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对不同群体的创新能力的区别有很多解释:
初级版本:“某些人种就是智商不行”
中级版本(公知):“科研人员需要欧美自由的大环境”
高级版本:“创新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论”…..
本文将沿着“文化形成模型”继续延申以解释社会状况对新思想诞生的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把社会氛围大致定义为:一群人所共有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的总和
人类是群居动物,群居动物的“群性”不仅体现在人与人的相对位置上,群居的属性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频繁,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不断对对方施加影响,并且不断因为外界的影响随之调整自己的行为。
因此我们可以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想象成一个博弈游戏,在这个游戏里,人在某种意义上没有绝对的“自主”,而是更像一个对环境,他人言行的反射器。
基本假设
铺垫过后,接下来试着建立一个描述一般社会氛围的简易模型,这个模型需要两个论断当作基本假设:
论断一:同化现象,我和那位与我互动的邻居的行为,思维会越来越像
现实中,当我和邻居吃完晚饭准备告别,我和邻居可以选择握手或者是拥抱,而且我们的行为几乎会在同时发生,因此不存在某一个人随机应变的可能。如果我俩都是握手,或者互相拥抱,那大家其乐融融。如果我一人拥抱,邻居却选择握手,结果可能是邻居尖锐的三根手指直接戳到我脆弱的移动的小腹。
运气不好的话,我和邻居会不断在握手,拥抱两个策略中变换,并且总是不能同步,直到其中一方尴尬的选择断交。
另一种可能更大的情况,我们终于有一次同时选择握手,或者同时拥抱了,我们都享受到了默契带来的便利和舒适,便从此把这种共同行为延续下去。
这里引入一个简化版的协调博弈图
w | y | |
w | 1,1 | 0,0 |
y | 0,0 | 1,1 |
以这张图为例,横边是A,竖边是B,每对数字中左边的数字是B的得分,右边是A。当我们同时握手或者拥抱的时候两个人收益都为1,大于一人握手一人拥抱。
也就是说,双方在某些合作性情况下的行为会不断博弈,并逐渐趋于相似。
论断二:个体自身行为前后逻辑趋向一致
质疑这条论断无异于质疑整个心理学根基。心理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那个把人类碎片化行为连接起来的逻辑线,然后仿制其材质,并把他的指向加以延长,从而预测其他尚未发生的行为。在生活中,一个功利主义者不仅生活中时刻盘算着各项活动的相对报酬,很可能对待交朋友依然沿用其利益至上的哲学。长远发展下去,他的各个行为互相影响,各个行为背后的统一逻辑也逐渐清晰。而当这条逻辑链坚固到足以影响其行为的时候,自身行为之间的同化就启动了。
上述论断涉及到一个重要前提,即思维,行为可以互相影响。一般来说,思维单向影响行为的例子屡见不鲜,也是人类有别于大部分哺乳动物的重要一点。反过来说,行为同样可以塑造思维:当人的某些行为与他自身的逻辑,价值体系相悖的时候,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为了缓解他的不适他会选择改变行为或者改变思维。因此当我为了和周围的人更好合作而“暂时性”搁置自己的原则的时候,久而久之会导致原则的彻底牺牲。而取而代之的新原则会诱发出更多与新行为匹配的行为。
开始建模根据以上推理,我们构建一个模型(游戏),并做出几个假设(游戏规则)。假设在一个刚刚形成的村落里:
1. 人可以选择性的和自己的邻居互动,是否选择取决于这个人和邻居的相似程度。
2. 如果选择和邻居互动,我和邻居的行为,思维方式将互相影响,并且趋于相同。
3. 不仅我和邻居我行为会趋向于相同,我自己的行为,思维也基本有相通的逻辑,所以也会趋于相同。
于是我们假设有有七个人,{A,B,C,D,E,F,G}在七种不同情况下,每个人有七个级别的反应{红,橙,黄,绿,青,蓝,紫},红色和紫色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行为,比如奢侈和节俭,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
例如对于A来说,他可能:
因为自身行为的内在逻辑基本一致,他的行为总体上应该呈现一种颜色(黄),也会有少量误差。这个时候A自身行为内部逻辑一致性的方差为:5.42久而久之,随着A的行为和他的思想越来越趋同一致,他的各行为之间也开始了横向调整,也就是说方差应该更小了。如下:
调整后的方差为:2以上演示的就是人的行为如何横向调整。
现在假设A去和B这个邻居玩儿,出于增进合作,讨好,模仿等多个原因,两个人的行为也越来越像。
一开始:A
这时二者平均数的差异为:1.3
随着交流的增多,同化开始,于是一个月后:
A
这时二者平均数的差异为:0.9
因此我们可以概括说:群体中的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和其他人交流时纵向的相他人的行为和思维靠拢,以及自身各个行为,思维的横向一致化。
是什么决定了横向和纵向的调节能力
影响横向调节能力(行为与行为)的重要指标:智商,是否接受了一套逻辑基本自洽的哲学,宗教体系。影响纵向调节能力(自己与他人)的重要指标:和他人互动的频率以及交流关系的固定程度,社会对“和平,谦让”的强调,社会内部分隔程度,单一理念主导程度
因此一个同质化程度高的社会应该具有这些特征:人与人之间互动频繁(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进行交流的双方/多方比较固定(互动范围小),强调和谐礼让的价值观,内部分隔程度低,并且大部分人信仰(遵循)同一种宗教/哲学
明朝时期vs西欧,南欧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纵向调节能力
可以看出明朝社会的纵向调节能力要显著高于几乎同时期的欧洲,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行为和思想的相似程度很高,并且对“异端”纠正能力也很强。
因此明朝当时的社会可能是这样的(每一行代表一个人,每一列代表一种特定情境,每个颜色代表反应的方式)
整个社会几乎只有一个思想,一种行为模式,一旦“反常”的行为将很快地被横向,以及纵向纠正。
而在一个人与人交流时同化程度低(纵向调节)但是个体自身行为逻辑连贯的社会(当时的欧洲),可能是这样:
每个个体自身逻辑连贯但是个体之间差异大。整体性差,但内部思想,行为多元。
这两种不同社会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前者横向和纵向的调节能力都很强,后者的纵向调节很微弱,但是也有不错的横向调节能力。
而创新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深入,即把一种理论,技术按原有的方向继续发展,是线的延长。
另一种则是连接,尝试把多个思想,手法结合,希望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是线的铺展。
人们靠深入钻研来推动思想的进步,却要依靠连接思想来突破深入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瓶颈期。
对应历史,我国古代的哲学,“科学” 发展的巅峰似乎是在久远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百家争鸣让很多原始的思想经过相互之间不断地链接已经初步成型,而之后的两千多年只是对其中的某些思想进行不断优化。
微观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似不利于个体通过思想连接产生新的思想突破,一种思想的根深蒂固也会不断扼杀其他思想。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学术界同质化的思想让新思想的进入和发展异常困难,还有封建政府对“离谱”思想的斩杀。因此再难出现多元思想上的互相链接,以至于尽管偶有一些创造性的思想也在纵向同化的镰刀下在摇篮中即被扼杀。
当然,较弱的纵向同化能力会为现代治理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平衡二者也是学界常有的争论。