录
13:细分任务冲刺
把任务细分,用番茄工作法或者3060(学到下一个半点或者整点)工作法,在单一时段做单一任务,单一时段最后留一些时间给下一个任务开头。
这样可以利用蔡格尼克效应(人有本能得完成没有做完的之前的冲动,对未完成的事记忆也更深刻)。
本文启发自《穿透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